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桑黄 - 鲍姆木层孔菌

 HH老牛 2017-05-27
鲍姆木层孔菌子实体中等大,木质、多年生,无柄,菌盖半圆形、贝壳状,4-10cm×3.5-15cm,厚2-7cm,基部厚达4-6cm,幼体表面有微细绒毛,肉桂色带黑色,老后表面粗糙。管口面粟褐色或带紫色,管口微小,圆形,每毫米8-11个。刚毛纺锤状多。孢子近球形,淡褐色,平滑,3-4.5μm×3-3.5μm。侧生于阔叶树,灌木等活立木或枯立木于部,以及其他树干部。主要分布在吉林、河北、山西、甘肃、黑龙江等。属木腐菌,腐朽力强,引起心材白色腐朽。

  

基本信息

  

中文学名:鲍姆木层孔菌

  

中文别名:丁香层孔菌、绒毛菌

  

界:真菌界

  

门:真菌门(Eumycota),有资料归为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

  

亚门:担子菌亚门(Basidiomycotina)

  

纲:层菌纲(Hymenomycetes),有资料归为担子菌纲(Basidiomycetes)

  

亚纲:同担子菌亚纲(Homobasidiomycetes)

  

目:非褶菌目(Aphyllophorales),又称多孔菌目(Polyporales)

  

科:多孔菌科(Polyporaceae)

  

属:木层孔菌属(Phellinus)

  

种:鲍姆木层孔菌

  

分布:吉林、河北、山西、甘肃、黑龙江等地,侧生于阔叶树, 灌木等活立木或枯立木于部,以及其他树干部。

  

  

形态特征

  

  


正在加载鲍姆木层孔菌

  鲍姆木层孔菌非褶菌目,多孔菌孔,木层孔菌属。形态特征子实体中等大,木质、多年生,无柄,菌盖半圆形、贝壳状,4-10cm×3.5-15cm,厚2-7cm,基部厚达4-6cm,幼体表面有微细绒毛,肉桂色带黑色,老后表面粗糙,黑褐色至黑色,有同心环带及放射状环状龟裂,无皮壳。盖边缘纯圆,全缘或稍波状,下侧无子实层,菌肉锈色。管口面粟褐色或带紫色,管口微小,圆形,每毫米8-11个。刚毛纺缍状多。孢子近球形,淡褐色,平滑,3-4.5μm×3-3.5μm。

  鲍姆木层孔菌菌肉白色,薄,厚0.5-1mm。菌管短,0.5-2mm,管口堇紫色、紫褐色至褐色,每毫米2-3个,初期椭圆形至多角形,后期往往裂成齿状。囊体多,且不明显,顶端有结晶,无色透明,突出子实层8-10μm,粗4-5μm。孢子长椭圆形至近腊肠形,无色,平滑,5.5-6.5μm×2-2.5μm。菌肉白色,薄,厚0.5-1mm。菌管短,0.5-2mm,管口堇紫色、紫褐色至褐色,子实体较小,无柄,往往基部狭缩似柄,覆瓦状生长。

  菌盖薄,半圆形,扇形或贝壳状,革质,柔韧,干时硬,边缘薄而锐,卷曲,波浪状或裂为片状,1-7cm×0.8-5.8cm,厚1-4mm,表面白色至灰白色,有时稍淡褐色,密被细长毛或绒毛,有同心环带和环纹。

  鲍姆木层孔菌每毫米2-3个,初期椭圆形至多角形,后期往往裂成齿状。囊体多,且不明显,顶端有结晶,无色透明,突出子实层8-10μm,粗4-5μm。孢子长椭圆形至近腊肠形,无色,平滑,5.5-6.5μm×2-2.5μm。

  分布地区: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河南、山西、陕西、甘肃、四川、安徽、江苏、浙江、贵州、云南、广东、海南、广西、福建、宁夏、台湾、西藏等。

  

生长状况

  

  


正在加载鲍姆木层孔菌

  鲍姆木层孔菌是腐生菌的一种,是林木的分解者。除了加工枯木的工作以外,这种菌还和针叶林木的根共生出菌根(即菌丝体和高等植物的根组成的共生体)。这种菌还常常落户于树木的新茎上,使其窒息。

  鲍姆木层孔菌年幼时往往长成半球形,随着它们慢慢长大,菌盖逐渐展开,成为一把把光滑细嫩的伞。伞的内侧排列着许多放射状的薄片,称为菌褶,菌褶两面能够产生单细胞的棒状担子,担子产生孢子。

  伞柄上常常会有环状的膜,也就是菌环。鲍姆木层孔菌的繁殖是靠担孢子进行的。担孢子成熟以后,会散落下来,如果散落的位置条件合适,就会萌发,成为菌丝体。菌丝体是营养体,是一种疏松状态的绵白色的物质,存在在土表或枯枝烂叶下面。

  鲍姆木层孔菌所拥有的这种“化学武器”效力非凡,它甚至可以单独完成对一段枯木最初期的加工转化工作,使原本已经死亡的有机物质重新回到森林生态系统的循环中去,使之再一次成为对动物和植物的生长都有用的物质。

  鲍姆木层孔菌的纤维丝还和树根紧密地交错共生在一起。这种交错生长的根被称为菌根。利用菌根,鲍姆木层孔菌可以从树木那里获得营养,同时也为树木提供它们从落叶层中吸收上来的矿物盐。在加工转化着大部分已经死亡的有机物。

  

药用价值

  

  


正在加载鲍姆木层孔菌

  作为桑黄之一种,鲍姆木层孔菌一直应用于中国,及至国外,从《本草纲目》有记载以来,近世以桑黄名之。中国的真菌学说,中国有桑黄的药理研究结果,而缺乏对桑黄组分之一的鲍姆木层孔菌的药理实验研究。

  刘波先生1974年的著作《中国药用真菌》里看不到鲍姆木层孔菌的名字,在应建浙先生等的著作《中国药用真菌图鉴》里也看不到关于鲍姆木层孔菌的记载,至1998年,卯晓岚先生的《中国经济真菌》终于有了鲍姆木层孔菌的记载,但是却没有关于它的药理作用的描述。在戴玉成先生的《中国东北地区的立木腐朽菌》里,我们看到了“此菌在我国被认为是抗癌中药”的说法,黄年来先生也说过,鲍氏木层孔菌是“最有开发前景的主要药用真菌”。

  鲍姆木层孔菌(俗名:桑黄,丁香层孔菌)。应用价值:药用。该菌俗称为桑黄。对该菌的抗癌作用研究比较多见,对H-22、S-180和Lewis肺癌均表现出较好的抑瘤作用,激活巨噬细胞、增强其吞噬功能、诱导巨噬细胞产生和分泌肿瘤坏死因子是桑黄抗肿瘤作用的重要机制之一。另外,还具有抗突变、抗肝纤维化、抗脂质过氧化、增强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MNCs)产生γ-干扰素(IFN-γ)抗血管形成、降血脂以及抗肺炎等作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