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5.25,我爱我,很重要

 老爸的修行 2017-05-25

一切与他人关系的本质,都是自我付出与期待的关系。而我们的行为结果,都以情绪的方式回馈,强化或削弱现有的模式。

-----陈易

今天是5月25日,一个不怎么被关注的日子--心理健康日。

我们很习惯“我爱你”这个词,说的很多,爱的很多,受到的伤也很多。

而“我爱我”,听起来会很陌生,很奇怪。谁又不爱自己呢?

事实上,我们往往很难爱自己的全部,甚至忘了如何爱自己。

有时我们“爱”上别人眼中的自己

大部分人在不同的人群中,表现出的样子是不同的,甚至截然相反。心理学中有将这种现象归为环境影响理论的,有将之归为自我形象管理理论的。

其实,可以理解为我“爱”别人眼中自己的表现,这种爱并非发自内心的喜欢,而是希望符合对方的价值标准,得到认可。

这会带来内心价值观的矛盾冲突,长期以往形成心理压力,即使得到了自己希望的回报,有的人也会讨厌自己的“虚伪”。

如果没有得到回报,有的人会将这些“讨好”的行为成为对方欠下的一笔“情感高利贷”,变成惩罚对方的借口,甚至用惩罚自己的方式来惩罚别人。

这时候,我们在“自卑”。

有时我们“爱”上过去的自己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很容易回忆过去,甚至幻想回到某个时刻,总是觉得生活让自己变成今天的样子,一个自己并不喜欢的样子。

慢慢的,不好的事情总会发生,或多或少归归结到因为并不完美的自己。

可是,我们都知道时间是单行线,永远也回不去。

所以,爱过去,会成为永远也解不开的心结。

被后悔折磨的痛苦,是慢性毒药,让人看不到现在的得到,更看不到未来的希望,只看见痛苦。

这时候,我们在“悔恨”。


有时我们“爱”上未来的自己

这是我们最常态的方式,虽然不喜欢甚至觉得不合理的事情,却拼命的做。因为觉得这样做得到的回报可以让未来的自己有更多的选择,更加优秀,更加……

于是,我们会很忙,也会让自己喜欢的人很忙。

我们会牺牲健康去拼搏,我们会牺牲家庭去奋斗,甚至也同样的去要求爱自己的人,我们会剥夺孩子的自由,我们会用惩罚的方法去要挟别人按“正确”的方式去做。

因为这是为了明天的幸福,为了未来那个更好家,更好的自己。

这样做,经常会很快乐,财富在增长,地位在上升。也有时候不快乐,孩子不理解,家人不体贴,关系紧张,情感破裂。

难道,努力奋斗错了吗?当然不是,只是那个尺度,很难拿捏。

这时候,我们在“焦虑

有时我们“爱”上当下的自己

这会总可以了吧,我就爱现在的自己,满足的自己的需要,关心自己的感受。

于是,我们享受生活,做一个自由的性情中人。不高兴就不做,喜欢就追求。

可是,你会发现很难,只是少数几个朋友可以陪伴自己这样去做。

毕竟我们是社会动物,有很多角色的要求,规则,人与人之间总会有需求的冲突。

绝对的自由,压根就是不可能存在的理论罢了。

这时候,我们在“放纵


“自卑”“悔恨”“焦虑”“放纵”,并非好与不好,而是我们如何与“它们”相处,从波动中保持自我的平衡。而不是让这些情绪抓着我们不放,让“我爱我”变的这么难,让生活变得有点辛苦。

如果找不到方法,很多人放弃了爱自己,甚至选择了自杀。

面对爱自己的难题,我们有办法吗?

有!

怎么办?

了解自己的情绪,关爱自己,了解自己,接纳自己。

爱自己的全部,爱自己的不完美,学会真的爱每一个不同的自己,爱上让自己变得越来越好。

这个很难,

往往需要用一生去领悟,去修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