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隔夜shibor报2.6540%,下跌2.05个基点;7天shibor报2.8571%,下跌 1.08个基点;3个月shibor报4.4956%,上涨2.12个基点。 中国资金管理网5月23日撰文,一年期Shibor继昨日上涨后今日再创高位,报4.3137%,高于上海银行间市场的一年期贷款基础利率(LPR)的4.30%和央行一年期贷款利率4.35%只有一步之遥。为此,近期有媒体报道一年期shibor利率超过基准利率LPR情况。 不过在小编看来,3个月Shibor以上期限的利率基本上没什么意义,因为几乎没有成交量。在实际操作上没有商业银行靠一年期shibor的利率借钱,很少有产品与其挂钩,也不能直接代表银行的资金成本。shibor利率主要看隔夜和7天较多,这两个占到了各期限总成交量的97%左右,3个月以上各期限成交量加起来占不到总成交量的0.5%。 此外,Shibor利率是根据报价银行团报价确定的,反应银行间的拆出利率水平,是无担保批发融资价格。银行团是由18家商业银行组成,都是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成员、具有一级市场做市商或外汇市场做市商资格、且信用等级较高。 需要注意的是,Shibor和贷款倒挂意味着银行未来将逐步把压力传导给实体经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将继续上升,经济下行压力将加大。特别是自本月以来,各期限Shibor利率不断上行,更多反应的是银行间同业资金成本在不断的升高。 而近期资金利率持续上升说明金融去杠杆和货币政策依然在偏紧的阶段,通过紧货币的方式把负债端的价格推高,倒逼商业银行减少资产端,从而实现去杠杆的效果。 据小编所知,商业银行的负债管理的主动负债主要分短期负债和长期负债,其中以短期负债为主,而短期负债主要通过货币市场来实现,大部分都是短期借款,在主要工具和市场中,首要的是质押式回购市场,其次才是同业拆借市场,而且两者大部分成交量都集中在3个月以下的期限,尤其隔夜和7天,所以如果看银行的新增负债成本变化,主要要看银行间市场的短期利率,尤其是质押式回购利率。 商业银行长期负债工具相对而言处于次要地位,所以相比上述短期负债市场而言其利率变化对总体商业银行的负债端成本的影响相对较小(尤其是对规模较大的银行而言,对部分城商行和农商行而言则相反),主要通过同业存单和债券市场(商业银行债券)等途径完成,所以如果非要看银行长期负债成本的变化主要看这里(同业存单利率+商业银行债利率),事实上大部分银行长期负债工具的1年期利率早已超过LPR(比如最近AAA的商业银行债一年期利率是4.6%左右,AAA的同业存单一年利率在4.58%左右,早就远超LPR了)。 所以总体而言,银行负债成本上升是事实,但看的点不对,主要还是要看短期负债成本,看3个月以下的期限,如果要关注商行长期负债成本变化,不应该看shibor和回购利率的长期限利率(3个月以上),要看同业存单,债券等工具的情况。 |
|
来自: suiming2000 > 《宏观市场与公司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