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料检验标准:直至现在为止,国际间还没有任何认可布料检定标准,但西欧和美国等地均有其常用十分制评法、四分制评法以控制处理布料疵点,这两个是最常用的制度。 一.AATCC检验及抽样标准 1.抽样数量:总码数的平方根乘以八. 二.四分制检验 该评分法主要应用于针织布料上,但亦可应用于梭织布料。「四分制」跟「+分制」的基本概念和模式非常相似,只不过是判罚疵点分数上不同而已。该评核方法跟「+分制J一样,检查人员跟据疵点评分标准查验每匹布料的疵点,记录在报告表上,并给予处罚分数,作为布料之等级评估。
A,以线长度为基准计算: 100M扣分不超过50分为A级(为可接受范围). B,以平方码为基准计算: 每百平方码四十分(为可接受范围)
A,一匹布疵点评分超过四十分. 三.十分制检验 此检定标准适用于任何纤维成份、封度和组织的梭织坯布及整理布上。由于一般买家所关心的是布料因疵点所剪掉的数量及引致的投诉,并非是疵点的娜u或成因,所以此评分法只是根据疵点的大小来评核等级。评核方法是检查人员根据疵点评分标准查验每匹布料的疵点,记录在报告表上,并给处罚分数,作为布料之等级评估
1”以下扣1分 1”——5”扣3分
四.等级计算方法 1.可接受范围=总分数小于总码数 五.通常布面疵点 1.疵布表磨损点:布面由于摩擦或非正常力的作用,使布面有所损坏。 2.背面的印渍:在印花过程中,常常背面有垫布,使染布的背面有印花的痕迹。 3.横档:在织造过程中,造成的质量问题。 4.斜纹路:针织,梭织布,纹路不直,或非直角状,构成斜纹路。 5.弓纱:弓经或弓纬(梭织和针织都有,往往是张力不匀引起。 6.粗纱:织造过程中由于纬纱用光而带来的引起的粗纬或弓纬,也有其它因素引起的可能 7.斑点,粒子:当纬纱用完时,一个尾巴结入织物中,把它钩出来在织物中留下的空档 8.飞色:A.纱或织物颜色B.象夹着染色物一样,引起的原因是仿纱或织造过程中的杂物和飞尘造成 9.带色:色织物较多,梭织布的色纱经过布机时没,织布机上留下颜色所致,会使织物花形,图案的不全,针织布纱在导圈上留下颜色,同样造成图案和花形不良 10.少色:印花过程中,阔色时,由于不平直导致未在布上沾上颜色。 11.色污:印花过程中,被粘污或图案被破坏 12.折痕:不同于织档,它有可能贯穿于整个布面,而折痕仅仅是成品检验,折叠过程中折布造成很难在后道工序中把它清除掉 13.直档:筒子布,在染色过程中的挤压导致,布面呈现直档 14.吊经:由于布机布面张力太大,超过正常的要求,通常断头引起 15.筘路:由于针和筘的关系显示洞和少针迹 16.缩纬:无梭织机纬纱进去后缺少张力导致纬纱不平直 17.印花中的干痕:由于刮刀关系,没有清洁好,通常留下长痕 18.少纱:织布和针织机断纱时仍在运转 19.飞花:长在纺纱过程中杂质等飞入导致,纱线不纯 20.全横档(疵):边对边全排可见的疵点允许2-3次/100码,如果超过3处,就视作为降等,如在6码内出现这些疵点,应扣除这6码数量 21.综落下:一般织物吊综带断,导致织造图案的破坏22.孔:破损或破洞 23.少经:各种织机停经自动装置无或失灵,导致少经时机器仍在转 24.缩皱:未温而皱,通常在两头较多,当布展开来的时候,表现出来为皱纹和波浪,有时在验布机上验布时,如果下面的罗拉紧一点,就会漏过这些疵点 25.混纱:纤维或纱支,差错织入布中,布看上去有一些厚或薄,如果纤维不同成品后颜色也不同 26.针路:由于弯针引起,针的针痕,通常是垂直方向 27.针孔:后加工过程中用于定 28.印花错位:由于印花滚筒不是同步进行,导致颜色位置不对,而错位 29.聚浆:由于印花过程中停机,导致这一位置中的染料太多 30.皱边:预缩过程中导致皱边,缩边等 31.筘路:由于筘号不符或用错导致整个图案的筘路 32.经路不良:针织布由于针不良,尖针,跳针导致垂直方向的经路 33.少经:针织布由于断针,导致少针,通常有断经自停装置 34.折痕:布折处,经过印花机时,没有印上去 35.背印:在印花过程中,由于印花压力而引起下面的布反印到布上 36.松边或长边:布边比布身长,导致在拉布时走布起皱和波浪状。 37.凹凸边:由于进出的规律,使布边不平直,会导致两边拉布紧松不一、在织造时引梭的紧度也不一样 38.紧边:布边的长度短于布身,引起堆布时起波纹。 39.破边:通常情况下,布在开幅机开幅过程中拉宽布幅而导致重复性的布边破损。 40.折边:折布或卷布过程中,布边自动往上或往下折,同时把它正常的卷入里面。 41.色横档:布的横向明显的色档,也许是因为染色过程中机器的停顿或后加工机器停顿引起。 42.色变档:指通常情况下色差,可以突发或渐渐的,这不认为是确定的色档。 43.色档:两边布或边与中间的颜色不一样。44.斜路:梭织或针织,经纬向不成形,导致斜纹路。 45.粗节纱:通常粗的后厚的纱或棉皮引起。 46.拼结结头:两块拼在一起。 47.污点:缺色,或者由于种种原因造成的污迹等。 48.色斑(档):由于染色过程中,色浆过多的黏附于布上,或于布本身无关,而吸浆太多所引起。 49.斜纹路:针织布纬纱断掉而松头导致的针织在这一区域的不规则。 50.色条痕:由于挤压或布的折痕所引起的,在染色或后加工的过程中发生的可以明显看的出来的条痕。 51.筘痕:由于纬纱的不良,导致钢筘损坏,使织造过程中出现轻度或重度的条档,这种结果会导致染色的不均匀。 52.稀纬:织造过程中少纬或打纬太轻而导致稀纬。 53.水渍:由于湿布堆放过程中,时间太长而导致的水渍色移位导致斑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