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爱打羽毛球的你却总被伤病困扰?!(内附药方) 小蔡和您打羽...

 敬人畏命 2017-05-25


你为什么会受伤?!


这段时间小蔡对大家提出的问题进行了整理,发现伤病依旧是困扰我们水平提高的重大问题。(而且不管在什么水平,这都是一个历史难题!)这一期让我们看看,究竟是什么导致了我们的伤病?!我们应该怎么预防?!

对于羽毛球运动而言,较为严重的伤都是在关节处(我们暂且除去肌肉拉伤等问题),通常又有几个重要关节需要大家去注意

1、踝关节

2、膝关节

3、腰部

4、肩关节

其实对于伤病而言,最好的预防就是加强自己肌肉的保护力量,关节力量有了,肌肉又有足够的力量牵拉住,自然受伤的几率会小许多。加强肌肉的保护力量,可以说能适用大部分初中级的伤病(半月板损坏、膝盖积水、钙化等长期积累的问题除外,当然如果加强保护力量,伤情一定是有缓解的)。在羽毛球竞技中很多伤病都是由长期积累造成的,水滴石穿的道理大家都懂,所以训练娱乐之余大家还要记得给肌肉放松。 下面我们就来介绍几种保护力量的练习方法;

1
踝关节保护力量训练

1、单脚闭眼平衡站立(本体感觉训练)

重点:保持单脚站立的同时,一定要闭眼,这是关键!因为视觉会给你很大的辅助,闭上眼睛才是本体感觉。单脚尽量不挪动,脚踝、小腿绷紧控制重心

45秒 × 3组 (负荷需酌情设定)

如需增加负荷可用平衡垫训练

2
膝关节保护力量训练

1、 静蹲

为什么要跟大家推荐静蹲呢?做起来简单虽简单,但确实是非常有用的膝关节保护力量训练手段,大家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去做角度的调整变化,建议大家下到90°(膝盖角度)左右,大腿前群负荷较大的时候,对膝盖的刺激会比较大。
重点:膝盖不得内收或外展,腰部挺直,不能含胸,重心在前脚掌,后脚跟微虚,双脚比肩略宽(蹲到90°以下的位置效果较好)

3分钟 × 3组 (负荷需酌情设定)

3
腰部保护力量训练

1、腰背肌仰身起

此项训练因起身幅度较大,效果较佳,但需要找到练习器械,器械需根据自身调整高度,以到髋关节为益。

重点:臀部、腰部需收紧,不能放松。上起最大幅度为下肢延长线,下探幅度约为130°左右(上下肢夹角),训练过程保证腰部挺直,感受腰部发力。

25个× 4组 (负荷需酌情设定)

4
肩关节保护力量

1、直臂静力训练

训练工具为弹力带。手臂上伸位置为:正手高远球击球点,并且可以根据自身需要调整手臂方位(建议在正上举与侧平举之间位置进行训练,较为常用的是正手高远球击球点左右)

重点:自然直臂上举,注意感受肩关节受力,同时肩关节保持收紧状态,身体其他部位放松。

1分钟× 4组(负荷需酌情设定)

2、屈肘静力训练(俗称抬片…)

需在大臂处放置重物(杠铃片、书等都可以),可以侧举,也可前举,根据自身不同需要进行训练。
重点:保持大臂抬平,体会肩部发力。为保证效果,避免用斜方肌辅助发力。建议重量5KG

1分钟× 4组(负荷需酌情设定)

本期交给大家的一些动作,比较简单实用,但是一定要注意训练方法是否正确,注意重点提醒的问题,才能做到训练效果最大化。

大家看到这里可能会有问题,“教练,跟腱你怎么没写”确实,在羽毛球爱好者中,有很多人都断过跟腱,但是在专业羽毛球运动员中几乎很少有断过跟腱的!这是为什么?!

断跟腱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没有准备”。那又有人说了:教练我绝对准备了,全神贯注注意力百分之百集中。但是你只是完成了准备的一半,为什么?

在羽毛球竞技中,“准备”需要2个因素。一、精神准备(就是注意力集中,全神贯注) 二、动作准备(就是要用肢体表达出准备的状态);而我们往往忽略的就是动作准备的环节,并且是经常!大家要切记,二者缺一不可。我们的身体所做的任何动作(动手指也一样,是任何)都需要通过我们人体的神经系统传导去完成,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系统中枢部位传出神经效应器 最后才能支配到肌肉完成动作。我相信大家已经知道我要说的重点了,我们试想一下;当球在对方击出之前,你的精神注意力非常集中(高度紧张),但是你的身体并没有给出相应的准备动作来回应(没有身体准备动作,较为松懈),对方出球后的瞬间,你的神经中枢给出信号,作用在你的肌肉上,不过此时你的肌肉并没有在准备起动的状态。相信结果大家也可想而知了,在你肌肉没有准备的时候突然发力,轻则拉伤,重了就是断裂。望大家谨记!

联系方式: -邮箱- haochencc@163.com

小蔡和您打羽毛球


帮助羽毛球爱好者加深和理解-理论知识-,并为广大羽毛球爱好者从专业、科学的角度,分析与解决实战中遇到的问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