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升初分班考科学复习资料(一)待续

 曦文的学习区 2017-05-26


动物部分要点


1、动物具有(多样性),动物生存依赖于(环境),不同的环境生长着不同的(动物)。

2、我们观察蜗牛,要注意观察蜗牛的(外形)、(生活)、(运动)、(反应)、(吃食)、(排泄)、(繁殖)等。

3、蜗牛利用(腹足)能在各种物体上爬行。

4、蜗牛、蚯蚓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

5、蚯蚓身体由许多(环节)构成,身体上有(口)、(环带)、(肛门)。

6、蜗牛和蚯蚓的相同点是:都适应(阴暗潮湿)的环境,身体(柔软),都会(爬行),会吃(食物),会(排泄),会(繁殖后代)等。

7、蚂蚁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部有一对(触角),有六只(足)都长在胸上。

8、蚂蚁适应在(陆地)上生活。

9、蚂蚁的特点:生活在(陆地)上,身体有(头、胸、腹)三节,长着六只(脚),运动(爬行),(群居)生活,食物(多样),会(繁殖后代)等。

10、金鱼的特点是:生活在(水中),身体表面有(鳞片),用(鳍)游泳,用(鳃)呼吸,吃(鱼食)和(面包屑)等,会(繁殖后代)等。

11、蚂蚁和金鱼的相同点:都是有(生命)的,会(运动),需要(食物)维持生长,会(排泄)废物,会(繁殖后代)等。

12、蜗牛遇到危险,身体缩进壳内,蚂蚁遇到危险,快速逃走;蚯蚓遇到危险,缩成一团或逃走;金鱼,游到安全的地方。

13、动物的个体(形态)不同,生活的(环境)也不同。

14、动物的共同特点:生活在一定的(环境)里,会(运动),需要(食物、水),会(排泄),会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会(生长发育),会(繁殖后代)等。

15、蚕的幼虫期要蜕(4次皮)。

16、蚕(幼虫期)分(头部、胸部、腹部)三部分。头很小,有口器,有两片“牙齿”的大颚,适于咀嚼桑叶;胸有三对足帮助口器把持桑叶;腹部有五对足,后端的背侧有一个突起、

17、蚕宝宝吐丝前(不再吃桑叶了),躯体(发黄发亮),吐丝时(身体运动,头来回晃动,吐丝后身体变小,潜伏在内。)

18、蛹身体呈(纺锤形,由头、胸、腹)三部分组成,头部有两个黑色、小圆形、隆起的眼睛,胸部没有环节,(腹部有环节),眼睛下面有(一对触角的原始体,)胸部的背面有(盾片),从(盾片生出两对翅,体色呈褐色)。

19、蚕蛾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上有(一对触角);胸部有(两对翅,三对足,长有眼睛和口器)。

20、蚕的一生经历(卵、幼虫、蛹和成虫)四种形态。

21、有些动物一生中要经历很大的变化,它们幼年期与成年期的样子很不同,从一种形态变成了另外一种形态,这种变化叫(变态 )。

从卵孵化而来:蚊子、苍蝇、蝗虫、鱼、青蛙、鸡

由母亲直接生下来:猫、狗、人

变态:蚊子、苍蝇、青蛙

不变态:蝗虫、鱼、鸡、狗、猫

22、动物分类方法2种,一种按变态和不变态分类;另一种按卵生(从卵孵化而来)和胎生(由母亲直接生下来)分类。

23、我们人按年龄段可以分为儿童、青年、中年、老年。15岁以下称为儿童,16岁至35岁称青年,36岁至60岁称中年,60岁以上称老年。

24、人和动物的生命周期: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

25.生物之间这种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叫食物链。

26.食物链中能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生产者,直接或间接消费别人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消费者。

27.自然界里某一区域的生物形成一个平衡和谐的整体叫生态系统。

28.写食物链:草、兔、蝗虫、鸟、蛇、鹰

(1)草→兔→鹰           (2)草→兔→蛇→鹰

(3)草→蝗虫→鹰         (4)草→蝗虫→蛇→鹰

(5)草→鸟→蛇          (6) 草→鸟—→蛇→鹰

29.科学家把动物分成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大类。身体中有脊柱的动物叫脊椎动物,没有脊柱的动物叫无脊椎动物。

30.脊椎动物是动物身体中长有脊柱,构造比较复杂的一类,它又可以分为鱼类、两栖动物、 爬行动物、鸟类、哺乳动物。

脊椎动物:哺乳动物:蝙蝠、羊、兔、猪、鲸、海豹

鸟    类:鸡、鸭、鹅、老鹰、大雁、猫头鹰

 爬行动物:壁虎、蛇、鳄鱼、龟、蜥蜴、甲鱼
 两栖动物:蟾蜍、蝾螈、娃娃鱼

鱼    类:海马、鲫鱼、鳗、泥鳅、黄鳝、鲤鱼



植物的生长变化部分要点


1、植物在它们的生命过程中都要经历(出生、成长、繁殖、衰老)直至(死亡)的过程。

2、光合作用的过程是:植物通过叶子里所含的叶绿体,依靠阳光提供的能量,利用二氧化碳和水,制成氧气和养料。
光合作用文字公式是:二氧化碳+水---阳光-→气+养料

3、植物的茎具有(支撑植物及运输水分和养料)的作用。植物的(茎能从下向上)将根吸收的水分和矿物质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从上到下将绿叶制造的养料)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

4、一株凤仙花大概能结出二十来个果实,每个果实可以有十七八粒种子。

5、我知道开花植物一般由根 、 茎 、 叶、 花 、 果实等六部分组成。我知道会开花的植物有:向日葵、蚕豆、 菊花、 油菜、 凤仙花等。

6、凤仙花的花由花萼、 花瓣、 雌蕊和雄蕊等部分组成。花中的子房以后能长成果实。

7、凤仙花的主要生长过程: 种子→  发芽→ 生长→开花→ 结果这几个阶段。

8、植物的生长需要(阳光、土壤、适宜的水分和温度)等。

9、任何植物的茎上都有“节”,节在有些植物上很明显,有些不明显。叶子是长在节上的。

10、凤仙花等植物的茎是垂直地面向上生长,叫(直立茎);牵牛花的茎缠绕在其它物体上向上生长,这样的茎叫(缠绕茎);葡萄的茎攀缘在其他物体上向上生长,这样的茎叫(攀缘茎);红薯的茎平卧在地面蔓延生长,这样的茎叫(匍匐茎)。

 11、普通的油菜花由萼片(4)、花瓣(4)、雄蕊(6)、雌蕊(1)四部分组成。生长变化的过程:花蕾-开花-凋谢-果荚。

 12、植物的花有生产种子繁殖生命的作用。植物繁殖新生命的主要过程:花的雄蕊产生花粉,传播到雌蕊上使胚珠受精,然后形成果实和种子。按花粉的传播方式,可分:虫媒花、风媒花、水媒花、鸟媒花。

 13、果实和种子的结构与种子散播的方式是相适应的。植物把种子散播到远处,有利于生命的延续。撒播方式:利用:水流传播(椰子、莲蓬等)、弹射传播(喷瓜、凤仙花、豆类等)、风力传播(蒲公英等)、动物传播(苍耳、野果等)

14、种子发芽需要一个适宜的环境:有生长所需的足够的水分和空气,有适当的温度。蚕豆种子由种皮、胚根、胚芽、子叶等部分组成。胚芽长成茎和叶,胚根长成根。子叶有提供种子发芽所需养料的作用。

15、多种多样的植物

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将植物分成不同的类别。

根据茎的特点植物可以分为木本植物(如:桃树樟树)和草本植物(如:狗尾草、水稻);

根据生活环境将植物分为水生植物(如:浮萍)和陆生植物(如:雪松)。

科学家主要是根据植物的特征对植物进行分类。他们根据植物有没有花把植物分成了两大类:开花的植物和不开花的植物。

16.不开花的植物包括蕨类(如:蕨菜)、藻类(如:紫菜)和苔藓类(如:葫芦藓)植物等。

17.属于开花的植物有:桃树、油菜花、凤仙花、月季、金鱼藻等


材料部分要点


1、物体都是由一种(材料)或多种(材料)做成的,我们的周围存在着许多不同种类的(材料)。

2、我们周围常见的材料有(木头)、(砖瓦、陶瓷)、(纸)、(玻璃)、(金属)、(塑料)、(橡胶)等。

3、用适当的词语描述木头:(黄白色,表面有纹路,能削得动,锯了以后有锯末,能浮在水上……)

4、金属的特性:(坚硬)、(有金属光泽)、(有延展性)、(易传热)、(能导电)、(吸水性差)等。

5、柔韧性是指物体在受力变形后(不易折断)的性质。物理性质可以用来(描述)材料,如硬度、柔韧性、吸水性和在水中的沉浮能力。

6、塑料的特性:具有(柔韧性)、(不导电)、(不导热)、(防水、不透气)、(质轻)、(可重复利用)等。

7、不同的材料在水中的(沉浮)是不同的。

8、木头的特性:(质轻)、(比较软)、(可燃烧)、(容易加工)、(能浮在水上)、(具有承重力)等。

9、砖瓦的主要用途是(造房子),陶瓷的主要用途是(做生活用品)。

10、砖瓦陶瓷是用(黏土)烧制而成的。

11、陶瓷是用一种(特殊的黏土)制造的。

12、我们使用的材料有的是天然材料,像(木头)、(黏土)、(棉花)、(牛皮)等。有的是人工制造的材料,像(金属)、(塑料)、(陶瓷)、(橡胶)等。有的材料可以回收再利用,有的却不能。

13、我们应该(合理)使用材料,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水和空气部分要点


1、物体可以分为(固体)、(液体)、(气体)三类,他们之间的区别在于固体有固定的(形状),液体和气体没有固定的(形状)。

2、水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会(流动)的液体。

3、地球表面有百分之七十左右的面积被(水)覆盖着。

4、水有三种状态:固态的(冰)、液态的(水)、气态的(水蒸气)。

5、水是生命的源泉。(植物)、(动物)和(人类)都离不开水。

6、水的用途很多。(工业)生产、(农业)生产和(人类)的生活都要用水。

7、水和食用油相比,在(颜色)、(气味)、(透明度)、(黏度)、(液滴的形状)、(重量)等方面有差异,但它们都会(流动)、没有固定的(形状)。

8、液体都会流动,流动的快慢受到(黏稠度)的影响。

9、液体具有一定的体积,液体的体积是可以(测量)的。

10、量筒是一个有刻度的玻璃筒,专门用来(测量液体)的多少,也就是测量液体的体积。

11、液体体积的单位是(毫升)。

12、使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时,需要注意以下两点:(1)量筒必须放(平稳)。(2)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然后读出液体的体积数。

13、空气是存在于我们周围的一种(物质),可以被我们(感知)。

14、空气和水相比,有许多的(相同)和(不同)。作业本47页维恩图

15、空气占据(空间),空气可以被(压缩),但不能压缩到0,被压缩的空气有(弹性)。空气有(重量)。风是(空气)流动形成的。


温度与水的变化要点


1、要准确地知道物体的冷热程度,要用(温度计)。我仔细观察温度计,发现温度计上有(刻度 、标记 、数字)。

2、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通常用(摄氏度(℃))来表示。

3、测量水温,要注意:手拿温度计的(上端);将温度计的下完浸入水中,(不能碰到容器的底和壁;)视线与温各度计液面(持平);在(液柱不再上升或下降时)读数;读温度计时(不能离开被测的水)。

4、水烧开时的温度大致是100℃;水结冰时的温度是 0 ℃。 

5、对于一个物体来说,温度下降,说明物体的(热量减少);温度上升,说明物体的(热量增加)。

6、水和冰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相同点:无色、无味道、无气味、透明、有一定体积。
不同点:冰有固定形状,不会流动,坚硬,是固体。而水无固定形状,会流动,柔软,是液体。

7、加快冰的融化的方法: (1)把冰放到温度更高的地方。(2)把冰放到阳光下晒。(3)用手把冰焐化。

8、在碎冰里(加入较多的食盐)可以制造更低的温度。

9、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叫(蒸发),水蒸气遇到较冷的玻璃杯会形成小水滴,这叫(凝结)。

10、:水蒸气受冷凝结而成的小水珠,飘浮在高空

 :水蒸气遇到冷凝结在所接触的物上            大气中因悬浮的水汽凝结而成

 :低空的水蒸气在0℃以下受冷变化成的冰晶

 :高空的水蒸气在0℃以下受冷变化成的冰晶

11、水受热时体积会膨胀 ,水受冷时体积会缩小  ,我们把水的体积的这种变化叫(热胀冷缩)  。

12、 水在自然界有不同形态,有时是液态,有时是固态,有时是气态。江河中的水日夜不停的流入海洋。

13、测量人体温度的温度计叫(体温计),它的测量范围一般在  35℃ - 42℃之间,因为人体正常体温是37℃。

14、温度计(越往下数字越大),说明是零摄氏度以下,读数时要(从上往下)数,写温度时前面加“—”,表示零下。温度计(越往下数字越小),说明是零摄氏度以上,读数时(从下往上数)。



你问我答

1、海洋里的水也不会溢出来,江河里的水也流不完。这是什么原因?
答:因为水的形态是可以转化的,水能三态循环。也就是江河、海洋中的水经过蒸发后形成水蒸气,水蒸气遇冷又形成雨,雨水又会流回江河中,如此进行循环。

2、 夏天,刚从冰箱里取出的饮料上不一会就回有小水珠,为什么?
答:由于刚从冰箱里取出的饮料很凉,会使它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冷却下来,因而在杯壁上形成小水滴。这种现象也就是凝结。

3、 影响水蒸发快慢的因素有哪些?
答:温度的高低;液体表面积的大小;液体表面空气的流动速度等。

4、 雨过天晴后,地面上的积水到哪里去了?
答:地面上的积水都蒸发,变成了水蒸气。

5、 装满碎冰的玻璃杯外壁上有许多小水珠,玻璃杯外壁上的小水珠从哪里来?
答:空气中有大量的水蒸气,盛冰的玻璃杯使它周围的空气中的水蒸气冷却下来,因而在杯壁上形成了小水滴。

6、如果在冰中加入大量的盐,会有什么现象发生?
答:玻璃杯壁上就会出现一层冰霜,是因为冰中放盐后使冰的温度降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0摄氏度以下玻璃杯外壁的小冰晶就直接变成了小冰晶。


溶解部分要点


1、溶解的特征:物质在水中化成了肉眼看不见的微粒,均匀分布在水中,并且不能用沉降或过滤的方法分离出来。

2、过滤实验中用到的器材有:铁架台、漏斗、过滤纸、玻璃棒、烧杯。

3、做过滤实验时,要注意“一贴、两低、三靠”。(一贴:滤纸紧贴漏斗内壁。两低:滤纸低于漏斗边缘,滤液低于滤纸边缘。三靠:倾倒滤液的烧杯紧靠玻璃棒,玻璃棒紧靠三层滤纸,漏斗末端紧靠承接滤液的烧杯内壁。)

4、高锰酸钾是紫黑色的固体小颗粒,常被用来消毒和防腐,但不能用手直接取,需要用小匙来取。

5、食盐、小苏打、高锰酸钾、胶水、洗发液、醋、酒精都能溶解在水中,形成了透明、稳定的溶液,沙、面粉、食用油不能溶解在水中,形成的是混合物。不同的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食盐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比小苏打要强。

6、水除了能溶解固体和液体之外,还能少量地溶解氧气、二氧化碳等气体。

7、切碎、加温、搅拌等方法可以加快物质在水中的溶解。

8、溶解在水中的食盐能用蒸发的方法把食盐和水分离出来。

9、给杯子中的盐水加热,可以分离食盐和水,需要的材料有:蒸发皿、石棉网、酒精灯、三脚架、火柴、湿抹布。

10、酒精灯的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个部分,外焰的温度最高,内焰其次,焰心的温度最低。

11、点燃酒精灯时一定要用燃着的火柴,决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对火。加热完毕需要熄火时,可用灯帽盖灭,盖灭时需再重盖一次,以避免以后使用时灯帽打不开,绝对禁止用嘴吹灭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