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亩产值2万元,新型拱架辣椒

 崔光军的图书馆 2017-05-25


导读:

介绍了一种新型组装式圆拱架,其搭架效率高、省工省力、美观大方、内外皆可种植蔬菜,且内外能够实现机械化操作。利用该新型拱架,通过合理安排拱架内外蔬菜种类、茬口及轮套作,集成了一套辣椒丝瓜蕹菜高效栽培模式,667 m2总产值20170,实现了周年高效生产。


随着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蔬菜种植也逐渐走向标准化、规范化。搭架是瓜类蔬菜种植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其规范性等直接影响蔬菜的生长状况。传统瓜类蔬菜种植时通常用竹木进行搭架,费工、费时,劳动强度大,且木架内部空间小,藤蔓伸展空间受限,不能进行机械化生产,不利于蔬菜的标准化生产。

 


为此,我们研发了一种蔬菜高效栽培的新型拱架,2016年获得了国家实用新型专利,专利号ZL201520826295.8。新型组装式圆拱架架材为热镀锌钢管,跨度3 m,顶高2.22.5 m,肩高1.61.8 m,其结构简单实用,美观大方,安装方便,拱架间距由80 cm加大至3 m,形成了一块完整的土厢,拱架内外均可进行机械化操作,一次搭架可以使用10年以上,节本省工。

 

新型拱架前期可覆盖薄膜作为保温防雨设施,后期去膜覆盖瓜棚网可作为栽培支撑架。拱架内可以种植喜阴叶类蔬菜,拱架外可种植露地应季茄果类蔬菜,且拱架还可供瓜类蔬菜攀爬,充分利用了土地资源。利用该新型拱架,集成了一套辣椒丝瓜蕹菜高效栽培模式,现将模式和技术总结如下。

 

1、茬口与模式

1.1 茬口安排


辣椒3月中旬定植,5月采收至11月;丝瓜2月中旬定植,前期覆盖小弓棚和拱架膜(双膜覆盖),后期揭去薄膜,覆盖瓜棚网,4月下旬采收至10月底;蕹菜2月下旬直播,前期双膜覆盖设施栽培,后期揭膜正常管理,3月下旬采收至5月底。

 

1.2 整地作畦


拱架外:3 m土厢整为2厢,畦宽1.3 m,沟宽40 cm,种植辣椒。拱架内:3 m土厢整为3厢,两边畦宽60 cm,种植丝瓜;中间畦宽1.2 m,种植蕹菜,沟宽30 cm

 

2、配套栽培技术

2.1 辣椒栽培要点


①品种选择。选择早熟、抗病、丰产、商品性好、适合市场需求的品种,如兴蔬皱皮辣、湘研15号、兴蔬215等。

 

②育苗。667 m2用种75100 g,需苗床10 m2。一般11月上旬采用漂浮板、穴盘或营养钵等育苗。

 

③整地施肥。施入底肥,翻耕细耙,使肥土混合均匀。每667 m2施腐熟农家肥20003000 kg,过磷酸钙1025 kg、氯化钾1015 kg或三元复合肥5075 kg

 

④定植。当幼苗810片真叶时选择健壮幼苗双行定植,行距45 cm,株距2730 cm,每穴1株。定植不宜过深,定植后浇足定根水。

 

⑤田间管理。a.追肥灌水。定植后至开花结果前适当控制水分,做到见干浇水,小水勤浇;开花结果期供应充足的水分。定植成活后5-6天,看长势每667 m2施冲施肥4-6 kg加适量尿素对水浇施;开花结果期,每667 m2施冲施肥5 kg +三元复合肥10-15 kg,整个生长期施肥3-4次。可用0.3%磷酸二氢钾+0.2%硼肥混合液在花前和花后叶面喷施。

 

b.越夏整枝。7月中上旬,高温不利植株生长,且辣椒价格较低,因此对辣椒植株进行剪枝。将四门斗以上枝条留3 cm,其余全部剪掉,促进腋芽生长。即剪掉8个侧枝,使肥力集中于4个大枝上。修剪后用20%病毒A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及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涂抹剪口。667 m2追施尿素10 kg,浇足水,促进新枝新叶迅速萌发和生长。


c.病虫害防治。主要病害有炭疽病、软腐病、青枯病、疫病、病毒病等。炭疽病、软腐病、青枯病可用11∶(160200)波尔多液或 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 500 倍液防治,每71次,连喷23次。疫病可用40%乙膦铝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防治,每7101次。

 

病毒病主要通过防蚜避蚜减少病害发生,发病初期可交替使用病毒A可湿性粉剂或氨基寡糖素,每10天1次,连续防治3-4次。主要虫害有蚜虫、烟青虫、蜡蚧等,蚜虫可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000 倍液防治,15天左右1次。烟青虫可用2.5%敌杀死(溴氰菊酯)乳油或 50%辛硫磷乳油20004000倍液防治。蜡蚧可选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防治。

 

⑥采收。露地辣椒一般于5月采收上市。门椒、对椒应及早采摘,以防坠秧,前期果实采收根据市场价格与产量的最佳结合灵活掌握,勤采、早采。一般34天采收1次。

 

2.2 丝瓜栽培要点


①品种选择。应选择早熟、抗逆性强、产量高、品质好、连续结瓜性强、瓜条直、耐低温弱光的早熟品种,如早冠、早佳、湘研短棒、兴蔬新美佳等。

 

②育苗。早春丝瓜一般12月下旬播种,穴盘基质或营养钵育苗,每667 m2用种200250 g

 

③定植。翌年2月中旬,幼苗34片真叶时选晴天下午定植,每个拱架内两侧各种1行,株距40 cm

 

④田间管理。a.覆膜保温。丝瓜定植后要保持较高的温度,促使早活棵、早发根,加快茎蔓生长。在拱架内搭设小弓棚进行双层薄膜覆盖,提高拱棚内温度,促进缓苗。3月气温较低,以保温为主。当拱棚内温度超过30℃时适当通风, 4月上旬后逐渐加大通风量。

 

b.引蔓上拱架。丝瓜生长较快, 4月中下旬去掉小弓棚和拱架棚膜,覆盖瓜棚网,当瓜蔓长50 cm时及时引蔓上架。丝瓜分枝能力较强,为使养分集中供应主蔓,上棚前的侧枝一般要全部摘除,上棚后通常不再摘除。如植株生长过旺,叶片繁茂,适当打老叶、黄叶,以利透光。幼瓜垂挂在枝头上,才能长直,如发现有畸形瓜及时摘除。

 

c.肥水管理。定植成活后,可用适量的尿素或碳酸氢铵进行追肥,以后随着秧苗的生长,每710天追肥1次。结瓜期需肥量大,应采取根部追肥方法,每68天结合灌水每667 m2追施三元复合肥10 kg或饼肥20 kg。丝瓜长期需水量大,尤其是结果盛期需供给充足水分,遇晴天每68天沟灌1次,整个生育期保持畦面湿润。

 

⑤病虫害防治。主要病害有病毒病、霜霉病、 白粉病、枯萎病、褐斑病、炭疽病、蔓枯病等,可用粉锈宁(三唑酮)、代森锌、多菌灵、百菌清等防治。主要虫害有小地老虎、红蜘蛛、蚜虫,可用敌百虫、克螨特等防治。

 

⑥采收。早春丝瓜从4月下旬开始采收上市,10月底采收完毕。采收要及时,以保证品质和增加坐果率。

 

2.3 蕹菜栽培要点


①品种选择。选择生长速度快、纤维少、抗逆性强的品种,如台湾竹叶空心菜或泰国柳叶空心菜等。

 

②整地作畦。拱架正中间畦面1.2 m,两边按30 cm开沟,沟深23 cm,每667 m2施腐熟有机肥20002500 kg或商品有机肥500800 kg45%硫酸钾型复合肥(15-15-153040 kg。采用撒播方式,每667 m2用种量7.510.0 kg,播后覆盖1 cm厚细土,浇透水。

 

③田间管理。蕹菜喜温,拱棚内温度尽量高于10℃,2月上旬搭设小弓棚膜和拱架棚膜双层覆盖保温。4月中旬后即可揭去棚膜。每667 m2追施尿素58 kg,以后每采收1次,每667 m2追施45%硫酸钾型复合肥10 kg、尿素35 kg,保持土壤湿润。

 

④病虫害防治。猝倒病可用30%甲霜·噁霉灵水剂3000倍液灌根2次;茎腐病可用50%咯菌腈水剂40006000倍液防治23次;红蜘蛛可用20%金满枝(丁氟螨酯)悬浮剂15002500倍液防治23次;蓟马可用60 g/L艾绿士(乙基多杀菌素)水剂1000倍液防治23次。


⑤采收。当蕹菜植株高2530 cm时开始采收,初期茎部留23节收割,促使多发侧枝。拱架内由于种植面积小,集约化程度高,可以采取掐收方式,缩短采收间隔期,增加采收次数。一般可以收割56次,一直采收至5月底。

 

3、效益分析和示范推广

 

辣椒、丝瓜和蕹菜分别是长江中下游地区重要茄果类、瓜类和叶类蔬菜,利用新型拱架进行辣椒、丝瓜、蕹菜立体套种,经济效益显著,2015年试验示范结果表明,此模式每667 m2辣椒产量达1520 kg,平均售价4/kg,产值6080元;丝瓜每667 m2产量1850 kg,平均售价5/kg,产值9250元;蕹菜每667 m2产量1210 kg,平均售价4/kg,产值4840元,每667 m2总产值可达20170元。此外,本栽培模式能有效提高土地周年利用率,易被农民掌握,非常适宜城郊蔬菜主产区应用,推广前景十分广阔。

 

童辉,湖南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长沙,410125,E-mail:47525298@qq.com

小蔬微信号开通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