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纺织知识一织物外观疵点及其成因分析大全 (五)

 老国强ok 2017-05-25

承接上篇织物外观疵点及其成因分析大全(四)

4.生成原因难以归属内容

1、油经、(2)油纬、(3)油纱、(4)油污、(5)水渍、(6)摩擦痕(7)破洞、(8)折痕、(9)起毛不匀、(10)脱毛、(11)波纹

(1)油经

外观:在织物中经纱单独一段受到油脂等污染。

成因:纬纱在织造前,摇纱、络筒或络纬时,受到机械之润滑油类浸渍。

(2)油纬

外观:在织物中纬纱单独一段受到油脂等污染。

成因:纬纱在织造时,摇纱、络筒或络纬时,受到机械之润滑油类浸渍。

(3)油纱外观:针织布中之纱,单独一段受到油脂等污染。

成因:在织造前于络筒时或运送途中,受到油脂等之污染。

(4)油污

外观:胚布或成品布,有滚状、片状面积大小不等之油污。

成因:1.织造或印染整理过程中,溅泼到润滑油类。2.运送途中受到油脂类之污染。

(5)水渍

外观:胚布或成品布之布面,有被水浸渍后自然风干之痕迹。

成因:1.胚布或成品布,受到水之浸渍。

2.胚布上之油经、油纬,或胚布与成品布上之油污,经洗涤后残留之痕迹。

(6)摩擦痕

外观:在加工过程中,因织物受到摩擦而布面构成光泽、色相、组织等之差异。

成因:1.在加工过程中,织物输送、放置受到意外之摩擦。2.利用文琪机染色时,椭圆轮与布疋间发生滑动。3.在各加工过程机器内,受到粗糙面之摩擦。

(7)破洞

外观:胚布或成品布之布面,有经纱与纬纱被截断而形成之破洞。

成因:运送或存放期中,受到尖锐物之碰撞。人力搬动时使用手钓。

(8)折痕

外观:布面有一条折迭之痕迹,凸凹不平成一槽沟,较宽,非细线状。施以张力则平坦消失,常发生在布长之方向及一疋布之首尾。

成因:

1、胚布折码成疋时,布面不平。经油压机打包时,所施之压过大。2.于前处理工程疋与疋间接缝处有皱折。3.前处理工程进布时开布器未将布幅充份开展,及进布时布疋所受之牵力过大。4.前处理工程中,机器洗槽中之导布辊不平行,或有弯曲。5.前处理工程中,机器压辊前之弯曲开布辊,调整之角度过大或过小,以及弯曲开布辊周面磨损,布疋在进入压辊前,未充份全幅平坦展开。6.使用回转圆筒烘干机布疋时,布疋有折皱状况,包绕于圆筒上。7.布疋拉宽或定型时,未将已产生之折痕拉平。

(9)起毛不匀

外观:拉毛布、灯芯绒、天鹅绒、毛巾等起毛织物,毛簇或毛圈之长短、疏密有不均匀之现象。

成因:1.拉毛时织物有皱折,或织物所受之张力不均匀。2.灯芯绒、天鹅绒剪毛时未控制平齐。3.毛巾织造时,毛经所形成之毛圈大小不一。

(10)脱毛

外观:剪毛织物之毛簇,有易于拔取脱落之现象。

成因:织物之组织设计不当,剪断后成毛簇之纱,所受之夹持力过小。

(11)波纹

外观:在织物中有大片面积之纱支,发生移动不在原位,布面产生密度不均一之波浪弯曲。在经纱远较纬纱为细,或经纱系丝状纤维,而纬纱系纺纱之织物,最易发生。

成因:

1.利用文琪染色机染色时,浴比过小,投入织物之长度过多。椭圆轮转动太快。织物打结受到异常之张力。2.利用液流染色机染色时,浴比小投入布量多。喷嘴之喷流过强。3.开幅连续生产使用之导布器与开。

猜猜看:元帅比将军高一个等级,什么时候元帅和将军平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