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与药用(一) 中药和食物同出一源,不少食物既可食用,又可药用。 葱 入药多用香葱葱白。主要药用成分为葱蒜杀菌素。葱白味辛,性温,有发汗、散寒、祛痰、利尿和解毒等作用,可用于治疗下列病症。 【伤风感冒,头病鼻塞】葱白9—15克,洗净切碎,沸水冲泡,或加生姜3片,趁热饮服,出汗后可使症状缓解。 【婴儿伤风鼻塞】葱白捣烂挤汁,涂抹于鼻唇间,可使鼻通,或将葱白捣烂,用开水冲后,趁温熏口鼻。 【急、慢性鼻炎,鼻窦炎】晚上用盐水洗涤鼻腔后,用葱白捣汁滴鼻;或以棉球蘸汁塞于鼻内,左右交替使用。 【流行性感冒流行时,预防呼吸道感染】用葱白或大蒜切片,夹在纱布口罩中戴上,不仅可防止流感发生,对百日咳、白喉、麻疹等呼吸道传染病,也有预防作用。 【小儿蛔虫腹痛】葱白10个,洗净切碎,捣烂绞汁,调入生麻油或菜油1—2匙,空腹服下,1日2次,连服3日。 【痈疮肿毒】葱全株适量,捣烂后,拌醋炒热,搽于患处,有消炎退肿的作用。 大蒜 味辛,性温。主要药用成分为葱蒜杀菌素。具有抗菌、消炎、驱虫、镇咳、祛痰和健胃等功效。对防治感冒和胃肠道传染病等有较好效果。 【感冒,头痛鼻塞】大蒜、葱白、生姜适量等份,煎汤温服,以发散风寒。 【肠炎,菌痢】大蒜9—15克捣烂,马齿苋30—60克煎水1碗,冲入蒜泥,过滤取汁,也可加糖,每日分2次服。对阿米巴痢疾也有作用。 马齿苋 【高血压】每日清晨空腹吃糖醋大蒜1—2球,并连带喝一些糖醋汁,连服10—15天,有降压作用。 【预防感冒和口腔、肠道感染】每日吃一点生大蒜,能消除口腔内寄生的微生物,对预防感冒和口腔、肠道感染也颇有效。 【龋齿牙痛】取适量鲜大蒜,捣泥,塞入疼痛处的龋齿洞中,4—5分钟后即可止痛。 生姜 以老姜为佳。味辛,性微温。含有辛辣和芳香的成分,有温暖、发汗、止呕和解毒等作用。 【风寒感冒或受雨淋水浸以后引起的畏寒、发热、腹痛、呕吐等症】生姜30克煮汤服,若加些红糖效果更佳。 【食物中毒,如吃鱼、蟹中毒引起的腹痛、呕吐、下痢等】生姜、紫苏叶各30克,水煎并加红糖适量,1日分2次服。 【慢性胃炎、胃痛、呕吐粘液或吐清水】生姜和橘子皮各12克,水煎,1日分2—3次服,有止痛止呕之效。 【骨结核、寒性关节炎、跌打劳损、神经痛等】将生姜捣泥,稍加热后外敷局部,有辅助治疗作用。 【未溃烂的冻疮】切几片生姜捣烂,放在适量的白酒内浸,去渣后,用棉球蘸酒洗患处。 辣椒 味辛,性热。药用以尖椒为佳。急性胃炎、消化道溃疡、肺结核咯血和痔疮患者不宜食用。 【冻疮】用尖椒煎水擦洗皮肤,可增加血液循环,预防和防治初期冻疮。尖椒6克,切细后,以60度白酒30克,浸泡10天,去渣过滤,即成辣椒酒。冻疮初起、局部有红肿发痒时,用辣椒酒搽擦,1日3—5次,有较好疗效。在风雪中行军或长途旅行,可用辣椒油膏(辣椒细粉2份,凡士林8份,搅匀即得)搽于冻伤好发部位,如耳轮、手背和足跟等处,以预防冻伤。 【秃发】用辣椒酒搽擦秃发部位,一日数次,有促进毛发再生之功效。 【消化不良,肠胃胀气,胃部寒痛】适量食用辣椒,有促进胃液分泌、增进食欲的作用。 芹菜 药用以旱芹为佳。味甘,性凉。有降血压,镇静作用,并能健胃、利尿和调经。 【高血压,头痛脑胀,颜面潮红,精神易兴奋】鲜芹菜半斤,洗净后,用沸开水烫约2分钟,然后切细,捣烂绞汁,每次服1小杯,1日2次,可使血压下降。 【妇女月经不调,腹中带下,或小便出血】鲜芹菜30克,茜草6克,六月雪12克,水煎服。 茜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