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全球紧急加印!这本好评如潮的科普书,连大人们也玩上瘾了!

 轻风雾影 2017-05-25


“书米”们早上好。上周,书单君给大家推荐了一套“献给3—99岁”孩子的中国原创绘本:《时差绘本联合国》。


本打算一直卖到儿童节的,可没想到很多“大孩子”都被它新奇的画风和故事打动,两天就把书抢光了。直到这几天,仍有不少朋友在微信上找我买书,以为我还有私藏的存货。


考虑到离儿童节还有一周,今天书单君就再推荐一本给孩子的特别好书。还没有准备好儿童节礼物的朋友,这本书或许也是不错的选择。


就是下面这本封面看起来有点花哨的书——《点亮自然》



出版社的朋友把它推荐给我的时候说,这是一本非常酷而且有趣的科普书,能带着孩子探索世界十大自然栖息地,认识180种野生动物。


听起来是不错,然而我的第一反应却是拒绝的。


为啥呢?“科普书”,听起来就好无聊!而且打开来随手翻两页,我就怀疑这书一定有印刷问题,花花绿绿啥也看不清,什么鬼啊!




结果,我被出版社的朋友无情嘲笑了:你可真是老土,这书不是这么看的,要先翻到最前边。


经过他指引,我才发现,原来一打开书,在封二有两个小袋子,里边装着两套共6副滤镜,3个大人用的,3个小孩用的。



当我拿起一副红色滤镜戴上,再去看书时,神奇的事情发生了——




简直像变魔术一样,原本杂乱斑斓的画面,浮现出了帝企鹅、座头鲸等动物的形象,清晰可感,栩栩如生,瞬间有种在参观水族馆的感觉!


我又换上蓝色的滤镜,还是同一页书,结果帝企鹅、座头鲸们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海豹、海狗、海蜘蛛等另一群动物——



一个滤镜怎么有这么神奇的特效?


出版社的朋友说,滤镜其实很普通,真正特别的是那些彩色书页,这种表现方式有个专门的名字——RGB视觉艺术


所谓RGB,指的是Red,Green,Blue,即红、绿、蓝。这是人眼最敏感的三种颜色,被称为“色光三原色”。


创造这种艺术形式的,是毕业于全球顶尖设计学府——意大利多莫斯设计学院的两名设计师,弗朗西斯科·罗基和希维娅?昆塔莉亚。他们在米兰成立了一个新锐的设计团队——卡诺维斯凯(Carnovsky)




RGB艺术是他们共同寻找到的独特语言和符号,借助不同的滤镜胶片或者光源,可以在同一幅画面中变换出三种不同的内容。



这种独到的艺术形式,不仅让他们的作品多次刊登在全球各大杂志,还帮他们在米兰设计周上斩获大奖,并在巴黎、伦敦、柏林、多伦多等地举办展览。



Adidas等全球知名品牌也纷纷与Carnovsky合作,邀请他们帮助打造新款服饰。



甚至,连丝巾、酒瓶、手机壳,也有了RGB艺术版的,可见这股时尚新风刮得有多猛。



当然,这本《点亮自然》的插画,也是卡诺维斯凯绘制的。这还是RGB艺术首次被应用在图书领域。


他的介绍,让我感觉到手里的这本书确实有点特别。不过,如今市场上名目新鲜的童书不少,但很多都只是噱头,这本《点亮自然》会不会也是这路货色呢?



戴着滤镜细细翻阅之后,我发现这种担心是多余的。因为阅读《点亮自然》的过程,真有点像自然探秘之旅。


在全书10章内容里,我们会先后前往刚果雨林、安第斯山脉、塞伦盖蒂大草原等世界十大自然栖息地。



通过“目的地”、“瞭望台”、“物种指南”三个小节,孩子可以对每个自然栖息地的位置、生态有全面的了解。



比如,东西伯利亚泰加林,它的“目的地”信息页是这样的:




东西伯利亚泰加林位于俄罗斯的叶尼塞河和上扬斯克山脉之间,是世界上存续至今的最大的天然森林之一。这片栖息地的居民每个季节都要应对各种极端气候的考验……欧歌鸲(qú)等季节性迁徙动物在夏天如鱼得水,却对冬天避之唯恐不及。东北虎则冬夏皆宜……


接着下一个对页,我们会进入泰加林的“瞭望台”,这时候,RGB滤镜就可以派上用场了。


在没有透过滤镜观察时,我们看到的页面是这样:



戴上红色滤镜后,一下子,那些杂乱的纹理和颜色都消失了,驯鹿、游隼、紫貂这些白天在泰加林活动的昼行性动物都浮现了出来:




换上蓝色滤镜,还是同一个书页,画面上的动物却完全变了,驯鹿、游隼、紫貂无影无踪,出现的是泰加林的夜行动物,棕熊仿佛正躲在松树后准备伏击猎物,欧亚狼正召唤同伴开始当夜的第一场捕猎……



换成绿色滤镜,还是同一页书,看到的却是泰加林的各种植被:




一张纸,呈现完全不同的三种画面,书单君第一次领略这滤镜与RGB艺术的魔力时,都禁不住 wow 了一声。




另外,如果你仔细观察的话,会发现卡诺维斯凯的设计师精确绘制了动物的每一个细小的鳞片、每一处精细的纹理、每一根纤细的毛发。



正是这种精细的笔触,会让人感到眼前的动植物真的活了过来,自己仿佛置身大自然。



当然,拿着滤镜走马观花地看还不够。面对这些从未见过的动物,孩子天然的好奇心会驱使他想了解更多。


下一组对页,就是泰加林的“物种指南”




刚才通过滤镜看到的昼行动物与夜行动物,孩子都可以在这里认识到它们的学名,以及一个最有趣的特征。比如,野猪在晨间活动,凭借超强的嗅觉捕猎,而紫貂不仅嗅觉强大,听觉也十分敏锐,是泰加林中最会觅食的动物之一。


翻阅《点亮自然》,在各个生态栖息地之间穿梭,会让人产生这样的错觉:上一刻在一望无尽的辛普森沙漠中和赤大袋鼠一起蹦蹦跳跳,下一刻在水草丰美的塞伦盖蒂平原上看无数黑尾角马奔驰……



也难怪这本书一经出版,就售出了英语、法语、德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挪威语、芬兰语、日本语等十余种语言的版权,热销全球,多次加印。



读者的好评也是一浪高过一浪,美国亚马逊有用户说,他们家从2岁孩子到70多岁的老人,都为此书痴狂:



还有国外家长表示,不仅孩子爱死了这本书,自己甚至比儿子还着迷!




但国外版有个槽点,就是只抠门地赠送了一幅滤镜,不仅孩子看起来不方便,爸爸妈妈也没办法和孩子一起体验。




所以,中信出版集团在引进这本书的时候,特意给国内的读者加了福利,一套中文版的《点亮自然》,附赠了6副滤镜,3副是成人版,3副是儿童版




这下,家长和孩子亲子共读就不是问题了。


或许多年以后,孩子已忘记了书里那些奇特动物的名字,但他一定会记得,某个周末的下午,爸爸妈妈和他一起趴在地板上,戴着滤镜共同探索自然的愉快体验。



可能也正是因为出版方这样的用心,《点亮自然》中文版首印的5万册还没入库完毕,就要紧急加印了:


▲中信出版社编辑的朋友圈截图



一位生态专家在为《点亮自然》做导读时说:


……当我透过蓝色滤镜,看到书页中隐藏的孟加拉虎时,倏地唤起了我在孟加拉丛林中寻虎探险的那段独特记忆。这些在野外与动物相遇的故事,一直是我近年来从事亲子自然教育时最受欢迎的课程内容,而艺术与美学则是让大小朋友可以共同动手参与的重点。


这本书,正好就是以全新的艺术表现方式,带读者进入一个奇幻的生态情境,从探险者的角度切入,用三色滤镜去窥探画面中的秘密,刺激、期待、发现、惊艳……这些经历和我在丛林中遇见动物的感受,极为相似。



“自然”这个概念,对如今的大部分孩子而言是抽象的、灰色的。因为城镇化和农业化等人类活动,孩子们抬眼看到的是钢筋水泥的森林,是川流不息的车水马龙,是规模化耕种的农田。传说中的“自然”在远方,我们都没有见过。


但《点亮自然》能给孩子的,就像那位生态专家所言,是一种“遇见动物”的感受。孩子们会知道,原来地球上除了狮子、老虎、猫、狗、麻雀,还有那么多名字特别、长相奇特的动物。



德国剧作家莱辛说过,好奇的目光常常可以看到比他所希望看到的东西更多。


在我们成年人看来,这本《点亮自然》里是一些永远用不上的自然知识,但对于孩子来说,意义却可能完全不同:


也许,他会对RGB滤镜好奇,从而对光和颜色的秘密产生研究兴趣;

也许,他会注意到倭黑猩猩有98.5%的DNA与人类相同,从而想探究物种演变的历史;

也许,他会发现动物们各种奇特的生存技能,从而领悟到“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道理。




有句话说得好:教育并非告诉你我知道的世界,而是给予你重新发现世界的能力。


为什么谈到培养孩子兴趣特长,我们想到的就是钢琴、书法、绘画,为什么就不能是植物分类、动物起源?而后者,其实更符合孩子对世界的好奇与探索之心。



童年时看的每一本书,都可能成为一粒种子,与孩子一起长大,并且开花、结果,那是启蒙和时间给孩子的馈赠。


这个“六一”,如果你还没想好送给孩子什么礼物,不妨考虑送他一本《点亮自然》,点亮他对这个世界的好奇与热爱。


点击下图,即可购买

特别提醒:《点亮自然》为8开本精装,72页,原价128元,书单“书米”优惠价96元(节省32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