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65世界环境日】四大环境问题之一:垃圾污染

 昵称2530266 2017-05-27

破坏环境=慢性自杀

在自然环境面前,人类的平等才是真正的平等:无论你富有或贫穷,无论你年轻或衰老,无论你为政或从商,我们都呼吸着同样的空气,喝着同样的水。自然环境的好坏,与每个人的健康息息相关,破坏环境,无异于慢性自杀。


是地球选择了人类,而不是人类选择了地球。无论我们爱护环境,亦或如何破坏,都无法改变我们只有一个地球的现实。保护环境,就是保护我们自己。


四大环境问题之一
垃圾污染
  • 人体吸入垃圾中有毒气体或致癌

  • 垃圾中,有毒气体随风飘散,空气中二氧化硫、铅含量升高,使呼吸道疾病发病率升高,对人体构成致癌隐患。地下水污染物含量超标,引发腹泻、血吸虫、沙眼,例如,贵阳市发生痢疾流行,其原因是地下水被垃圾渗透,大肠杆菌严重超标引起的。




日本扔垃圾也要讲学问

大件垃圾竟要花钱丢


日本政府将如何扔垃圾的说明做成大海报,详细介绍“垃圾分成可燃垃圾、不可燃垃圾、资源垃圾和粗大垃圾”,并有不同投放时间。每个分类有详细的图文说明和举例。

“不分类要吃罚单的。汽水瓶盖子和瓶要分开,标签要撕掉,里面要洗干净。塑料的、玻璃的、金属的易拉罐都要分开。大件垃圾要花钱丢,500日币以上不封顶。纸箱要另外丢还要折到尽量小。我们公寓有专门锁住的垃圾房,专人管分类。”

上海居民社区生活状况调查

申城仅一成居民实行垃圾分类

作为国内经济最发达的城市,上海居民的社区生活功能如何?上海社科院社会调查中心、社会学研究所5月4日发布了最新的上海居民社区生活状况调查(调查对象为18-65岁本市常住居民,包括户籍居民和在沪居住半年以上的外地户籍居民),揭示了生活配套、垃圾分类、社区参与和文化休闲等一系列公众关心的现实问题。



内中环菜场配套最完善

本次调查显示,从15分钟生活圈来看,上海外-郊环间居民的社区生活服务配套显著低于上海市中心,享受比例最低的是地段/社区医院(23.10%);其次为绿地/广场/公园(29.20%)、社区活动中心/图书馆(30.80%)和超市/大卖场(33.10%),均在三成左右;相对最好的是菜场(55.40%)和公交换乘点(67.70%)。


同时,从15分钟生活圈来看,上海内-中环间的菜场配套最为完善,郊环外公交换乘点最便捷,内环内的地段/社区医院最方便,但各地段绿地/广场/公园和社区活动中心/图书馆的配置均需加强。


三成居民未实行垃圾分类

对于各方关注的垃圾分类,本次调查显示,仅有不到一成的上海居民已完全实行了垃圾分类(6.5%),实行了部分分类(28.6%)的居民约为三成,而表示“从未实行”(32.1%)和“仅有分类垃圾桶”(32.8%)则各占三成,这表明三成上海居民从未实行垃圾分类。


课题组根据调查指出,造成上述原因主要有三方面:其一,部分居民环保意识低,认为垃圾分类太麻烦;其二,垃圾分类执行不彻底,部分小区仅有分类垃圾桶,垃圾清理人员未真正实行分类;其三,垃圾分类推广宣传工作有待进一步细化,部分居民不清楚为何要分类,如何分类。


为此,政府相关部门需加强对居民“垃圾分类”的培训与指导,社会各界应继续倡导垃圾分类的环保理念,从我做起。


户籍居民参与意愿更强

本次调查显示,非上海本地户籍和本地户籍居民在去年参与过社区活动的比例分别为22.2%和46.4%,未来参与意愿分别为50.0%和70.4%,这反映出户籍与社区认同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


各职业群体的社区公共事务参与意愿与参与行为呈现明显差异。其中,退休居民的社区参与率最高(72.20%),干部的参与意愿最高(83.90%);小业主参与社区的参与行为(19.00%)和参与意愿(43.30%)均最低。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24.20%)和失业/无业人员(24.30%)的社区参与率几乎一样低。


本次调查还显示,超过两成的上海居民几乎没有文化休闲时间(22.8%),每周3小时以内(29.9%)和6小时以内(31.1%)的居民各有三成,平均每天能保障1小时用于文化休闲的居民不到两成(16.3%)。

另外,上海内环内居民经常去博物馆/展览馆/美术馆的比例最高,达到两成,明显高于其他地段居民(外-郊环间和内-中环间居民都不超过5%);同时,外-郊环间居民经常去电影院/剧院(71.3%)和酒吧/KTV(40.2%)的比例,均显著高于其他地段居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