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专访科学男神Dr.魏:真想培养聪明的孩子,你之前的做法可能都错了

 music米妮 2017-05-26


点  上周,外滩君专访了因《最强大脑》为人熟知的Dr.魏。他本人是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教授,在采访中,他谈及市面上很多流行的脑科学都是错误信息,尤其是在育儿领域。同时作为两个孩子的父亲,Dr.魏认为孩子早期大脑发育的特点是可塑性极强。在一阶段家长是孩子的所有,不要过早让孩子接受体系化教育,注意营造家庭微环境,会深远地影响孩子的潜能。


文 | 吴妍娇    编辑 | 李臻


2014年,因为《最强大脑》这档风靡全国的电视节目,科学界出了一位新男神——魏坤琳,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教授,不过他更为人熟知的身份是“Dr.



上周,在TedxKids的会场上,外滩君见到了这位传说中的科学男神,一袭干净的白衬衫,再配上年轻帅气的眉眼,让我很难相信魏坤琳已经是两个孩子的爸爸。尤其是在我最初的印象中,他那句“科学是我评判的唯一标准”的口头禅让所有观众记住了这位理性的判官,而那个时候,他还是一副有棱角而充满权威感的科学家形象。


也许是孩子的诞生,推着魏坤琳不自觉地将所学往育儿上靠。在这几年里,他慢慢发现,市面上流传的有关脑科学的错误信息多到难以想象。尤其到了育儿领域,情况似乎更夸张了,“根本没法看”。


作为爱贝睿儿童实验室主任,魏坤琳惊异于育儿领域中伪科学的流传,想要正本清源,让育儿有科学依据。或许是作为两个孩子父亲的身份,Dr.魏一谈起育儿的话题,语速飞快却逻辑清晰,依然保持着科学家的严谨和理性。


01

你还敢不重视学前教育吗?


Dr.魏自己的两个孩子年纪还小,尚处于学前阶段,大概也是这个缘故,他对学前教育的话题颇有些心得。他反感“早教”一词。这听上去像是要把孩子押到教室里,让他们早早地接受体系化教育。


在Dr.魏看来,儿童教育是相当特殊的,成人世界做什么都有规则,但做父母是没有说明书的。


对于学前阶段的孩子来说,父母可以说孩子的全部,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而恰恰0~3岁或者0~6岁是儿童大脑发育的一个飞速时期,这个时期的教育会对孩子产生长远的影响



在这个图表上,x轴是孩子的年龄,y轴是孩子脑重的变化。孩子出生的时候,脑重只有成人大脑的25%,到三岁的时候就到了大概85%,6岁的时候其实跟成人大脑已经非常接近了。


“在这个过程中,大脑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个变化期,我们叫做聪明养育的黄金期,这个时期恰恰是没有系统的学校教育的阶段,所以这个时候的环境和教育,很大程度上是我们家长给的。”


除了脑重以外,大脑中神经元的联接更为重要,因为神经元之间的联接才是大脑运算的实质。


宝宝的大脑 0-3 岁之间有一个非常快速的增长过程,神经元之间建立大量的连接。0-3 岁先建立大量的联结,然后开始修剪。修剪哪些,留下哪些,这些是后天养育可以塑造的。


这里要说到,人的神经系统有一个最基本的特点叫非用即失。具体来说就是,你给大脑什么样的刺激,处理那些相关刺激的联接就被加强,而没有用到的就会被修剪掉,而这个提供刺激的过程就是我们养育的过程。


因此,早期大脑发育的特点是可塑性极强,各种能力同时发展,但是每种能力有自己发展的敏感期。当然,我们不是说孩子长大以后就不能发展能力了,只是很多能力的关键期在儿童时期。而在这个敏感期里,家长是起到主导作用的人。


“有时候你可能没意识到,我们的一言一行都在影响孩子。你塑造的家庭的这个微环境,会深远地影响孩子的潜能。”


Dr.魏举了一个例子:


大脑中有一套镜像系统,同一组脑区、同一个脑网络,在人完成某个动作的时候被激活,同时他在观察别人完成同样的动作的时候也会被激活。在看别人的行为,和自己做同样的、有目的的行为的时候,都会被激活。这其实是显示了人天生大脑中间就有进行模仿学习的功能。


具体到孩子教育的问题上,就表现为家长自己做出什么样的行为,孩子都会不自觉地模仿。Dr.魏谈到了现在极为普遍的“手机控”问题。


“我们大人有很多坏习惯,比如拿着手机就不松手,特别是一些需要跟人打交道的工作,特别需要社交媒体的工具,有任何风吹草动就要立马做出反应,所以大人的注意力是切成非常小块的。但我们要想,同样的工作行为会不会带到家庭里去,你是不是在孩子面前也是随时掏出手机,那么即使你在跟孩子玩,你的注意力也是分散的。你注意力分散的行为,孩子都会模仿、学习,那么他的注意力培养就会出问题。”


在Dr.魏看来,在早期教育过程中,家长就是孩子的所有。孩子会学习大人的一切行为,他会在家长营造的微环境里生长,所以必须要注意各种细节。


02

智商≠智力,智力培养大有名堂


全天下的父母最希望自己的孩子拥有两样东西,健康和聪明。健康,以现在的医疗水平和营养水平,一般问题不大。但是聪明,怎么让小孩更发挥他的潜力,培养他的能力和兴趣,这就需要一定的技巧和知识了。


Dr.魏有一套著名的真智力理论,说智商不等于智力。


智商,是用一套标准的题目测试智力的一部分。它的核心在于“工作记忆”和“处理速度”。


而智力,则是一个更大的范畴。智力的核心是学习能力,包括形成概念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里不得不提到三种不同的智力和三类聪明人的概念。这世上大体有三类聪明人,第一类是天赋的高智商;第二类是你常年学习和工作经验养成的技能;第三类是理性的反省能力,即擅长做理性的思考。


而这三类聪明人,在神经科学上或心理学上,与之相对应的是三种智力。这三种智力分别是神经智力、经验智力和反省智力,由Perkins(戴维·珀金斯)提出。


接下来,我们要提出一个聪明的公式。



基础在神经智力和经验智力上面,但理性智力和反省智力相当于一个放大器。


“如果做一个不恰当但是比较方便的比喻,其实可以把大脑看做一个运算机器,电脑的硬件就是神经智力,软件是后天学习。你可以装很多软件在上面,那就是你的经验智力。反省智力相当于操作系统,它可以把你硬件和软件的优势发挥到最大。”


所以常被我们挂在嘴边的智商,其实就是指神经智力,而这里面很大一部分的确是由基因决定的。


但同时,我们也发现,真正起到决定性作用的、使人的智力呈指数增长态势的,是反省智力。它可以统筹调配前面两个智力资源,所以非常重要。


反省智力和人类的理性密切相关,具体来讲可能有三个主要的关键词:


第一个关键词是是策略。策略是你用脑、干事、思维的方法。你见过在你们班上学习成绩很好的同学,但他没有成就一番非常大的事业。他们很多人缺的就是稍微高层次一点的策略,缺一套做事、做人的方法。


比如说思考某一个问题的时候,常人是从一个角度思考一个问题,聪明人会从四五个角度思考同样一个问题。“我会注意引导小孩换着角度思考问题,甚至是换位思考问题。把事情之间的联系给指出来,帮助他来推理。”


第二个关键词叫积极态度。这个词很好理解,人生是一个长跑,你的人生中有很多挫折,你如果没有一个积极的态度,没有一定的韧性,你是成就不了大事的。以往我们知道这个东西重要,但是并没有把它划进智力的范畴。


“在这方面,我从来不夸女儿聪明,我只会说你做的不错,但是如果进一步做这个和那个的话,可以做得更好。这样的目的就是防止她把自己的成绩归结为自己聪明,而不是归结在自己的努力上。这样她遭受挫折的时候,她会想到,自己只要足够努力的话,再继续尝试的话,才有可能成功。所以说,表扬,是培养积极态度的一个好机会。”


第三个反省智力的关键词叫自我监控和管理。这个概念和我们中国人讲的情商有点类似,但又不完全一样,它不仅仅指的是跟人打交道的能力,更多的是指:你知道你处于事业的哪个阶段,你知道怎么样调控时间,安排事情的优先级,知道如何调节自己的情绪,而不是放任情绪。还有懂得调动自己的认知资源去解决问题。监控自己、管理自己,这也是智力的一部分。


除了上述三个关键词以外,其实还可以列举出很多其他的能力,例如我们常说的创造力,又比如解决问题的能力。


Dr.魏把儿童早期能力发展分为了智力、情绪、语言、运动、创意5个方面,这不是一个教科书式的划分,但是是一个老百姓可以理解的对儿童能力的划分。它们其实涵盖了儿童早期能力发展的主要方面。


Dr.魏说,在这个五脑体系下,我们的家长应该在每一个方面都进行针对性地培养,而不是在孩子这么小的时候,就去强调扬长避短。“扬长避短等到孩子大一点再说,小时候应该更加全面一点。”


03

成长型心智VS固定性心智


在斯坦福教育理念中,有一个叫'成长型思维(growth mindset)'的概念,它是相对'固定型思维(fixed mindset)'的一种心智模式,被公认为近几十年里最有影响的心理学研究之一。而外滩君之前采访过的斯坦福数学教授Jo Boaler也曾强烈地鼓励孩子拥有成长性心智。


所谓“成长性思维”(growth mindset)是指,相信头脑是可塑的,智力或聪明是可以通过后天努力获得的,他们认为自己可以学习任何东西。


而与此相对的是,那些具有“固定思维”(fixed mindset)的学生则认为自己智力有限,能学的东西也自然有限。他们倾向于在失败或犯错时主动放弃,认为“我天生不是这块料”。


而在Dr.魏看来,这两种截然不同的心智模式其实和我们家长的养育有直接的联系。很多父母会疑惑,同样是遇到挫折,为什么有些孩子就能够屡败屡战、不断努力去克服困难,但有些孩子却会轻言放弃,甚至不敢去迎接挑战呢?


Dr.魏认为,孩子容易放弃,没有勇气挑战困难,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父母夸孩子的方式不对。不同的夸奖方式其实是在给孩子灌输不同的心智模式。比如孩子数学好,你夸他“聪明有天赋”,就等于是在跟他说数学学得好仅仅是因为他有天赋,那他以后就会更关注天赋而不是后天的努力。


相反,如果你夸孩子“数学好,是因为你经常练习”,这就是在暗示孩子,大人最看重的是他的努力、练习和勤奋,如果他以后想要继续得到夸奖,就得更加努力。


前一种夸奖模式培养出的孩子,会习惯性地将成败归因于自己的能力或聪明程度,当挫折发生时,他们也会觉得是自己不够聪明,天生干不了这件事。而拥有成长型心智的孩子则会想,只要我花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我肯定可以完成这样的挑战。


很明显,拥有成长型心智的人在这个社会更容易成功,会更加坚毅。这种思维方式的差别,其实是跟孩子早期教育息息相关的,而我们家长可能忽视了这一点。


“现在的小孩子比较金贵,家长往往很呵护,管得特别多,孩子一旦遇到挫折,或者情绪上有一点小波动,家长就恨不得马上就跳进来,进行干预,还美其名曰是帮孩子的忙。这也并不利于孩子形成成长型心智。”


对此,Dr.魏的建议是:家长不需要去随时地干预小孩子的探索和学习。孩子遇到的挫折是他应该碰到的成长的经历,他会在错误中学习。“脑科学告诉我们,当你犯错的时候,大脑成长得最多。”


04

面向未来的儿童教育应该长什么样?


很多人认识Dr.魏,是从《最强大脑》这个节目开始的。很多人会把这位科学家视为聪明人,但他本人却更愿意把自己定义为“终身学习者”。“在生活中,我判断一个人是否有前途,不是看一个人是否聪明,而是看他对事物是否有强烈的好奇心,是否有强大的学习能力。”


Dr.魏说,在当今时代,想要成为终身学习者,还得应对两个问题:第一个信息过载;第二个学习武器落后。


第一个问题比较好理解,现在我们每个人都是,“一部手机在手,天下知识我有”,获取信息相当容易,但同时也带来了信息过载的问题,在短时间内我们无法处理和消化海量的知识洪流。


与此同时,第二个问题也随之而来,面对如此窘境,我们手中的学习武器似乎并不趁手,我们培养起来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是在十多年前的学校教育中获得的,是面向过去的,并不能很好地适应现在的时代。


大家可以回想一下当初进大学时选择的热门专业,在毕业的时候是否还依然热门?或者说,你在大学四年中学到的东西和你选择的工作是否匹配?这就是教育的特点,变化缓慢,却影响深远。


2016 年世界经济论坛上有一个报道指出,现在的小学生这一代人到他们将来工作的时候,现在的 65% 的工作其实现在都不存在。这意味着,我们现在的教育必须面向未来。



传统教育往往强调的是对一门具体学科知识的掌握,例如老一辈人就常说“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但细想一下,学好数理化就真的不怕了吗?不妨想想,传统的数理化知识有多少是我们未来确确实实会用到的?


知识是流动成长的,面向未来的教育应该引导学生主动对动态知识进行探索,让学生养成通用的学习能力,突破时空限制。


那什么是未来看重的通用学习能力呢?在Dr.魏看来,可能是对数据的处理能力,对未来的预测能力,多语言能力,与人沟通的能力,觉察别人情绪的能力,创造能力。这些都是不分学科,不论何种工作都能用得上的通用能力。


“我们不是为了当下,把自己的孩子塞到一个教育体系里面受教育,然后试图预测4年以后什么是热门的,这可能预测不准。我们应该回到人的本身,拥有什么样的能力,不管你以后做什么工作,你都能用上,你都能适应这个时代,这就是我说的,面向未来的教育。”


或许面向未来的教育的其中一个目标正是:成为一个终身学习者。


正如查理·芒格所说的那样:“有一个相关的道理非常重要,那就是你们必须坚持终身学习。如果不终身学习,你们将不会取得很高的成就。我不断地看到有些人在生活中越过越好,他们不是最聪明的,甚至不是最勤奋的,但他们是学习机器,他们每天夜里睡觉时都比那天早晨聪明一点点。


(文中部分内容整合自爱贝睿学堂,ID:iBrainBaby)



点击下图,了解外滩教育VIP更多福利



点击关键字阅读外滩教育3000+篇优质文章

——————

探校录少年书房家长课数学思想

学英语大考场美高党国际课程

小留学生日记批判性思维

钢琴课酷老师写作课牛娃录排行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