分享

大明末路——传庭死,而明亡矣

 金色年华554 2017-05-25

在大明最后的岁月里,有三支军队战斗力最强:

一是孙承宗所建的关宁铁骑

二是卢象升的天雄兵

三是孙传庭的秦军

而孙传庭是大明最后的希望。

孙传庭(1593年—1643年),字伯雅,山西代县人。大明末路——传庭死,而明亡矣

孙传庭画像

孙传庭和卢象升相似,都是文人出身,天启年间入京为官,任吏部验封主事,后因不满魏忠贤当政,弃官回乡。

崇祯年间,朝廷面临两方面的压力,西部农民军蜂起,东北满清入侵。崇祯八年(1635年),孙传庭重新被启用,先任顺天知府,不久升任陕西巡抚——剿农民军。大明末路——传庭死,而明亡矣

《大明劫》中的孙传庭

升任陕西巡抚之前,孙传庭从未带兵,更未打过仗。去陕西上任时崇祯军饷只给了六万两,但孙传庭不在乎,去陕西是他自己要求的,到了陕西他自己筹饷,练兵,而这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秦军”。

当时的农民军首领闯王高迎祥自湖广复出,来到陕西,欲自汉中进攻西安。孙传庭领秦军镇守,高迎祥攻打数次,无法攻克,遂与崇祯九年(1636年)七月意出子午谷,直逼西安。

孙传庭自高迎祥停止攻击之时就料到高可能要兵从子午谷,于是在子午谷的黑水峪以逸待劳,激战四天后,高迎祥溃败,被俘,然后送往北京处死,而高迎祥送至北京之前,连崇祯都不信。

一千多年前,诸葛亮六出祁山而不能进入关中,魏延建议兵出子午谷,诸葛亮不纳。一千多年后,高迎祥实践了魏延的计划,但他遇到的是孙传庭,孙至,高死。

从此李自成继承高迎祥成为闯王。大明末路——传庭死,而明亡矣

李自成

崇祯十一年(1638年),孙传庭与洪承畴在潼关南原以重兵埋伏,闯王李自成部在此战几乎全军覆没,李自成仅以18骑兵突围而走。至此,陕西境内的起义军几乎全部被镇压了,大明形势一片大好。但因清军在此时攻入长城,崇祯帝急调洪承畴与孙传庭回京防御,李自成由此得到了喘息。而李自成重新出山之日,就是大明覆亡之时。

由于孙传庭和主和派的杨嗣昌及中官高起潜矛盾颇深,崇祯帝降旨不准他入京朝见,而洪承畴则在京郊受到慰劳,并奉旨进殿拜见崇祯帝。孙传庭对此不平待遇自然大为不满。

之后杨嗣昌任洪承畴为蓟辽总督,并力主把秦军全部留下,用于守卫蓟辽。孙传庭极力反对,认为留秦军在蓟辽将使流寇死灰复燃,而杨嗣昌不听。孙传庭气的几致耳聋,此后朝廷调孙传庭总督保定、山东、河南军务,当孙因病告假之时,崇祯认为推卸责任,一纸诏书将孙传庭贬为庶民,下狱待判。

孙传庭下狱前后共三年,三年间,农民军叛而复起,李自成再次出山,不久在河南打开了局面,拥兵数十万。

崇祯十五年(1642年)二月,李自成二围开封之时,崇祯帝从监狱中提取孙传庭,令他率劲旅往援开封,不久改赴陕西,接替汪乔年出任三边总督。

崇祯十六年(1643年)崇祯升孙传庭为兵部尚书,改称督师,加督山西、湖广、贵州及江南、北军务。此时已不是三年前,秦军已被裁撤解散,孙传庭手中只有一万多新兵,本不欲仓促出战,可是在朝廷的催逼下,传庭不得不在八月亲率白广恩、高杰等部10万人出师潼关,同时檄左良玉西上,总兵陈永福、秦翼明分别将河南与四川兵互为犄角。九月,孙传庭在汝州(河南郏县)兵败,李自成一日内追杀四百里地,直撵孟津,明军四万余人战死,损失大量兵器辎重。

崇祯十六年(1643年)十月初,李自成攻克潼关,总兵白广恩、陈永福投降李自成。李自成以十万大军围攻孙传庭,孙传庭向渭南撤退,十月初三,孙传庭战死,时年51岁。大明末路——传庭死,而明亡矣

最后一战

然而崇祯却认为他诈死潜逃,没有给予赠荫。

孙传庭的战死,使大明失去了最后一个可以力挽狂澜的人。孙传庭与卢象升同样命运多舛,生前被瞎指挥,死后遭冷遇,至崇祯吊死始终不曾追谥孙传庭,大明真的气数已尽。

孙传庭战死后,李自成占领陕西,随后攻入北京,崇祯吊死煤山,明亡。大明末路——传庭死,而明亡矣

《大明劫》中的崇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