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姑娘拐了只黑猫回家,想不到保了一世平安

 蚂蚁上树啃大树 2017-05-25

清末当时小村庄,叫王家村,大抵是因为里面的住户大都姓王吧。王家村并不富裕,甚至可以说是比较穷的,村里人每到冬季连吃饭都是问题了。毕竟王家村周边的田地实在是少,方圆十几里,土地没多少,大都是石头。一到冬天,吃食更是少的可怜,所以哪里的村民都养成了节俭甚至是抠门的习惯。

村子里的村长,叫甚也无从得知了,就叫王老汉吧。王老汉的妻子在早年就因为生儿子时着了凉,得了个中风的毛病,已经在床上躺了好些年了。生活也只靠着王老汉带着儿子王忠和儿媳秋草山上山下的忙活,日子到也勉强能过得去。但是说起来,王老汉也有个遗憾,自己家的媳妇有些不争气,嫁过来好些年了,但是就是剩不下一个娃娃,每一个都是坏了五六个月的时候夭了。王老汉心里也急,免不了平时对秋草的数落,还不如自家的鸡来的有本事。为这事儿,秋草也是在家里抬不起头来,连平时走路也是低着头,靠着墙,来去匆匆,夜里也不知道跟王忠流了多少眼泪。

这年的春天,秋草的肚子终于又鼓了起来,王老汉脸上终于又露出了笑容,决定家里一切的重活不允许秋草插手,宁愿家里过冬时粮食少点,也要把老王家的后给生出来。

到了落雪的季节,可能是老天也看不下去了,可怜这个苦命的女子,秋草的娃儿哇哇落地。是个粉状玉雕的女娃娃,王老汉和王老太太给孩子取了个名字叫春苗,希望春苗能撑过这个残酷的冬天,平平安安的活到来年开春。在那个重男轻女的年代,小春苗很少见的受到了全家人的疼爱。

小姑娘拐了只黑猫回家,想不到保了一世平安

时间也是一年年的过去,小春苗也是渐渐的长大了,等到小春苗会走路以后,出现了很奇怪的事情,小春苗走路时常常的摔跤,吃饭时也老是打破饭碗。而且身上更是时不时的会出现淤青,王老汉就骂儿媳妇粗心,把自己的孙女儿磕着碰着了,但是自己抢过来抱着的时候,淤痕也是时常的会出现。

这些事情的发生也让小春苗比村子里其他的孩子难养了许多。村子里长了年纪的老人都说是秋草前面的几个孩子都早夭了,那些孩子都没能来到这世上,带着怨气,没法投胎,嫉妒春苗呢。所以整天都围着春苗,时不时的捉弄她一下,要么捏一下,要么走路时拌一下春苗,要么吃饭时打一下春苗的手。王老汉听了,四处寻了驱邪的法子,但是香也上了,贡品也摆了还是没什么用处,小春苗任是小事不断。家里人只好对小春苗严加看管,不让她像其他孩子一样四处跑闹着玩耍。

到了春苗七岁的时候,那一天下午,小春苗在院子里逗着刚出窝的小鸡崽。这几只鸡是王老汉养着专门下蛋给春苗补身子的,说家里再穷也得养着。小春苗一边逗着小鸡崽,一边沿着院子的篱笆慢慢的转悠。想要看看有没有什么东西可以喂给鸡吃的,慢慢的春苗晃到了大门口,低着头的春苗从大门的下方看到一团毛茸茸的东西,好奇的春苗就趴在门缝里往外看。原来是一只大黑猫坐在春苗家的大门口,黑猫端端正正的坐着,四个爪子并在一起,尾巴从爪子边上盘过。黑猫有些瘦弱,然是头却高高的抬着,看上去颇为的骄傲。小春苗自小在院中长大,没有许多的同龄人一起玩耍,平日里常常同家里的大小家畜甚至是蚂蚱蚂蚁说说话。看见门外蹲着只大黑猫,小姑娘高兴的不得了。轻轻的打开院子门,春苗蹲在花猫对面,一人一猫互相盯着眼睛看。

过了半响,春苗见黑猫动也不动,就问它:“黑猫啊,你是哪家的?”黑猫没有动。又问“黑猫啊,你是不是饿了?”大黑猫缓缓的眨了眨眼睛。春苗伸手从兜里掏出个鸡蛋,“这是我娘早上给我的鸡蛋,给你吃。”黑猫还是没动,只是身后的尾巴轻轻的甩了一甩,似乎在考虑春苗的话。春苗见状,把鸡蛋往地上嗑了嗑,剥了皮放在掌心上,递到黑猫的面前,“吃吧,吃完了你就不饿了”小春苗说。黑猫歪着头,看着春苗手里的鸡蛋,犹豫了会三口两口的吃掉了鸡蛋。

吃完了鸡蛋的黑猫,竖着尾巴,绕着春苗走了一圈,拿头蹭了蹭春苗的裤腿,然后迈着步子走到了春苗家的院子里,找了个晒得到太阳的地方懒洋洋的趴下了。春苗看到黑猫进了院子,知道黑猫是不走了,要在自己家落户了。这样子小春苗就更高兴了。关上了门,搬了个小椅子坐在了黑猫的旁边,开始说起话。不过无论春苗说什么,黑猫都只是摇了摇尾巴表示回答。即使是这样,小春苗还是说的不亦乐乎,小春苗是把黑猫当作她从小就没有的朋友了。

晚上的时候,家里为黑猫闹出了矛盾,毕竟那个年代家家户户都不富裕,养着那些鸡崽已经让家里的条件变的不是很好了,再养着猫的话,家里的粮食就更加的艰难了。但是王忠说这猫养着也没关系,它会自己找吃食,用不着家里来养,扭头看了一眼抱着黑猫的春苗,苦笑了一下,“何况小春苗很喜欢这只猫,春苗从小没什么朋友,这只猫养着给春苗作伴吧”王老汉听到儿子这么说,叹了一口气,再没说什么,也是默认了收养黑猫的事情。

小姑娘拐了只黑猫回家,想不到保了一世平安

说来也奇怪,自从黑猫来了以后,平时谁也不理会,只是亦步亦趋的跟着春苗。每当小春苗走路打了个踉跄,晃晃悠悠要摔倒的时候,黑猫总是受惊一般,全身毛都炸了,弓起身子喵呜一声。每当这个时候,小春苗晃了晃就又站稳了。晚上睡觉也变得安稳了,每当晚上做恶梦或者被压着起不来的时候,远远的听到黑猫的声音传来,那压着春苗的力量就慢慢消散了。就这样在黑猫的庇护之下,小春苗也慢慢的健康了起来,脸上的肉了多了,长得更加的漂亮了。因此老王家也善待这只大黑猫。后来春苗给黑猫取了个名字叫二宝。

一晃儿,也是十年过去了,春苗的爹娘也没有再给春苗添个弟弟或者妹妹。黑猫依旧是老样子,懒懒散散的不愿意理人。春苗也出落成了亭亭玉立的大姑娘,十里八乡有名的美人儿,上门说亲的人都要将王老汉家的门槛踩平了。为了给春苗找个最好的婆家,王老汉决定花钱请几十里外的周半仙来家里,给春苗合合八字,看看找个什么样的婆家合适。

说起这周半仙,是个邋遢的老道人,带着一个年幼的徒弟居住在深山中,出入不便,是以每次老道出山都会收取不少的银钱,更是能好吃好喝的受着,走时主家给的礼物也从不推辞。至于本事嘛,说不上灵不灵,但是也没出过什么事情,这十里八乡的有事都找他,就当图个心安。

那日傍晚,周道士如约前来,王家扫榻相迎,奉为上宾,尽心尽力的操办了一桌丰盛的吃食。吃饱喝足以后,周道士说要渐渐春苗。春苗很少见生人,在门口磨磨蹭蹭,一点点的往里挪,跟在春苗后脚的二宝倒是竖着尾巴就往里溜达了进去,和周道士见到了。

周道士眯起眼睛看了看二宝,一捋胡子,笑道“原来是你这个憨货,到是会找人家蹭吃喝。”二宝瞥了一眼周道士,仿佛不像和周道士有什么交集,自顾自的跳上一旁的柜子上趴下小憩了。

周道士倒也不以为意,转头跟王家人解释说这黑猫是一直灵猫,就是活的久了,已经痛了人性,大多灵猫开了灵智都会远离人群,独自去修行。又说到既然家中有灵猫,那春苗自然能逢凶化吉,无需在意什么,只要日后出嫁时将二宝带上即可。

第二天一早,周道士合了八字儿,选了同村中的刘姓青年,说是婚配最合适。中午饱饱地吃喝一番,拿了谢金礼物,告辞而去。临走之前,特特地跑到二宝面前,哈哈了两声,说道:“你这个黑毛馋嘴的,吃了人家的鸡蛋,怕是要折损不少,做了赔本买卖吧。”不等二宝炸了毛想挠上他一爪子,张道士撒腿跑出门,扬长而去。

小姑娘拐了只黑猫回家,想不到保了一世平安

不久,春苗儿定了亲,正是周道士选的那户刘家。一番礼数过后,春苗儿嫁入刘家,带过去的嫁妆很丰盛,抱着花二宝上的花轿。

婚后不到一年,春苗儿有了身孕,只是和她娘秋草当年一样,怀到第四个月份上就开始有不稳当的迹象,刘家王家都为此人人不安。二宝更是寸步不离的守着春苗儿,以前每天晚上会出门闲逛些时候,如今都不去了, 常常卧在春苗儿肚子上睡觉。春苗儿觉得她一个人的时候神魂不定,抱着二宝,身上就安宁得多。

如此以往,虽然险象环生,春苗儿的肚子还是一天天鼓起来,胎象越来越稳,两家人都稍放下心来。只是二宝一天一天地眼见着消瘦下去,精神萎靡,每日绝大多数时间都在睡觉,春苗儿心疼花二宝,顿顿弄了有油水的饭菜给它吃,也只是吃几口就算了,没了从前的好胃口。

春苗儿足月生产那天,正是疼得死去活来之时,恍恍惚惚听得二宝叫声,喵呜喵呜一声又一声,隐隐含着不舍告别的意思,身下一轻,听得产婆兴高采烈的声音道“是个大胖小子。”

第二天,春苗儿醒来就伸手去摸二宝,摸了个空。里里外外找遍,又眼巴巴的盼了好多天,始终不见二宝的出现。二宝就此消失不见。

村里有知道花二宝事情的人,都安慰春苗儿说,定是灵猫护住了春芽儿母子周全,此间事了,回山中修行去了。春苗儿给儿子起名叫刘二宝,仍是时时想念大黑猫。春苗儿和儿子此后无病无杂,平安了一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