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跟着苏秦学习做事方法,少走十年弯路!

 老刘tdrhg 2017-05-25
2017-05-25

学习内容为:问题=50%努力不够+30%心态差+20%学习方法弱;

关键词:努力不够=懈怠=懒惰=不够发奋=不够勉力=没有苦干=对自己不够狠。

第一遍认识:

老大原话:

“一定要苦干才能掌握巧干之道”;

“所有巧干都是来源于苦干”;

“没有苦干肯定没有巧干”;

“我们的背诵就是苦干,但用背诵来的知识去做事就是巧干”;

我今天的关键词是“努力不够”,也就是等于“苦干不够”。 这四句话都是论述“苦干”与“巧干”之间的关系的。那么,何为苦干?何为巧干?

我们假定某个事情的做事方法是为巧干,那么执行的力度也就是苦干。执行的数量级越多,其苦干的程度也就越深。苦干同数量级的关系就是呈正比。

总结一下:也就是总的数量级。

第二遍认识:

苏秦是如何苦干的?

在昨天我的学习中,我知道了苏秦是个懂得苦干+巧干的人。他跟着鬼谷子学习算是巧干,但是他学习的过程却是一个苦干的过程。有一个典故叫做“悬梁刺股”,其中刺骨便是来源于苏秦。“战国时期的苏秦是一个有名的政治家,但是他在年轻的时候学问并不多,到了好多地方都没有人关注,即使有雄心壮志也得不到重用,于是他下定决心发愤图强努力读书。由于他经常读书读到深夜,疲倦到想要打盹的时候就用事先准备好的锥子往大腿上刺一下,这样突然的痛感使他猛然清醒起来,振作精神继续读书。”苏秦为了让自己有精力来学习,于是使用了刺骨这样物理的刺激方法。他的这个“苦干”的“苦”字体现在这里,很多人忍受不了被刺骨,也就是吃不了这样的苦。吃不了这样的苦,每天的学习时间也就更少,每天的学习时间更少也就是每天的数量级更少,每天的数量级更少,自然执行力度也就更弱。

总结一下:也就是学习的数量级。

第三遍认识:

老大要我们抄书的苦干如何体现?

但我们学习懈怠的时候(也就是,比如今天我就是不想学习了,就是不想了。),就需要我们来抄书,以惩戒自己,鞭策自己。同样的,懈怠的时候还会让我们抓自己痛点,也是同一个作用。孟子有说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都是因为当下的我们生活得比较安逸,忘记了忧患。所谓的活得比较安逸的状态,就例如,每天下班以后回家看看电视、打打麻将等。这些活动也都是无意义消耗时间。如果将它们利用起来,用在学习上面,也就是多了学习的时间,也就是多了学习的数量级,也就是增加了一段时间的数量级。

总结一下:也就是一段时间刷的数量级。

第四遍认识:

曹纪平是如何苦干的?

他“曹纪平每天八访,每天跑一百公里,坚持十五年写销售日志。”

坚持十五年的销售日志是他苦干的标志,也是十五年的长期的刷数量级。真的是日积月累的数量级,十分强大。上面的两种苦干,一种是“刺骨”是单位天内的数量级,另外一种是一段时间内的数量级,都比不过曹纪平的这种常年的数量级。这就像是跑步,你一天里面跑得快、一段时间里面跑得快、跟坚持十五年跑得快这里面的数量级是不能比较的。

总结一下:也就是常年的数量级。

第五遍认识:

上面三种数量级,单纯从数学角度计算,一定是最后一种的数量级最厉害。

站在学习的角度上来看,不一定要要求每天都必须进步多少,要求的是常年的每天进步。

站在学以致用的角度上来看,用乃目的,一时“用”得不顺畅那就是一时的数量级积累不了,失败了再次站起来就是,常时“用”才是真正的冠军数量级。

站在工作的角度上来看,我们写销售日记要是写个一两本就放弃了,那真的就是所谓的“努力不够”了,为何呢?数量级达不到啊。

第六遍认识:

对我的启发:

今天我弟弟给了我看我妹妹高中的课本,我发现自己好多的东西都忘记了、都是看起来眼熟,但真的就想不起来。我觉得很吃惊,因为高中三年,自己还真的是学得很认真,很“苦干”,结果现在却竟然都忘记了。我想了半天,觉得挺不可思议的。

但由今天晚上学到的东西来解码一下就会发现,我们一天的苦干和一段时间的苦干,可能在当时能够有一点时效,但没有常年的数量级积累,可能这些东西都会失去意义。用在现在的三大学习中,可能我们现在学了,并且用在了工作上面,立即有了成效。但是三年后、五年后,我们不学了呢?是不是就像是高考的知识一样全部还给老师了呢?我们想要的肯定不是这一时的昙花一现吧,毕竟大家都是相约要相伴五十年了的。而细水才能长流,现在的学习状态不好也不要去太责怪自己,记住我们要的是常年,因此当下最为重要的就是做好“固化”。把学习和写总结变成一种习惯,就像是每天都要刷牙一样,要是到了那种“我今天没有学习,就跟今天我没刷牙”一样不舒服的感觉,坚持下去也就不难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