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 读片专栏 】185期:副神经节瘤(化学感受器瘤) 颈部

 panyunbo 2017-05-26


医学影像园 ID? : china-radiology

医学影像园网站(www.china-radiology.com)由安徽省放射学会主办,是一个为医学影像同道交流学习、分享资源而构建的非营利性专业学术网站。目前拥有18余万注册会员,是国内规模最大、人气最旺、最受专业人士喜爱的医学影像论坛之一。


副神经节瘤(化学感受器瘤) 颈部

【医学影像园】

沙漠之狼  整理

2016年7月8日

病史

女,75岁,左颈上部肿块6~7年,渐大。



推荐阅读


【专家读片】015期: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刘斌主任





副神经节瘤(化学感受器瘤) 颈部

               

病理

(左颈上部)副神经节瘤。免疫标记示,肿瘤细胞SE(+),CgA(++),支持细胞S-100(++),CK(-),CD34(-)。

 

分析

副神经节瘤是起源于副神经节细胞的肿瘤。临床上常根据副神经瘤的特定解剖位置,分为:


位于鼓室的鼓室球瘤;

②位于颈静脉球上的颈静脉球瘤;

③位于颈总动脉分叉处的颈动脉体瘤;

④位于上纵隔主动脉球体瘤;

⑤位于迷走神经的神经球体瘤。


文献报道约80%头颈部副神经节瘤发生在颈动脉体和颈静脉球.位于迷走神经约占5%。


颈动脉体副神经节瘤最常起源于颈总动脉分叉.血供主要来自颈外动脉.特别咽升动脉,当肿瘤增大时可包饶颈内、外动脉,向上累及颅底和颅内。由于特定的解剖位置和富血管肿瘤的特点.CT和MRI表现为颈动脉分叉增大和明显强化的肿块,且在MRI上瘤内常可见蜿蜒扭曲和点状的血管影像。颈动脉分叉增大对提示诊断十分重要。


发生在颈静脉孔或颈静脉窝的颈静脉球瘤,其定位征象即颈静脉孔或窝扩大,一般为膨胀性骨质吸收,骨壁光滑,也可不规则,提示肿瘤分叶状生长。颈静脉球瘤可向周围扩展,向后突入后颅窝.向前破坏岩尖突入咽旁问隙,向外、上突入乳突和鼓室。


  征  稿  启  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