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他是如何治好自己的「脾虚」,并且成功地减肥的?》发表后,不少朋友纷纷询问关于ELISA测试的信息。之所以迟迟没有回答,是因为我一直没有找到令人满意的答案。为什么?请往下看... 谁需要关注这个问题? 在文中程浩然告诉我们,最后能有效解决他的“脾虚便溏”问题的,是发现了自己对鸡蛋牛肉牛奶豆类小麦大米这些食物敏感。首先,大家要意识到,对食物敏感和食物过敏是完全两回事。严格来说,食物过敏(food allergy)表现为免疫球蛋白E(Immunoglobulin E),简称IgE的抗体反应。这种反应是即时的,症状马上就会表现出来,例如有人吃了贝类会全身起疹子。而对食物的敏感(food sensitivity)是免疫球蛋白G(Immunoglobulin G),简称IgG的抗体反应。一般症状会有延迟,有可能几个小时,也有可能两天后才有症状。正因为延时效应,食物的敏感性一般不容易被发现。但是长期吃了身体敏感的食物,会在体内产生慢性炎症,引起不少健康问题。 先来看看你有没有以下这些症状吧: 腹部痉挛(Abdominal cramping) 如果这些症状你有3种以上,说明你对某些食物敏感。 如何测食物敏感性? 不少人询问ELISA。什么是ELISA?(别将她和封面上的ELSA搞混了?? )它是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的简称。在花时间解释这种测试方法的原理前,我先告诉你:ELISA用于食物敏感性测试是不准的。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国际医疗中心的研究人员进行过一次21305人的全国性大型研究。研究的目的是评估食物相关IgG的血清水平和人群分布,以及它们在大规模中国人口中与慢性症状的相关性。研究人群由健康人和对食物敏感的人组成。 研究人员使用ELISA对所有受试者进行了14种食物特异性IgG抗体的血液测试。测试的食物包括小麦、蘑菇、鸡蛋、鱼、鸡肉、牛肉、大豆、大米、番茄等。从21,305名受试者中,他们随机选择5,394名受试者完成他们的膳食以及食物敏感相关症状的调查。研究人员发现,结果差别是如此之大,他们无法找到IgG结果与报告的食物敏感性之间的任何相关性。【1】 也就是说,当你被测出在某种食物上IgG偏高的时候,不一定意味着你对那种食物敏感(false positive)。相反当你被测出在某种食物上IgG不高的时候,也不说明你对那种食物没有敏感性(false negative)。这么一来,ELISA测试的意义就不大了。研究还指出,较高的IgG水平反而明显与受试者的生活地区和该地区的一般饮食有关联。例如,在那些吃玉米较多的地区,不管他们是否有报告对玉米敏感,更多的人具有较高的与玉米相关的IgG。 因此,ELISA的准确性在医学界一直是有争议的。 怎么办? 对于食物敏感性,公认的黄金标准是排除饮食法(elimination diet)。这个方法对大多数人来说实施起来会有一定难度,但它的好处是准确(基于严格执行的前提下),而且不花钱。 方法是这样的:
这个方法听起来简单,执行起来却不是那么容易,需要一定的决心和自制力。想象一下,你在三周里不能碰任何面制品,连带有酱油的菜都不能碰,因为酱油是小麦和大豆做的,既含有麸质,也含有大豆。而且你基本上不能吃包装加工食品,因为大多数这些食品都含有麸质或者大豆。一般的酱料,包括加工过的烹饪酱料、番茄酱、沙拉酱等等,只要你不确定里面的原料是什么,统统要避开。食物重新引入的方法也有讲究... 好了,在这里不多说了,要成功地实行饮食排除法是需要家庭、朋友和同伴的支持的,虽然不容易,但是如果你有食物敏感的症状,又有决心去试的话,这个饮食法也许会给你带来完全不同的人生。 Are you ready?有兴趣的同学欢迎扫码加入【食物敏感交流群】。 参考文献: 【1】Zeng Q, Dong SY, Wu LX, Li H, Sun ZJ, Li JB, Jiang HX, Chen ZH, Wang QB, Chen WW. Variable food-specific IgG antibody levels in healthy and symptomatic Chinese adults. PLoS One. 2013;8(1):e53612. doi: 10.1371/journal.pone.005361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