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论中国人的“审丑”习性!

 hercules028 2017-05-27


我对中国人的“审丑”习性真是痛心疾首。中国人的“审丑”习性表现得最为突出的就是赵本山的流行,准确地说是“东北式笑话”的流行,我看东北人的小品,经常感觉到:难道我们中国人真的是一个笑话吗?

我们把东北小品与憨豆先生的搞笑作品相比,就可以看出什么是“审丑”,作品里如果缺乏对人性的观照,甚至带着一定的污辱性,那么就必然是一种“审丑”了。其实,审丑作品是一种在创作上无能的表现,比如演员在没办法通过智慧来逗乐观众的情况下,故意摔一跤,或是翻几个跟斗,或是模仿残疾人,或是做一个超丑的鬼脸,这有什么意义吗?

东北小品大部分就是在“审丑”,不过,他们也是有办法弥补的,那就是用黑土地特有的一种“质朴”来弥补,那意思就是:我们不是在审丑,我们这是憨厚!

算了吧,说东北人憨厚,谁相信呢?我并不是对东北人有意见,我是对中国人喜欢“审丑”的习性有意见。

这个世界上真正的幽默大师全都是大帅哥,比如说查理卓别林、金凯瑞、周星驰,但到了咱们中国,所谓的幽默大师就突然变成了赵本山、潘长江、小沈阳、宋小宝了。这真像坐过山车一般。

我并不是说人丑就不能做幽默大师,我的意思是希望在演绎“丑”的同时,能不能有更多的智慧,并呈现出一些真东西。幽默也是一门“手艺”,出品的东西丑陋不堪,没有关系,但是一定要好吃!好看不好吃,肯定不行,不好看也不好吃,而且以不好看为荣,这种审丑习性,就让人不可原谅了!

审丑习性的极致就是丐帮,中国街头真真假假的乞丐,他们都在表演“丑陋”与“痛苦”。我听说有很多很惨的乞丐,甚至被人为控制乞讨,形成了罪孽深重的丐帮。有人说,有一些街头乞丐,是被人为打断腿、胳膊,放在街上乞讨,甚至是运到马来西亚等国外乞讨。

根源在哪呢?除了犯罪者心狠手辣,就在于中国人把自己的同情心与审丑的心理联系在一起了,真是没有“审丑”就没有伤害!

为什么一些发达国家的乞丐,都是以街头艺人的形式呈现,而中国却是以残、脏、丑,甚至是背后的罪孽形式存在呢?

中国差在哪?我觉得就差在我们的审丑习性上,气候不好,就开不出美丽的花朵!不审美没关系,但不要醉心于审丑,因为这是一个方向性的错误,是一个绝对的错误。

走几步就能到的地方,若走反了方向,那要绕地球一圈才能到达!在这一圈的路途中,有多少妖魔鬼怪,风霜雪雨?比之西游记的情形,有过之而无不及。心路是最长的路,心路也是最短的路,只要我们勇于去除一些不良的习性!

世界上美的事物很多,甚至在一些强者、善良者、智慧者的眼中,丑的东西也可以以智慧的方式,或富于美感的方式去表现,不要再让我们只看到丑与所谓的憨厚、质朴,生命已经如此艰难,不要再添乱加负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