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欲招蓑笠同云水 閒拂尘埃勘鼎钟

 文山书院 2017-05-27

欲招蓑笠同云水
閒拂尘埃勘鼎钟


       “欲招蓑笠同云水;閒拂尘埃勘鼎钟”为清代著名书法家张穆(1808——1849年)集古诗联。现存吴式芬故居。张穆为吴式芬知交,山西平定人,清代诗人和书法家,善言地理,兼好金石碑版。


       上联出自黄庭坚诗《奉送时中摄东曹狱掾》:“安得归舟载月明,鸬鹚白鸥为友生。一身不是百年物,五湖无边万里行。欲招蓑笠同云水,念君未可及吾盟。富于春秋貌突兀,睥睨满世收功名。参军虽卑狱司命,多由阴德至公卿。顉颐折额秦相国,不满三尺齐晏婴。丈夫身在形骸外,俗眼那能致重轻。”


       下联出自吴儆(1125~1183)诗《休日饮直之运属家》:“天与吾人臭味同,一官落魄郡城东。偶逢休暇追凫鹜,閒拂尘埃勘鼎钟。
适意不知华衮贵,醉余聊看舞裙红。只愁寒漏催群动,又踏朝靴逐晓风。”


       此联意思是淡泊于世俗功名,沉浸于故纸古物。“适意不知华衮贵”,是说超然于物外,陶醉于“金石”。古代官员一般都由科举出仕,官场失意后,都还能从金石字画中找到一丝慰藉。而“醉余聊看舞裙红”则是另有境界。苏轼、吴儆所处的宋朝,文人蓄妓成风。



       苏轼有妾,名朝云。苏轼被贬惠州时,曾于初秋之日,命朝云唱一阕《蝶恋花》,孰知朝云刚唱了两句,便“泪满衣襟”,难以为继。苏轼不解,问她何故,朝云答曰:“奴所不能歌,是‘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也。”


       朝云唱不了“天涯何处无芳草”,当然是有多重因素,既有厌倦于颠沛流离,企求安定的因素;也有对妾的身份的委屈,再加上岁月不饶人,恐有失宠之虞;另外,与京城相比,惠州当然是蛮荒之地,女人眼里生活恐怕是艰辛多于芳草,自然没有诗人那么浪漫。


       “欲招蓑笠同云水;閒拂尘埃勘鼎钟”虽然看是平淡和超然,其实背后也反映了跌宕起伏的官场生涯。


       苏轼的好友王巩(字定国)因为受到使苏轼“乌台诗案”牵连,被贬谪到岭南荒僻之地的宾州。王定国受贬时,其歌妓柔奴毅然随行。公元1083年(元丰六年)王巩北归,柔奴(别名寓娘)为苏轼劝酒。苏轼问及岭南风土,柔奴答以“此心安处,便是吾乡”。苏轼听后,大受感动,作词《定风波·常羡人间琢玉郎》:“常羡人间琢玉郎,天应乞与点酥娘。自作清歌传皓齿,风起,雪飞炎海变清凉。万里归来年愈少,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好想为“此心安处是吾乡”配一句上联,寻觅了好长时间,仍然无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