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三危山一向以风光秀丽著称,在三危山腹部地带的深沟幽壑里有一口观音井,井边有一座庙叫观音庙。为什么会在这么偏僻的地带建庙挖井呢? 据说,有一天,观世音菩萨手持净瓶,从西天回来,途经千佛洞时,隐约听见什么地方传来钟磬诵经之声。 她按下云头,看见原来是群山之间有一块小绿洲,那钟磬诵经之声就是从绿洲处传来的。只见这里景色秀美,向西去沙岭逶迤,一条溪流潺潺从山涧流过,在鸣沙山的断崖上,一座座佛窟紧密相连,寺院庙宇尽管简陋但也不失庄严气象。惟有向东看去,童山秃岭,毫无一点生机。 观音菩萨想起这里曾是西王母居住的地方,但如今却草木不生,鸟兽也无处饮水,便在三危山上空,轻拂手中所持净瓶中的杨柳枝,那净瓶中的一滴神水便从空中落了下来,于是,在三危山的山谷中,便出现了一眼井泉,奇异的是,这井泉中的水,并不溢出,鸟兽来饮时,井水恰好涌到井口。而且井水甘甜可口,沁人心脾。 据说有一天,一个久病不愈的和尚走进三危山,正走到这里,看见有一口水井,心生好奇,汲水喝了几口,不料那病竟然好了。他喜出望外,到处宣传这口水井的法力。并且四处募捐,化缘,给这座井泉盖了一座小亭子,把这里称为观音井,在观音井旁,修建了观音庙,以感念观音菩萨的恩德。 消息渐渐传开,远近各地的百姓纷纷赶来朝拜,和尚乘机卖起了井水,由于太过贪心,井水渐渐失去了原来甘甜的味道,变得略显咸卤,水位也渐渐下降。现在,三危山的观音井和观音庙还保留着,但不能再治病了。但观音井仍是敦煌老百姓每年庙会时祭神拜佛必去的地方之一。 |
|
来自: 阳关残雪 > 《敦煌文史与古丝绸之路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