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香莲 豫剧《秦香莲》讲述的是秦香莲的丈夫考上了状元并且被公主看中选为驸马。从而抛弃了秦香莲,并派人刺杀秦香莲。秦香莲无奈只得去京城告状。 张宝英 张宝英,女,汉族,1940年12月生,毕业于安阳豫剧院。著名豫剧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1959年拜豫剧大师崔兰田为师,是崔派优秀传人,是当今豫剧十大名旦之首。现为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中国戏曲学会理事,河南省戏剧家协会副主席,安阳市戏剧家协会主席,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专家,河南省优秀专家,河南省艺术研究所特邀研究员。七届全国政协委员,河南省五届人大以来的代表,全国“三八”红旗手,河南省文化系统先进工作者,安阳市劳模,模范中共党员。 艺术生涯 张宝英幼时曾在一私营卷烟厂做童工,1953年入长葛县豫剧团学戏,1955年考入安阳市豫剧团,1959年拜豫剧六大名旦之一崔兰田为师,悉心学习崔派艺术,同年参加省二届戏曲会演,获优秀演员奖,后去西安向秦腔演员马兰鱼学《游西湖》,1960年带此戏去上海演出获好评,1961年在邯郸向豫剧皇后陈素真大师学习表演艺术等技巧,1962年去北京演出《三哭殿》,著名戏剧家田汉撰文在《人民日报》,赞扬她“表现了优秀的才能”、“表演颇为生动真实”。 1965年同豫剧艺术家马金凤同演《打牌坊》饰女队长,参加中南地区现代戏会演,同年参加中国共产党,1979年参加省庆祝建国30周年献礼演出,饰演田汉改编后的《对花枪》女主角姜桂枝,获荣誉奖,年末在香港与河南合拍的豫剧艺术片《包青天》中饰秦香莲。80年同老师参加省豫剧流派会演,随后赴京演出《桃花庵》、《三哭殿》、《陈三两爬堂》等,85年12月参加省首届戏剧大赛,主演《秦香莲后传》获表演一等奖第一名,87年参加全国豫剧中青年演员电视大连赛,获最佳演员奖,四省十四市豫剧中青年演员广播大奖赛,获金奖第一名,并率团进京演出《桃花庵》、《卖苗郎》、《秦香莲后传》等,还应邀去中南海为中央首长演出《桃花庵》。 所获荣誉 1988年率团去深圳、蛇口演出,1990年参加全国梨园杯豫剧广播大赛,获金奖第一名。1991年参加香玉杯艺术奖评选获三届香玉杯第一名。1992年参加文化部艺术局在西安举办的金三角交流演出,获优秀演员奖。1993年参加全国豫剧十大名目选技赛,获十大名旦第一名。1995年率团赴台湾九个市(县)进行了交流演出1996年随中国豫剧艺术团赴香港交流演出,荣获全省96年最受欢迎的十佳演员之一。1997年随中国河南豫剧团赴澳门参加了庆国庆演出,10月份回郑州参加了中国豫剧艺术节开幕式演出均获好评。1999年上半年应邀参加文化部艺术研究院召开的50年文化艺术成就座谈会,获唱腔表演一等奖。为当今豫剧十大名旦之首,崔派艺术的出色继承人。她以创造性的艺术实践,推动了豫剧声腔艺术的发展,出版有《张宝英演出剧目选》,电影《包青天》,电视剧《三进士》、《桃花庵》、《秦香莲后传》等。《张宝英唱腔选萃》盒式音带十几种。她曾任安阳市豫剧一团付团长,安阳市豫剧团团长,全国政协七届委员,现为河南省人大五届以来的代表,中国戏曲分会理事,中国剧协会员、河南省剧协付主席,安阳市剧协主席,国家有杰出贡献专家,全国三八红旗手,省文化系统先进工作者,全国文化系统先进工作者,河南省优秀专家,河南省艺术研究所特邀研究员,国家一级演员,安阳市模范党员,劳动模范,河南省安阳市文化艺术学校名誉校长,她的名字已收入《世界华人文学艺术界名人录》、《世界优秀人才大典》,《中国专家大辞典》等。2009年以培养豫剧本科学历学生为主的戏曲表演班在中国戏曲学院开班,豫剧表演家张宝英担任中国戏曲学院客座教授。 艺术特点 她的唱腔浑厚深韵、情真意切、表演含蓄,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勇于博采众长,兼容并蓄,形成了自己独特风格,她以创造性的艺术实践,推动了豫剧声腔艺术的发展。 艺术成就 继承前人 她追随崔兰田四十余年,耳濡目染,吃透了崔派艺术的风格,得其真髓,并运用自如,把崔派艺术的特色,溶化在自己的声腔、表演中,追求神似,而不是追求“象不象老师”。她这样发展 张宝英与豫剧大师崔兰田、创造崔派艺术,正是依照崔兰田当初对她的教诲:“跟我学戏,不要追求象不象我,要用我教你的方法,根据自己的条件去琢磨、去创造。我希望你将来能超过我。”在老师的支持下,宝英广泛吸取其他姐妹艺术的营养,秦腔的《游西湖》、上海越剧院的《阳告行路》,不同剧种的表演艺术对她的熏陶,不同流派、名家对她的指教,使宝英在唱、做、念、舞等各方面都练就了过硬的本领,打下了厚积薄发的基础。 一个演员不怕没有机遇,就怕没有本事。有些 条件较好的演员,不是没有机遇,而是因为不拼搏、不苦斗,失去了机遇,最终昙花一现,难成大器。在张宝英四十年的艺术道路上,始终贯穿着痴情不渝、勤奋苦练、谦虚好学的精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