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鲁木齐全媒体记者 杨苏生 张雨欣/文 蒋晓/图 5月25日,一阵清风吹过柴窝堡湖面,69岁的司香莲深吸一口气:“三年没有闻到过柴窝堡湖的这股清新的湿气了!” 在柴窝堡湖边生活了50年,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在司香莲的记忆中,柴窝堡湖里有一人抱不住的大鱼,有一眼望不到边的芦苇,这儿是鸟儿的天堂,是家里四个孩子成长的乐园。 可她万万没想到,柴窝堡湖在2014年迎来了最危急的时刻,原本30平方公里的湖面变成了一汪仅有0.24平方公里的“水潭”。 2014年也是司香莲觉得周边环境最差的一年,她家距离柴窝堡湖只有两公里,每逢刮风,干涸了的湖底就被掀起黄沙,家中也弥漫着尘土的味道。 柴窝堡湖,老乌鲁齐人的美好记忆 5月25日是新疆第五个湿地保护宣传日,这一天,柴窝堡湖迎来国家级湿地公园举行揭牌仪式,使之成为我区第6处正式挂牌的国家湿地公园之一。 关于柴窝堡湖,很多老乌鲁齐人都有着美好的记忆。在2008年前,湖面常年保持在29平方公里,湖区的渔产更是养活了一只捕鱼队。 柴窝堡湖良好的生态景观吸引了很多乌鲁木齐的居民和过路的司机。到柴窝堡湖吃鱼宴也成了乌鲁木齐居民周末休闲的选择。 今年53岁的程向东,关于柴窝堡湖记忆是“天山雪蟹”的味道。 1987年,年仅23岁的程向东看中了柴窝堡林场的姑娘,便做了柴窝堡湖人的女婿。那一年恰逢端午节,老丈人家在柴窝堡湖区抓了几只螃蟹招待他。 丰腴的蟹膏、蟹黄,让他欲罢不能。 据达坂城区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处资料记载,柴窝堡湖产的“天山雪蟹”,最早在1979年由乌鲁木齐市农牧局柴窝堡养育队培育引进,1983年秋天,成群的螃蟹开始成熟,之后,经过逐渐投放,蟹产量最高峰时期年产50吨。 柴窝堡湖是天山雪水汇集的冷水湖泊,由于水温低,蟹的生长期需3至4年,所以“天山雪蟹”个大、膏肓饱满,蟹肉鲜嫩,价位最高时380元一公斤。 90年代,程向东与朋友作起了柴窝堡湖的螃蟹生意。“380元一公斤的螃蟹。很多人托关系也会买。”程向东说。 城区扩大了,柴窝堡湖变小了 从2012年开始,柴窝堡湖湖区水域面积缩小,水质变差,曾今的“天山雪蟹”也不见了踪影。 2014年夏天,只要没事,程向东都会到柴窝堡湖边转悠,站在以前的岸边眺望,湖水面积已经缩小了四分之三,破旧的木板、游船搁浅在裸露的湖滩上,芦苇荡不见了,湖中间长起了芨芨草。湖周的草木大部分枯死,沙石裸露,大风时不时还会卷起地面上白色的粉尘。 记者查阅资料了解到,在柴窝堡湖面萎缩时,原来良好的水质也变为重度污染劣五类。2013年乌鲁木齐市环境质量公报一度提到:柴窝堡湖湖水已不符合地表三类及渔业养殖用水水质要求。 国家林业局驻乌鲁木齐专员办野生动植物自然保护区湿地监督处负责人艾尼瓦尔木沙,从事新疆生态及湿地保护33年。 1979年,艾尼瓦尔作为新疆大学生物系学生,第一次来到柴窝堡湖边实习采集样本。 没有见过海的艾尼瓦尔第一次见到那么大的水面,他十分激动:“湖水湿地区延伸到314国道附近,水浪打到岸边有一两米高,渔船泛游。一人多深的芦苇荡随风拂动,踏进湖里收集植物标本,大鱼就在水中啃脚趾头。” 工作33年,艾尼瓦尔木沙走遍了新疆的湿地,柴窝堡湖是他倾注情感最深的一块。 艾尼瓦尔说,进入2010年后,他能明显感觉到乌鲁木齐城区扩大了,柴窝堡湖变小了,最让人失望的是2014年,湖区植被凋敝,土地龟裂,湖区面积缩小到0.24公里,只要起风,湖区空气中就弥漫着沙尘味道。那时,依湖而生的许多饭店关门,游客一去不返,生态环境急剧恶化。 当时,很多专家都预言柴窝堡湖会消失。艾尼瓦尔的心中充满了悲情。 努力找回那片碧水蓝天 现任达坂城区区委副书记、区长丁志军,2013年到达坂城区工作,开始主持柴窝堡湖生态工程恢复工作。 丁志军说,柴窝堡湖是乌市的主要水源地之一,全市近30%的自来水来自这里。上世纪90年代,柴窝堡湖水面一度达30平方公里,该地区生物多样丰富,在维护和保护乌鲁木齐地区生态环境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而随着乌鲁木齐市柴西北水源地和柴西南水源地建成运行,截取了柴窝堡湖的地下径流补给,造成入湖补给水量减少,湖面开始萎缩,2010年以后水面明显下降,至2014年水面降至0.24平方公里。 为切实保护和修复柴窝堡湖湿地生态,2012年,柴窝堡湖被纳入自治区第二批生态环境保护试点湖泊,市区两级也做了大量工作,开始限制地下水抽采量。 从2013年8月起,在乌鲁木齐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将柴窝堡六、七水厂调整为备用水源,夏季限采、冬季禁采,从曾经最高一年8000万方的抽采量,下降到如今的1000多万方。 为持续开展休耕补湖工作,达坂城区与柴窝堡湖周边农牧民群众签订了补偿协议,关停农用机井30个,对2.1万亩耕地连续3年进行休耕,累计发放休耕补偿款3024万元。为了保护乌鲁木齐的水源地,达坂城区也启动了“清洁家园、清洁水源”工程,投资4700余万元,完成了乌拉泊污水处理厂建设,彻底消除了周边生活污水对柴窝堡湖水质的影响。在抓好柴窝堡湖湿地周边环境综合整治,达坂城区先后投入4500多万元,完成周边退耕还湿3000余亩,实施植被恢复更新1000多亩,湖周绿化等整治项目正在有序推进。 让司香莲和她的邻居们欣慰的是,仅仅通过三年的生态修复,柴窝堡湖周边的生态环境就逐步恢复,湖水面积从2014年的0.24平方公里,增至如今的16平方公里,湖区面积就扩大了60倍。3年前仅剩一潭枯水的柴窝堡湖,如今生机勃勃。大片绿色植被贴地而生,成群的小鱼在水湾中嬉戏,岸边水鸟成群聚集。 湿地的生机让大批游客重返,湖光和湿地焕发着蓬勃的生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