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齐飞之友】第二百七十五期 开讲了《关于书法,一个被误解了很久的概念——为您还原真实的书法...

 lj0279 2017-05-26

什么是书?什么是法?什么是书法?这是一个需要厘清的课题!

书:是一种技术;法:是一种风骨。书是匠人层面上的追求,法是文化深度的修养。没有文化的精致书写者只是践行了值得尊敬的工匠精神,而真正的书法家一定是把二者融为一体的深情流露。

本周日(5月28日)上午9:30——11:00,中旭国学院五月主题分享会,邀您一起探讨书法之真实的生命密码。

主题:《关于书法,一个被误解了很久的概念——为您还原真实的书法艺术生态》

主分享人:齐飞,文化学者,书法理论家,作家,诗人,蚌埠市诗词学会副会长,安徽省诗词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华诗词楹联学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

时间:本周日(5月28日)上午9:30——11:00

地点:中旭国学院

关于书法,一个被误解了很久的概念——为您还原真实的书法艺术生态

一,什么是书

书是一种劳动形式

是一门技术

比如:轮扁斫轮、庖丁解牛。

只不过是:无他,但手熟尔

二,什么是法

法是一种文化

是一种气质养成

比如:魏晋风度、唐宋诗文。

所以,所以一个好的书法家,应该具备以下几个基本品质

一是儒家精神。

二是道家风骨。

三是禅家意味。

三,什么是书法

先不下结论,让我们一起来分析以下三个经典法书

1,《兰亭序》

创作背景:雅集、修禊。

2,祭侄文稿

创作背景:

安史之乱时,颜氏一门齐心效忠王室,抵抗叛军。但太原节度使拥兵不救,以至城破,颜杲卿与子颜季明先后罹难,所以文中说“贼臣不救,孤城围逼,父陷子死,巢倾卵覆”。

事后颜真卿派长侄泉明前往善后,仅得杲卿一足、季明头骨,乃有《祭侄文稿》之作。

3,寒食帖

创作背景:元丰三年(1080)二月,苏轼四十五岁,因宋朝最大的文字狱“乌台诗案”受新党排斥,贬谪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在精神上感到寂寞,郁郁不得志,生活上穷愁潦倒,第三年四月,也就是宋神宗元丰五年(公元1082年)作此两首寒食诗,书写此卷的时间大约在翌年,或元丰七年离开黄州以后。

四,书法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

结论:注入文化情感的精致书法写者,才配得上书法家的高贵称号

作者简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