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净选加工 中药材在切制、炮炙或调配、制剂前,均应选取规定的药用部位,除去非药用部位、杂质及霉变品、虫蛀品、灰屑等,使其达到药用的净度标准的方法。 二、临床意义 1、分离药用部位——作用不同,如麻黄去根,花椒去椒目,莲子去心,扁豆去皮等。 2、进行大小分档:在水处理和加热过程中分别处理,使其均匀一致。如延胡索、半夏、附子等。 3、除去非药用部位——保证剂量、减少副作用,保证调配时剂量准确或减少服用时的副作用。如去根、去毛、去头尾足翅、去粗皮、去心、去芦等。 4、除去泥沙杂质及虫蛀霉变品,保证净度。 1、清除杂质: (1)挑选 (2)筛选 (3)风选 (4)洗漂 2、分离和清除非药用部位: (1)去残根或去残茎 (2)去皮壳: 1)树皮类:如黄柏、杜仲、厚朴、肉桂等; 2)根与根茎类:如知母、桔梗、北沙参等; 3)果实类或种子类:如砂仁、白蔻仁、草果仁等; (3)去毛:“毛能射肺”, 1)刷去毛,如枇杷叶、石伟等在叶的背面密生许多绒毛,历代文献记载均须刷去,刷毛的方法少量用者毛刷刷除,大量者可用去毛机刷去; 2)烫去毛,狗脊、骨碎补、马钱子等,表面生有黄色绒毛,可用砂炒法将毛烫焦,取出稍凉后再撞去毛绒即可; 3)挖去毛,金樱子,在果实内部生有淡黄色绒毛,纵剖两瓣,挖去毛核,去不尽的毛,再用温水稍浸后润软,挖净毛和核,洗净后晒干; 4)撞去毛:香附,表面生有黄棕色的毛,将香附和瓷片放进竹笼中来回撞去毛,产品称香附米; 5)刮去毛;如鹿茸; (4)去心:“抽心去烦”,“心”一般指药物的木质部或 种子的胚芽,如远志、丹皮等。 (5)去芦:“芦能致吐”,即去芦头(根茎药材地上的残茎)包括根头、根茎、残茎、叶基等,如人参。 ![]() (6)去核,“去核免滑”,如山茱萸、山楂肉等 。 ![]() (7)去枝梗 (8)去头尾足翅 ![]() (9)去残肉,如龟板、鳖甲等。 ![]() 收听完整版课程,请下载明医APP,收听明医微课丨胡昌江:中药的炮制与临床疗效 · · 版权声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