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家隐藏在4.5万根柴禾棍下的书店,让读书变成一种最美的时光

 美物计 2020-12-03

你有多久没有和自然亲近了?

你可想念山间的风吹叶落声?

你可想光着脚丫于太阳下读一卷书?

捧一书,居一屋,

于阅读之余感自然之美,

身体与灵魂都在最美的时光里。

背靠青山,坐拥绿水的篱苑书屋,

让夏日里的读书与自然有了更亲密的接触。

2010年清华大学教授、设计师李晓东到

北京郊区的怀柔小镇交界河村访友。

这里山清水秀,风景如画,

他在朋友的小院里感受到的温馨,

让其对京郊这个僻静的山村充满了遐想。

于是他设计并主持建造了篱苑书屋,

这间建筑将大自然清散的景气凝聚成了一个有灵性的气场,

营造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天人合一的清境。

因书屋既遮阳又透光,同时展现出强烈的地域特性,

而得"篱苑"之名。

李晓东曾说:"我营造出来的是环境而不是建筑,

很多人做建筑都要做得特别突出,

可我想把建筑消失掉。

其实这是中国传统建筑的强项,

我们传统的建筑强调院落、空间,

而不是建筑本身,环境营造是优势,

应该利用起来。

我们可以发掘自己的语言,

比如说'天人合一',西方人是不懂的。

我们却可以把房子融入环境里,营造出一种气场。 "

李晓东一直秉承着天人合一的理念去做公益项目的设计,

丽江的玉湖完小和福建的桥上书屋是其代表作。

篱苑书屋,是李晓东的第三个公益项目,

它是一间纯粹公益性的书店,

是为了给当地的孩子建一个公共的阅读空间,

篱苑书屋2014年获得了首届森山 RAIC 国际奖 。

丽江·玉湖完小

福建·桥上书屋在2009 年获得英国“建筑回顾”世界新锐建筑奖第一名

篱苑书屋取材来自当地村民都使用的柴禾棍,

4.5万根柴禾棍包裹而成的围篱,

使钢架和玻璃在自然之中神奇的“消失了”。

冬日里,植物干枯,山谷褪变成灰色,

书屋便与山谷中的景色融为一体。

来年春天,柴禾棍引来小鸟做窝,

植物附着在粪便与泥土的混合物里生长,

当书屋披上绿色便和周围的山谷一起焕发出生机。

若柴禾棍在风吹、雨淋、日晒里出现损坏,

可以就地取材,给围篱换上新的柴禾棍。

这间似从"自然中蒸馏出"的建筑,

在美国Business Insider 网站罗列了

全球18家最美的"天堂"里,

是国内唯一上榜的书店。

篱苑书屋是一间完全融入自然的书屋,

不通水电,所有的采光都依赖于自然光线。

夜里,书屋静默于溪畔,

白天,书屋变得通透而明亮。

书屋内设计简洁而又随性,

空间无隔断,无任何家具,

木质台阶和书架相依相偎。

这里没有严格的书目分区和索引,

书屋里的书籍随意排布且易取,

随手抽取一本感兴趣的书,

找一舒服的位置和姿势,

读书也变得静雅有趣。

篱苑书屋的开放时间也与众不同,

每年4月中旬到十月中旬的周末开放,

从山花烂漫、万木葱茏、到瓜果飘香,

篱苑书屋将最美的一面都献给了读书人。

为了让读者有更好的阅读体验,

书屋同时间段只接纳40人的来访,

周末不接待未预约的团体到访。

书屋开放期间招收志愿者,

读者可将自己喜欢的书籍捐赠给书屋。

选个周末,远离市区的喧嚣,

来篱苑书屋感受自然的美,

阳光透过柴禾棍篱笆墙洒在地板上,

捧一卷书躺在光里静享平和。


这里书籍不多,心却更易静。

对于都想睡在书海的书虫而言,

这是一间充满了无限可能的书屋,

这也是人与自然、书籍和谐相处的理想之境,

洁净的袜子踩在原木色的地板上,

或斜倚或正襟危坐,每一个姿势都可身随心动。

读书,读一本关于自然的书,

走屋前的木栅道,踩栈道下的鹅卵石,

呼吸着远离城市的清新空气,

观山光水色随四季变迁,

听虫鸣鸟叫,感风吹云动,

让身体的每一个细胞都自由呼吸,

让四肢在这里自然地舒展。

携一本《瓦尔登湖》

走,去篱苑书屋看书、赏景,

任风轻抚你的发丝,

任阳光亲吻你的皮肤,

让你的心为一切美好的期许跳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