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世界上第一部粽子家谱是如何建成的?

 家谱编修 2017-05-26

22cb00055ee6c9f78567



公元前340年,爱国诗人、楚国大夫屈原,面临亡国之痛,于五月五日,悲愤地怀抱大石投汩罗江。为了不使鱼虾损伤他的躯体,人们纷纷把竹筒装米投入江中,引鱼虾来食。以后,为了表示对屈原的崇敬和怀念,每到这一天,人们便竹筒装米,投入祭奠,这就是我国最早的粽子--"筒粽"的由来。




作为一个饱含民族精神的编(chi)辑(huò),在端午即将到来之际也不忘记身边的美食,思索着如何为粽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思来想去,竟想到了为粽子做一部“家谱”,于是便有了如此历程。



在仔细研究了一番粽子起源及发展历程,我发现经过千百年发展,粽子的家族成员已经十分庞大,在考虑到传统家谱编修操作十分繁杂的情况下,最终选择了九亲云谱(yunpu.99qin.com)来进行电子家谱录入操作,在方便快捷之余,还体现出了与时代接轨的高明眼光。

在进入网站注册登录之后,我当然先注册了一部粽子的谱书。



系统界面

在创建的时候,我填好了名字,粽子嘛,当然要姓“粽”。堂号这个水平就很高了,当初屈原大人跳江殉国,粽子由此而生,所以有了这个饱含深明大义的堂号。




但是在点击确定的时候,我发现了一个问题!




都说中华姓氏千千万,没想到竟然还少了这么重要一位成员???

请广大有志之士赶紧把这个坑占了,成为“粽”姓的开山始祖啊,名扬千秋的机会就摆在大家面前了!




好吧,还是跟着屈原大人姓好了。

在建立好了家谱档案,接下来便是要录入粽子一家的世系了。首先咱们回顾一下历史。

公元前340年,爱国诗人、楚国大夫屈原,面临亡国之痛,于五月五日,悲愤地怀抱大石投汩罗江。为了不使鱼虾损伤他的躯体,人们纷纷把竹筒装米投入江中,引鱼虾来食。以后,为了表示对屈原的崇敬和怀念,每到这一天,人们便竹筒装米,投入祭奠,这就是我国最早的粽子--"筒粽"的由来。

由此可见,筒粽应是第一代先祖



在添加了筒粽的相关信息后,接着咱们为它添加后代。点击下方的“添加”按钮,出来了一个很酷炫的选框,选择“儿子”。

(为什么是儿子?这我哪知道。)



接下来看到第二代:

晋代,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这时,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还添加中药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称“益智粽”。 米中掺杂珍禽兽肉、板栗等,品种增多。粽子还用作交往的礼品。



应该叫添加粽子信息

唐代:粽子用米已“白莹如玉”,粽的形状出现锥形、菱形。日本文献中就记载有“大唐粽子”。 

宋朝时,已有“蜜饯粽”,即果品入粽。诗人苏东坡有“时于粽里见杨梅”的诗句。这时还出现用粽子堆成楼台亭阁、木车牛马作的广告,说明宋代吃粽子已很时尚。

元、明时期,粽子的包裹料已从菰叶变革为箬叶,后来又出现用芦苇叶包的粽子,附加料已出现豆沙、松子仁、枣子、胡桃等等,品种更加丰富多彩。

在元、明时期,我们发现粽子的总类已经不止一种,于是在这里我们需要为他添加兄弟姐妹。





清代:出现“火腿粽子”。

一直到今天,每年农历五月初,中国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其花色品种更为繁多。从馅料看,北方多包小枣的北京枣粽;南方则有豆沙、鲜肉、八宝、火腿、蛋黄等多种馅料,其中以浙江嘉兴粽子为代表。吃粽子的风俗,千百年来,在中国盛行不衰,而且流传到朝鲜、日本及东南亚诸国。





添加完之后,可以看到漂亮的红线将粽子一代代串联起来。

在录入了粽子家族的人(zòng)丁信息后,点击上方的谱书生成,然后选择了一个好看的体例,直接生成了可在线预览的粽子家谱。



选择生成体例



世系



行传

至此,粽子家谱就制作完成啦!

粽子文化传承千年,终于在今天也有了属于自己的“家谱”,这也算是将自己的血缘世系传承了下来。相信在未来的岁月当中,会有更多的吃货不断壮大粽子家族的成员团队,让粽子家族更加兴盛繁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