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回挖到什么了

 圆角望 2017-05-25

  [南京]吴 非

  这年月让人们想不到的事真多,每天都有惊奇。比如,正副局长街头捋起袖子打架……

  人有时不免会根据自己的经验“想当然”,作判断,然而往往南辕北辙。我插队时有回听社员转述某公社书记训斥干部的一大段脏话,心惊肉跳,没想到那人不是蛮汉竟是个三十岁不到的女子,她下乡视察或是做报告,一张口脏话就冒出来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革命者不能文质彬彬温良恭俭让,“革命是暴动”,革命者不说点粗话脏话就不算有豪情,像“屁屎尿”根本不算什么,一定要更粗更野,这里恕不转述。到网络时代,人人可戴面具,一些肮脏文字,追查作者,竟是教授甚或职场淑女。这是怎么回事?现在,好多事不能凭经验判断了。有回在外地乘一司机的小货车出去玩,司机是位彪形大汉,聊天时问他下班如何消磨,他说,读读书,偶尔也动笔写点短文——他读的那些欧洲社会学著作,估计大部分文科大学生没读过,可人家就开个破破烂烂的小货车谋生,安贫乐道,北大毕业生摆摊卖肉又何必大惊小怪的?

  这年月让人们想不到的事真多,每天都有惊奇。比如,正副局长街头捋起袖子打架,两个教授校园对骂,“副省级”正说着廉洁时被带离会场,小学生花钱买中队委当,寺庙招聘和尚也“待遇面议”……

  新奇太多,也就见奇不怪。

  我从外地回来,航班晚点,上出租车,想先把背上的双肩包卸下来,但司机催我动作快一些,我只好背着包坐上后座。坐上后座,我就很难卸下这沉重的大包了。车才开,司机便向我诉苦,说他下午在机场拉了一个外地人到溧水,回程空载,亏大了。可是你吃了苦头不能慢待我呀,我盘算如何才能把双肩包卸下来,背着实在有些累。

  “你去那边干什么?”我想深更半夜的,不能跟他说旅游,也不必说访友,话说多了不好。于是说,去外地有工作。

  “你这么大年纪还上班?”我漫应道没办法呀。“你做什么工作?”我说替人打工呀。

  司机说:“不要骗人,我一看你就不是打工的。”“那你看我是做什么的?”“你晒成这样,累成这样,会是做什么的呢?”我估计他虽然见多识广,凭职业经验,未必能说出什么。

  他从后视镜里打量我,说:“一看就知道你是事业单位的。”我说这没错。“你经常在野外。”我说是的。

  “我只能猜到这个,再猜我猜不着了。你到底是干什么的?”想到我此行去的几处,想到他让我背着个大包上车,便说:“我是考古的。”“啊呀呀,这个来钱啊!”没想到司机来劲了!我刚想问他“考古”哪里“来钱”,司机急切地问:“这回到哪里去挖的?这回挖到什么了?有值钱的吗?”他本能地放慢速度,回了一下头,看我背着的双肩包。“你怎么不把背包放下来?肯定是挖到值钱的东西了!”他越说越兴奋。

  我没好气地说:“是你催我快点的,还没来及放下背包,你就急着要开车,我累坏了。”司机说:“累一点值得!包重,证明收获大!”

  我说,挖到东西如果往家背,那肯定不是考古的,是盗墓的。司机嘿嘿,说:“不要骗人了,好东西哪个不自己留着?我见得多了。”

  总是会遇上“见得多”的人。我想,下次再也不能说自己是考古的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