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汉朝官制

 梦想童年594 2017-05-26
基本内容

汉朝是 中国历史上继短暂的 秦朝之后出现的 朝代,分为“ 西汉”( 公元前202年—公元9年)与“ 东汉”(公元25年—公元220年)两个历史时期,后世史学家亦称 两汉。 西汉为 汉高祖 刘邦所建立,建都 长安; 东汉为 汉光武帝 刘秀所建立,建都 洛阳。其间曾有 王莽篡汉自立的短暂 新朝(公元9年-公元23年)。另外,部分学者亦将 蜀汉列入汉朝的延续而将其归入汉朝的一部分,如此汉朝灭亡则是在263年,但大部分说法均将由蜀 汉昭烈帝 刘备建立的蜀汉政权归入 三国史中。汉朝官制内容丰富,包括 西汉官制和 东汉官制,有中央官制,也有地方官制,不一而足。这时期,封建地主阶级为了加强 中央集权和 君主专制的统治,在职官制度上确立了中央朝廷的 三公九卿制和继续实行地方的 郡县制体制。 三公九卿制在 秦朝只是初具规模,由于秦王朝的短命,这一制度在汉代时得到进一步的调整和完善。

历史沿袭

三公九卿的中央官制为秦王嬴政接受 李斯建议所制,以 皇帝为尊,下有 三公,分别为 太尉,管理军事; 丞相,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 御史大夫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并理国家监察事务。

九卿对 丞相负责,按其职能,行使权利。九卿其实并不止此数,但按 韦昭所说的“汉正卿九”,用秦时的官名分别为:

奉常,掌管宗庙祭祀,和国家之礼;

郎中令,负责 皇帝禁卫(沿用秦时官名);

卫尉,负责皇宫守卫;

太仆,负责 皇帝车马(始置于 春秋。秦、汉沿袭);

少府,负责 皇帝财政;

廷尉,负责司法;

典客,负责外交和内部少数民族事务;

治粟内史,负责粮食和财政(沿用秦时官名);

宗正,负责皇室事务。

三公九卿制度的基本结构从 秦朝一直沿用到 两晋,直至 隋文帝创 三省六部制。从三省六部制的结构上来看,也无处不有着 三公九卿制结构的影子。此后,一直到明代,明 世祖 皇帝 朱元璋废掉 中书省、 尚书省及 门下省,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中国封建历史中的中央官制三级制度才算寿终正寝。三公九卿这一制度沿用约达800年,并从结构上影响三省六部制,并左右中国封建中央官制约达700年。可以说,三公九卿制,上承夏商周,下接隋唐宋元,在 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

三公九卿制度虽在结构上沿用了近700年,但在其间,官职的名称及权利和三公九卿制的部分结构却一直在变动之中。并且,制度之外其他中央机构的出现也冲击了三公九卿制。

汉景帝改了大量官名。把“奉常”改为“ 太常”;“卫尉”改为“ 中大夫令”;“廷尉”为“大理”;“ 典客”为“ 大行令”;“治粟内史”为“太农令”,武帝时改为 大司农。武帝时改“ 大行令”为“ 大鸿胪”,“郎中令”改为“ 光禄勋”。

上述九卿更名大多没有影响到他们的职能,至于动机可能是语言变迁而寻求官名的准确。无独有偶, 三公的名称也有比较大的变化。 汉武帝更“ 太尉”为“大 司马”, 汉成帝时更“ 御史大夫”为“大 司空”,汉哀帝时“ 丞相”更为“大 司徒”。

以上更名在现在我们看来似乎是更名,其实在当时并非是更名,而是另有原因。

比如, 大司马一职,原是 霍去病和 卫青讨伐匈奴,带去的马匹有十四万,但至班师入塞之时却不到三万匹,所以任两人同为大司马。而原来的 太尉田蚡被太皇太后窦氏下令免官,太尉之职从此长期空缺。再加上,霍去病和卫青二人长期对匈奴作战,手下兵将极多,久而久之, 太尉的职权就逐渐转移到 大司马。另外,应当了解, 太尉其实在汉初是不常设的。 太尉一职的或置或废,大都与征伐或时局有关。如汉文帝三年,罢 太尉官,归属 丞相,这年五月就是由 灌婴率军还击 匈奴的入侵。景帝时, 太尉职衔也只恢复了4年。以此为背景来看, 大司马替代 太尉相对来说是比较容易的。

汉武帝时改革了中央官制,把中央官员分为分为 外朝官、 内朝官。 外朝官有 丞相及丞相之下的各六百石官。而 内朝官,或称 中朝官,包括 大司马和左、右、前、 后将军,尚书,以及 侍中、散骑、诸吏、诸郎、博士等。所谓内朝官或 中朝官就是由 皇帝直接差遣,而不专任行政职务的,与行政性质的正规官称的外朝官相对而言的。

三公之中以 御史大夫等级最低,职能也比较模糊,一方面为 丞相之副,一方面供内廷的差遣。

在汉武帝之前, 三公九卿制实际已有近代 君主立宪的影子。 丞相为主要的治国大臣,丞相府中有个百官朝会殿, 皇帝有时也亲临朝会殿与丞相商议国事,或由丞相主持 廷议,然后领衔上奏。而日本由首相对天皇负责,天皇听政则在一千多年后的“ 明治维新”时期才有此景象。但与此 君主立宪制中不同的是, 西汉的 大司马依然对 皇帝负责,军队依然为 皇帝私人所有,而非国家。

孝武 皇帝之前, 丞相的位高权重,连 皇帝也不能不敬三分。凡 丞相进见,皇帝得离坐;丞相病重,皇帝得亲临问疾,并遣使送药;丞相死后,移归私第,皇帝车驾往吊,并赐棺,赐葬地,赐冥器等。 西汉,皇帝与 丞相的冲突在武帝时达到高峰,本来汉武帝对 田蚡言听计从,但田蚡得寸进尺。《 资治通鉴》记载:田蚡每次上朝奏事,奏着谈上大半天,他推荐人作官,有的位居 二千石,把皇上的权利都夺了去(任命官吏是 皇帝的权利),皇帝就对他说:“你任命完了没有?我也打算任命官吏。” 田蚡曾请求把考工官署的土地拨给她以扩建私宅,武帝发怒:“你为什么不干脆要武库”从此之后田蚡才稍稍收敛。

由于丞相权位太重,威协了皇权, 皇帝很不放心,所以自武帝以后,章奏的拆读与审议,转归 尚书台(令),从此之后,丞相、 太尉、 御史大夫虽然都是政权的负责人,但实际权利已向尚书台。 丞相有过失,由尚书问状 弹劾。

相对于 秦朝, 三公之中职能变化最大的当属 御史大夫了, 汉文帝时下诏:“制诏御史,其除 肉刑。”从此, 御史大夫成为全国最高的法官和监察官。 哀帝时又把 御史大夫改叫 大司空,再也不当法官了。

西汉时的中央官制改革集中在汉武帝时期。这次改革始于与太皇太后对抗时期,是以政治斗争为目的变革,是被称史家称为“大一统”一揽子改革的一部分。汉武帝的改革从根本上加强了 中央集权,突出了皇权,削弱了(丞) 相权,把中央官员分为 内外朝更加强了中央机构的 皇帝服务职能。至此之后,除前文所述 哀帝,成帝对 御史大夫和 丞相的名称变更外,再无值得一谈之事。

西汉末年, 王莽相继为 大司马,而后又任尚书令,逐渐掌握了实权,后自立为帝, 国号新。 王莽不以 国号“新”为理念,九卿的名字全以《尚书》的文章为准。 大司农改为为羲和,后更为纳言;大理改为作士; 太常改为 秩宗; 大鸿胪改为典乐;少府改为共工;还有,“ 光禄勋”等改为六监。就连百官、宫室、郡县都换了名称。但这些仅仅都是 “托古改字”而已,同“ 托古改制”是不一样的,换汤不换药。

东汉从 刘秀称帝起到 曹丕废掉 献帝共197年,其中以 光武、明、章三帝时期为短暂兴盛,而后东汉历经 外戚、 宦官之祸,少数民族叛乱到 黄巾起义,到最后所谓 三国诸侯割据时代,一直是内乱不已。所以 东汉在前期基本继承 西汉官制略有改革,而在中后期则因内乱的局面而逐步抬升了军事官职的地位,也有几人以 文官而称雄于世。

光武帝即位时以 大司马、 大司徒、 大司空为 三公,27年后才改 大司马为 太尉,并把大司徒,大司空的“大”字去掉,称司徒,司空。司空的职能已经从往日的监察“改行”去管“营城起邑,浚沟洫、修坟防之事”。

东汉光武帝在对皇权的加强上,比起 西汉更有过之尔不及。光武帝亲政时,扩大 尚书台的权利,职无不统。《通考·职官考》云:“至后汉,则(尚书)为优重,出纳王命,敷奏万机,盖政令之所由宣,选举之所由定,罪赏之所由正,斯乃文昌天府,众务渊薮,内外所折衷,远近所禀仰。”

三公被架空,只有议事功能,没有实际权利,以后 尚书台成为东汉时期的决策机构,国家中央权利全部集中在 皇帝的宫廷办公厅内,且三公往往因小事而被辞退,三公地位逐步降低。最明显的就是(大)司徒,相当于 西汉时期的 丞相,再也没有西汉时期当 皇帝上宾的好运气。如韩歆为司徒,因好直言,无所隐讳,光武帝不能容忍,把他免官,遣归乡里,并下诏责之。韩歆惶恐不安,与其 子婴皆自杀。其后 欧阳歙、戴涉为 大司徒,皆以罪下狱死。

东汉时期增加了 太傅、太保拜为 上公。光武帝以 卓茂为太傅,封褒德侯,食邑二千户,赐几杖车马。此后,每当新 皇帝即位,辄置太傅 录尚书事,总揽朝政。黄巾之乱后,董卓以太师自封,位在太傅、太保之上。这些官位均不常设,历任太傅,太保书事都在死后被除其官名。

东汉沿 西汉旧制,同置九卿。其所职掌,也与 西汉略同,只是机构的裁并,属官的精简,有异于前。此外, 东汉的九卿,分别隶属于 三公。 太常、 光禄勋、卫尉三卿,为 太尉所领;太仆、廷尉、 大鸿胪三卿,为司徒所领; 宗正、 大司农、少府三卿,为司空所领。抛开现实意义不说,仅从官制的创新上来看,这是一项创新。它削弱了司徒的职权, 三公各行使一部分国家权利,使官制更加合理。但从权利的角度上来看,司徒所领太仆, 大鸿胪均是虚官。太仆服侍 皇帝,没有参与国家政事的权利。 大鸿胪执掌少数民族及外交事务,这对一个自称天朝的国家来说,除了在某些施威仪时可利用外,其他时候无足轻重。仅仅留下一个管人头的廷尉还有点文字上的地位。

东汉自 汉光武帝以来就战事频繁,所以除 三公、九卿、 尚书台以外,东汉又有各级将军,也是中央要员。有 大将军,其次 骠骑将军、 车骑将军、次 卫将军,又有前后左右将军。其中大将军位在 三公之上,骠骑将军、车骑将军、 卫将军在 三公之下。前、后、左、 右将军,位在上卿之下,不常置。 东汉中期以后, 太后 临朝称制, 外戚执政,常假借兵权以自重。于是,大将军便成为中央的主要官员了,并与太傅三公合称为 五府。

东汉末年,诸侯割据, 董卓、 曹操分别掌握过中央政权。董卓曾经以集 太师、大将军、 相国为一身。其中又以 相国为尊,位居 三公之上。曹操掌权时,罢去 太尉、司徒、司空,又置 丞相、 御史大夫,曹操自为丞相,至其死。

曹操死后,其子曹丕继他的遗志,废了汉献帝刘协,自己当起了 皇帝。自此以后,吴蜀陆续建国, 三国争霸的局面形成,中国进入三国时期。

三国之中,窃汉朝天下的魏国实力最强,同时也是和 东汉一脉相承的势力,在官制上也延续于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时期。 蜀国以汉朝正统自居,所以同汉朝遗风比较重,但是在诸葛 孔明治蜀时有无 尚书台一说还有待考证。 吴国统治者坚持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在个别官职上动了动小手脚,但并没有值得一提的改革。 房玄龄评价到:“ 孙吴、刘蜀,多依汉制,虽复临时命氏,而无忝旧章。”②在三国时期官制上的真正创新,大多出于魏国,其中有以置 中书省影响最大。

曹操为 魏王时,初置 秘书令。曹丕称帝初,改 秘书令为 中书省,有监、令两臣,由通达文学的士人但任,当时的文学就是现在所说的学术。监、令之下有 中书侍郎、通事舍人、 着作郎等属官。 中书省在名义上是 皇帝的秘书班子,实际上有些机密命令的下达并不通过 尚书省。从此 尚书台的权利又渐渐转移到 中书省,逐渐形成了书中“实握事要”,操纵政务的局面。 曹魏加强 中书权力和扩大官制组织不但是这一个国家的事情,而且是整个 三国时代官制的一大变化,影响极为深远,也备受重规。历来被认为是中国官制史上中枢机要改变的一个标志。原来都认为秦汉机要之位,由 丞相而归 三公。 东汉机要之位,由 三公而归尚书。魏晋机要之位,由尚书而归 中书。

西晋虽承魏制,但相对于魏国改革汉代官制一样,西晋在中央官制的变动上迈的步子则更大了。虽然都还有 三公,也有九卿,也还听得到太傅,太保之类的官名。但西晋已经逐渐继承并发展出了, 尚书省、 中书省及 门下省。这就是隋文帝所制 三省六部的雏形了。

自秦以来皇权和 相权就一直国家中央机构矛盾的焦点。在汉武帝时,置 尚书台,宰相的权利向尚书台转移, 东汉时这样的转移更甚,尚书台位至宰相之上。

汉魏军职

春秋之晋国以 卿大夫为 军将,遂有将军之号。自战国以至秦汉,将军皆主征伐,临事而设,事毕而罢。后汉以来,将军成为军队常设统帅,地位日重。起初,将军依次有大将军以及 骠骑、 车骑、 卫、前、后、左、右等名号,权位相当于公卿,可开府治事、参与朝政,故将军之位不轻授于人,唯重臣可以任之,有时则因征伐事由或者作用设立其余诸将军,如 度辽将军。汉末以至魏晋,征伐频繁,战事日增,故设立名目繁多的将军称号,即为 杂号将军,逐渐形成了一系列的将军名号。

大司马:

西汉时汉武帝废 太尉设 大司马,加于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之上。 东汉光武帝又废 大司马为 太尉,为掌管军政和军赋的最高 官职,即全国最高军事长官。 东汉时 太尉与司徒、司空并称 三公。东 汉光武帝刘秀时削弱 三公的权利,后来 三公几乎无实权只是荣誉的象征。东汉末年,三公( 太尉、司徒、司空)已成为虚职,在三公之外另设 大司马,大司马和大将军均位在三公之上,如 刘虞、权臣 李傕。 三国时期,各国在 三公之外另设 大司马,一般由大将军升迁而来。如: 魏国的 大司马 曹仁、 曹休、 曹真; 蜀汉的的大司马 蒋琬; 吴国设有大司马和左大司马、右大司马,一般由大将军或者 上大将军升迁而来,如 丁奉、 吕岱、 陆抗、 施绩、 朱然。

大将军:

武将之首,其官职位比 三公,时而在 三公之上,时而在三公之下。秩万石。东汉末年,其位在 三公之上,时汉朝天子以曹操为大将军,另以 袁绍为 太尉,袁绍以太尉位在大将军下,故“耻班在太祖下”。属官有 长史、司马。

骠骑将军:

位在大将军之下,品秩同大将军,时而在三公之上,时而在三公之下。将军中位比 三公的共两级:大将军、骠骑将军

车骑将军:

位在骠骑将军之下,位比上卿。

卫将军:

位在车骑将军之下,位比上卿。

前后左右四将军:

即 前将军、 左将军、 右将军、 后将军。周末始有,汉朝时并不常置, 金印紫绶,位次列于 上卿。职务或典京师兵卫,或屯兵边境。汉末以后,将军名号繁多,名称素朴之前、后、左、右之类,遂渐废弃。 三国时常设的高级将军位。负责京师兵卫和边防屯警。位次列于九卿,高于其他临时设置的 杂号将军。

中郎将:

汉朝武官的级别分:将军、中郎将、 校尉三级。由于将军并不常置,有战事时才冠以统兵者将军之称,所以平时一般武官所能获得的最高官职为中郎将,品秩为“ 比二千石”,掌管皇家卫队,属 光禄勋管辖,如 五官中郎将、左中郎将、右中朗将、虎贲中朗将、 羽林中郎将。汉末 三国时期,有军功者越来越多,众多被封为 杂号将军,中郎将反而成为了中下级军官的职位。

校尉:

校尉是比中郎将略低一级的武官官职,品秩为“比二千石”。在汉代设 八校尉分掌 南北军。汉末三国时期,有军功者越来越多,众多被封为 杂号将军, 校尉反而成为了低级军官的职位。

八校尉:

汉武帝起所置京师的 屯兵八校尉,分掌中央军队。分别是 长水校尉、 屯骑校尉、 越骑校尉、 步兵校尉、 射声校尉、 中垒校尉、 胡骑校尉、 虎贲校尉。 东汉时,省 中垒校尉、 胡骑校尉、 虎贲校尉。到三国时期, 八校尉的职权越来越小,最后沦为低级官员。

四征将军(四征大将军):

重号将军名称,即 征东将军、 征南将军、 征西将军、 征北将军。汉魏间始置,位次列于上卿,在 卫将军之下。汉末三国时期有加大将军号,如征西大将军,位次列于 三公

四镇将军(四镇大将军):

重号将军名称,即 镇东将军、 镇南将军、 镇西将军、 镇北将军。汉魏间始置,位次列于上卿,在 四征将军之下。汉末三国时期有加大将军号,如 镇西大将军,位次列于 三公

四安将军:

重号将军名称,即 安东将军、 安南将军、 安西将军、安北将军。 东汉时有此名号,位次列于上卿,在 四镇将军之下。

四平将军:

重号将军名称,即 平东将军、 平南将军、 平西将军、 平北将军。汉魏间始置,位次列于上卿,在 四安将军之下。

大都督:

源于汉末, 曹魏置,第一品,不常置,属加官,全称“都督中外诸军事”。加此官者,赐与代表天子威权的符节与 黄钺以节统领持节将军等高级将领。吴同魏制。 蜀汉置中 都护,统内外军事。

都督:

东汉末年始置。因各 杂号将军之间并无隶属关系,故设都督一职,督管几路军队,为军事统帅。后以“都督某州军事”,掌管驻扎在该州的所有军队,并兼管该州民政,权力非常大。

上大将军:

始置于 三国 曹魏,魏文帝以曹真为上大将军,是诸大将军中最高称号。孙权亦曾封 陆逊为上大将军。后 吕岱亦任此职。

杂号将军:

汉魏时期,有军功者比比皆是,授予官职的数量增加。故常在“将军”前冠以某个名号以作为他的官职,这种名号并无一定,名号之间也无上下级关系,因此称为 杂号将军。以下皆为 杂号将军:

· 军师将军(军师):

杂号将军之一。 刘备以 诸葛亮为军师将军,主内外军政事。另曹操设立 军师祭酒,以 荀攸为军师,凡军国选举及刑狱法制皆使决之。吴也曾以 朱然为右 军师。

· 领军将军(领军、 中领军):

杂号将军之一。曹操曾置领军一职,由 史涣担任,与护军一起并掌 禁军,后更名为 中领军。曹丕更名为领军将军,主 五校、中垒、武卫三营。蜀、吴亦置,为高级将军名号。

· 护军将军(护军、 中护军):

杂号将军之一。与领军同时置,由 韩浩担任护军,掌 禁卫军。曹丕更名为护军将军。蜀、吴亦置,为高级将军名号。

· 奋武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 东汉末年,关东群雄讨伐董卓时,袁绍以曹操代理奋武将军; 沮授也曾在袁绍军中任奋武将军之职; 吕布在杀董卓后,亦曾担任此职。

· 奋威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 满宠曾任此职。

· 伏波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汉武帝始置,原统领水军,取其舟涉江湖,波浪伏息之意,武帝时卫尉 路博德为首任伏波将军,汉末 夏侯惇曾任此职。

·度辽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汉武帝始置, 范明友率军渡辽水东击 乌桓,武帝后取其渡辽水之意,于是拜其为 度辽将军,汉末 高柔曾任此职。

· 游击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汉代所置,以负责统领游击机动部队,以相机出战迎敌,汉末 乐进曾任此职。

·骁骑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汉代统领骑兵之将领,骁骑意为骁勇精悍之骑兵。汉武帝时以 李广为骁骑将军,率骑兵出击匈奴, 三国 曹魏之 秦朗曾任此职。

·都护将军(都护):

杂号将军之一。乃统率诸将之官。 曹洪曾任此职。

·越骑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 曹彰曾任此职。

· 厉锋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曹洪曾任此职。

· 折冲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乐进曾任此职。

· 荡寇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 张辽曾任此职。

·灭寇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 丁奉曾任此职。

· 虎威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 于禁曾任此职。

·虎牙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 刘勋曾任此职。

·平戎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 步骘曾任此职。

·平狄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 张合曾任此职。

·捕虏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 李典曾任此职。

· 破虏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 孙坚曾任此职。

·破羌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 张绣曾任此职。

·威虏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 臧霸曾任此职。

·平虏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 周泰曾任此职。

·征虏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 张飞曾任此职。

· 讨虏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 黄忠曾任此职。

· 讨寇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 王平曾任此职。

· 讨逆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 孙策曾任此职。

·扬威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臧霸曾任此职。

· 扬武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满宠曾任此职。

· 振威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 费观曾任此职。

·振武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 孙礼曾任此职。

· 建威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 郭淮曾任此职。

· 建武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 刘封曾任此职。

·建德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曹操曾任此职。

·建信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 申仪曾任此职。

·建忠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 孟达曾任此职。

·建义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 阎晏曾任此职。

·安远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于禁曾任此职。 ·安国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朱治曾任此职。

·安汉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 麋竺曾任此职。

·辅汉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 李严曾任此职。 · 辅国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陆逊曾任此职。

·辅 吴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 张昭曾任此职。

· 武卫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 许褚曾任此职。

·武威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 公孙度曾任此职。

· 宣威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步睿曾任此职。

· 昭武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 韩当曾任此职。

·绥武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 蒋斌曾任此职。

·中坚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许褚曾任此职。

·中卫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 庞会曾任此职。

· 冠军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丁奉曾任此职。

· 翊军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 赵云曾任此职。

·领军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曹休曾任此职。

·副军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刘封曾任此职。

·绥军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 杨仪曾任此职。

· 镇军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赵云曾任此职。

· 镇远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 魏延曾任此职。

· 抚军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 步协曾任此职。

·抚边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陆逊曾任此职。

·抚戎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 张嶷曾任此职。

·昭德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 简雍曾任此职。

·昭文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 伊籍曾任此职。

·秉忠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 孙干曾任此职。

·怀集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 申耽曾任此职。

·兴业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李严曾任此职。

·绥远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 孙瑜曾任此职。

·绥南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 全琮曾任此职。

·忠节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 杨洪曾任此职。

·奉义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 姜维曾任此职。

·扶义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 朱治曾任此职。

·立义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 庞德曾任此职。

·威烈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韩当曾任此职。

·横野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 徐晃曾任此职。

· 横江将军:

杂号将军之一。 鲁肃曾任此职。

·监军(中监军):

监督、巡查军队之职,有时也以 军师或 军司兼其职。

·别部司马:

军中司马,大将军属官有军司马,其中别领营属者称为 别部司马。其所率兵士数目各随时宜,不固定。

· 偏将军:

低级将军名号,位比 杂号将军略低,高于 裨将军。汉末战乱,出现了大量隶属于将军府的偏将,即为偏将军、裨将军,另外也有牙门将军。当时许多武将都曾被授予偏将军之职。如曹真、于禁、 张郃、 关羽、 马超、赵云、 周瑜、鲁肃、 吕蒙、 黄盖、全琮、韩当等名将皆担任过偏将军。

· 牙门将军(牙门将):

初为 刘备所置,为 偏将,位比 杂号将军略低。赵云曾任牙门将军,赤壁战后后迁为偏将军,故牙门将军低于偏将军。魏延曾任牙门将军。曹丕于黄初年间也置 牙门将,冠服与 杂号将军同。后世以 牙将为低级军官。

·裨将军:

最低一级将军名号,为军中副将。

·门下督、帐下督:

汉、魏时期郡国守相的属吏。汉全称为“ 门下督盗贼”,简称“门下督”、“督盗”、“督盗贼”。魏、晋或称“ 门下督”,或称“帐下督”。主兵卫,任巡察导从等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