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2种耐淹植物

 小叶懒人92 2017-05-25

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

主城两江四岸消落带

将种上12种耐淹植物

朝天门大桥到江北嘴一带的沿江消落带已种植上了小巴茅、柳树等耐淹植物。 重庆晨报记者 杨新宇 实习生 苑铁力 摄

在巴茅地中嬉戏,是很多人童年时的记忆。这样美好的记忆,以后你可在主城两江四岸的消落带里找寻。昨日,晨报记者从市风景园林科研院(简称园科院)了解到,今年我市将在朝天门大桥沿长江至菜园坝大桥、沿嘉陵江至石门大桥的两江四岸消落带,种上该院筛选出来的12种植物,而小巴茅(学名甜根子草)也是其中之一。

消落带经常被水淹

什么是消落带?工程师冯义龙介绍,消落带指河流、湖泊、水库中由于季节性水位涨落,而使被水淹没的土地周期性出露水面,成为水-陆交替的特殊区域。

在2010年夏天的讯期,主城区消落带180m(水位)处淹没时间长达10天,175m淹没约21天,170m淹没了64天,而160m-163m处则有234天淹没在水中。

嘉陵江重庆主城段石门区域及长江嘉陵江汇合处江北嘴的水位,冬、春季枯水水位159m,夏季最高洪水水位186m,落差达27米。

而据了解,我市主城区两江四岸消落带面积达42.34平方公里。

12种植物特别耐淹

也就是说这27米的落差地带,在汛期你看不出什么问题,一旦洪水退去,淤泥、垃圾铺满了消落带。一是影响环境破坏了生态平衡,二是水土流失严重。城市景观受到严重影响。

为此,市园科院从2003年开始就进行了主城段消落带生态治理技术专题研究。经过连续6年夏季洪水和3年冬季蓄水淹没后,筛选出12种最适宜的耐淹植物。

“有枫杨、柳树、中华蚊母、秋华柳嘉陵1号、梾木、疏花水柏枝、芦竹3号、甜根子草2号、狗牙根嘉陵1号、牛鞭草2号、苔草、青茅草等。像青茅草,让它泡在水里292天,都还可以生长。”冯义龙说,“这12种植物除了耐水淹,根系非常发达,固土层能力、恢复力强。在洪水退去后,能快速返青,并形成长期的绿化效果。”

消落带变湿地公园

这些植物在洪水退去后30-40天,就可将消带落变绿。而为了让这些植物不被洪水冲走,“我们还就地取材,用杉木架和杉木桩固定枫杨、池杉、水杉;用石笼、铁丝网箱固定中华蚊母、梾木、秋华柳嘉陵1号,这样一来保存率能够达到90%。”

昨日,晨报记者来到位于江北嘴的消落带示范段。这片1000米长、约5万平方米的消落带上,植被丛生。“这些落叶的树是水杉、枫杨,如果你在每年的4-5月份来看,漂亮得很。这还成了婚纱拍摄地了。”冯义龙说,而在治理前,这一片堆满了建筑垃圾。

天气好的时候,不少市民还把这里当成了湿地公园,喝上了坝坝茶。当然,你也可以在巴茅地中嬉戏,找回那份儿时的回忆。

今年还将种1000亩

冯义龙介绍说,目前市园科院已经在石门大桥、江北嘴、朝天门四码头形成示范段。“今年会增加1000亩,从朝天门大桥沿长江到菜园坝大桥、沿嘉陵江到石门大桥的两江四岸都要进行消落带生态恢复治理。”

“靠渝中区一边石头较多,我们加以充分利用,修砌围堰或石笼,再在里面种上植物,这样等植物长好后,就只看得到一片绿油油的植物,不再是乱石堆了。”冯义龙这样描绘。

重庆晨报记者 罗薛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