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游记作者: 半只猫 只是因为在游记里看了你一眼,再也没能忘掉你的容颜。梦想着偶然能有一天再相见,从此我开始孤单地思念。 都说武功山虐虐虐,虽然很想去,其实一开始我还是拒绝的,除非有人帮我把帐篷背上去,重装的话波棱盖实在受不了。结果有人说可以轻装,心理防线一动摇于是竟上了贼船。 装备篇: 出发之前故事最多的其实还是上海去往萍乡的火车票。直到队长提及需要抢票软件之前,我对这班火车的重要性可以说是一知半解的,三番五次怀疑有没有必要搞得像春运抢票一般严肃紧张,这种怀疑一直持续到我走上火车的那一刻,然后瞬间崩塌了。我发现车上的人装束打扮都具有十分鲜明的特色,浑身上下无不写满了“徒步”两个字。穿过走廊上个厕所的路上,得分好几次被驴友们的豪华装备所惊吓到。这趟夕发朝至的火车可以说载满了跃跃欲试前往萍乡的徒步玩家,用包车这个词都不为过。 火车上一切资源都是有限的,除了餐车服务。餐车上的东西似乎永远也卖不完,我怀疑包装袋上的生产日期都是改过的。而且服务员诚信也有问题,说好了最后一次供应,然而还是又重复出现了三次,熄灯前还会疯狂掉价大搞促销。 绿皮车的刹车是每一位想要在卧铺好好睡觉的乘客永远的痛。火车司机会精确计算好大家的入睡时间,恰到好处地选择在你睡着之时拉手刹(误差不超过5分钟)。这样的安排很有可能是在给驴友们一个善意的提示,预告接下来的武功山之旅也是一样,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周而复始。 好不容易下了火车,又饿又困(为什么又困呢,因为你可能根本一夜都没睡着)。听说当地“炒粉”好吃,就走出站台准备找一家最正宗的炒粉店试试看。走到一半,我们的领队突然从一家“重庆小面”的店里探出头来招呼我们进店。出于人与人之间最起码的信任,我们在领队的循循善诱下,在重庆面馆里点了江西萍乡的特色面食——炒粉。鬼知道我们的决策机智是什么时候土崩瓦解的。然而最可怕的是,类似的情节还将接二连三地发生在我们的旅途。我还是太年轻啊。 从萍乡火车站到龙山村,有将近2个小时的车程,到龙山村的时候,已是中午11点半了。下车的地方是我们此行看上去最有模样的村庄,没有之一。领队带着饥肠辘辘的队员们来到一个店家门口,郑重其事地让大家开始吃路餐。(名词解释——路餐:徒步过程中由于没有餐饮店铺,徒步者自行携带用于补充体能的餐食)出发之前都不让人大吃大喝一顿,这样的践行方式是不是也有点太草率了呢?于是胡乱地从包里掏出一些饼干,往嘴里一塞就算解决了午餐的问题。徒步,不能太讲究了,我努力说服自己。 正式上路前,我们总共29个人被分成了三个队,前队,中队,压队。这里我觉得有必要介绍一下三位带队的队长,分别是不二、小蝶、路过。他们可谓各个身怀绝技,能够成为队长多少还是有一定道理的。 小蝶——Day1-前队;Day2-中队;Day3-中队 路过——Day1-压队;Day2-压队;Day3-压队 清楚了队伍的组织架构,我们出发了。刚走出龙山村没几步路,也许根本还没走出龙山村,前往下一站密林的路竟然堵车了。一大帮子的冲锋衣、登山包、帐篷、防潮垫把路堵得严严实实,果然在国内办个啥事儿都是得排队。排着排着,发现我们的领队小蝶已经拉开我们有一些距离了。小蝶这个女同志,脚程太快,性别不同根本就跟不上。一施展闪现的技能,我们就得没头没脑得往前赶,路上又堵,一路喊着“借过、借过”,搞得像要插队到前面去买快开走的火车票一样。 一路连跑带追,总算进入了密林,恐怖的上坡路开始了。武功山一共三天,第一天4小时的路程,第二天8小时的路程,第三天打酱油。虽然第一天时间不如第二天久,但是累计上升的高度却不比第二天还低。这意味着迅速而且持续不断的上坡,火车上就听老驴说了,第一天是特别累的,而且大半程都还没啥风景可看。实操过程中也发现了,路不好走,一脚深一脚浅,有时还得爬着才能上去。休息的时候听到隔壁队伍一领队在讲对讲机,大意是全队征询有没有愿意多背一个包的,可以付钱。因为有一名重装队员爬不动了,得卸货,不然就得在出发30分钟的时候下撤跟队友们挥泪告别了,这其实是很让人难为情的。换是让我重装估计也爬不动,但好在有自知之明,轻装上阵,除了维持生计的家当,其余什么小说书啦,电子设备啦,床上四件套啦,折叠式自行车啦,统统不带。否则我得在龙山村上完厕所就开始下撤。 走走歇歇,蹒跚前行,每次好不容易见到了小蝶,她就挥手与我们告别了,就像放风筝一样拉拉放放拖着我们前进,在她的节奏面前,队伍后面再年轻的肉体都仿佛是老弱病残。 走出密林,是一个90度的急转,在我看来这里是一个重要的风水岭。因为接下去的路程才是我想象中的武功山,而之前的那些,你就是拍了照也没人会相信是武功山的。也是从这里开始,整个路程的风格发生了变化,坡不再那么陡了,但坡依然很长,同时失去了遮蔽物,要在太阳的直射下行走。可我觉得值,能将美景尽收眼底何乐而不为。于是就和另外一拨也早已按耐不住的小伙伴一起纷纷搞起了摄影大赛,算是弥补出发前没有好好捯饬一番的遗憾。 后面的路,还是小蝶带着我们,我们带着疲惫,一路往前。但有一个问题终于暴露了出来,前队和压队距离太远了。我们拍照玩耍了好一阵都没见后面有队员跟上来。一方面领队小蝶技能CD太短,有就放。另一方面压队队长路过由于一路拍妹子P图大跳发朋友圈走路不看地终于脚抽筋了。还记得之前介绍路过队长的技能呼风唤雨吗,也正是这个原因影响到他的发挥,因此一路上才都没有下雨。总之,整支队伍拉开了比较大的距离,在前队好不容易凑齐一些小伙伴后,最后一波发力,一鼓作气,到达了第一天的目的地也是我们的住宿点——发云界。 俗话说早起的虫儿有鸟吃,早到的队员可以休息、喝茶、聊天、玩消消乐、洗澡、睡觉、换衣服修整完毕以后从容地出去看日落。日落很漂亮,但当地温差巨大,徒步时穿的衣服根本就不够看,衣服穿少了是很难坚持到太阳完全落下山的。 等到队员们纷纷到达住宿客栈后,装备了长枪短炮的摄影师们就磨刀霍霍地开始研讨饭后拍摄星空的大计了。武功山虽然海报不高(1800左右),但其实是看得到星星的,前提是你得有毅力,坚持到晚上十点和坚持到凌晨两点,看到的东西是完全不一样的。当然啦,夜间拍摄星空,没有专业的设备就只能打个酱油,运气好的,能当个人肉背景。 发云界的客栈条件是有限的,比如说床铺,所有房间只有一张大床,床上有一条被子。仔细想想客栈老板还真是蛮坏的。下次旅游的时候你可以跟同性伙伴提出开大床房的要求试试看。 想着第二天早上的日出,咬咬牙,伴着楼下狼人杀此起彼伏的游戏声音,睡去了。 看完日出,客栈老板端了几个塑料脸盆放在桌上,脸盆里忘了放毛巾而是放了一些面条,我知道这就是我们的早餐了。讲究不讲究的都开始举起碗开始撩面,你别说,销量不差。 接下来就是无休无止的坡起破落了。听说领队不二喜欢炒股,他一定特别享受这上上下下刺激的感觉。对队员来说可就没那么好玩了。 今天是不二走前队,跟着不二明显要比跟着小蝶省力,但路还是难走的。上坡没正常的路,下坡更没有,都是碎石路,一不小心就要打滑,根本走不快。五一节人流(不是无痛的)屡履将狭窄的通道堵得水泄不通,要不是因为路况恶劣,你还以为自己在高峰时间的地铁站里。 第二天的路虽没有第一天那么急迫,但是贵在以量取胜,光是想到要走8个小时就已经很绝望了,乡民还很恶趣味地在某些坡前立上几个界碑提醒我们,也真是够了。 老实讲,所谓绝望坡并不是特别绝望,看上去顶多也就小半个佘山(总高度90多米)那么高,有什么好绝望的。真正绝望的是,等你把小半个佘山爬完了,发现另半个就在前面等着你,爬完了这半个,后面还有半个,还有半个。我都不知道这些坡都算是绝望坡呢还是算绝望坡的姐妹坡。 路上还有小插曲,一个哥们儿来的时候带着媳妇儿来的,走半道上一拍大腿发现媳妇儿走丢了,本来没怎么出汗的不二为了这事儿搞得满头大汗。哥们儿说媳妇儿身上没带钱,渴了累了就只能荒野求生了,大伙儿就跟他分析,安慰他,路上的人比地上的石头还多,不会有事的,不用荒野求生。 当我们爬坡爬得都已经能用肉眼看到第二天目的地——金顶的时候。领队不二指着前方的岔路说,我要带大家走一条不用爬坡的路。其他队的驴友来问路时,不二还为人指点迷津。当我们跟着走上岔路,翻过一个小坡的时候,不二突然说,我记得应该就在这里啊!再看看刚刚那条岔路,一路平缓绵延向前,原来是记早了。 然而这个时候,不二才把真相告诉了我们,其实之前什么绝望坡,什么好汉坡,都不算什么,真正的BOSS在景区。 不过8个小时都走下来了,我们也不会在最后一刻溃退。咬咬牙走到了金顶客栈。 接下来是没有日落的金顶日落时刻。 第三天,下坡索道下坡索道出景区的节奏。 下山上了巴士,小伙伴们彻底放飞自我,一泻千里了。 感谢小伙伴们的一路陪伴,感谢领队们的不杀之恩,感谢大神们提供的美片美照,老铁们,66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