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自我推拿(中医)

 云水禅心688 2017-05-28

 自我推拿

中医推拿又称按摩,是依据经络学说,在人体相应的部(穴)位上,采用各种不同的手法进行按摩,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对于各种慢性病,每日可自我推拿1—2次,每次约10分钟。做时须认真,思想集中,呼吸调匀;对于直接接触肌肤的手法,可在体表涂上一些药用油膏(如风油精、红花油等),既可增强效应又能防止破皮。

1、感冒推拿

自我推拿治疗感冒可发汗解表、清脑通窍。经常进行则能预防发病。

(1)搓手 双手掌合拢相对用力搓摩,搓热为度(图1)。

自我推拿(中医)

(2)摩面 双手掌搓热后,趁热摩擦面颊,上下左右擦热为度(图2)。摩面时可在手上涂几滴风油精。

自我推拿(中医)

(3)擦鼻旁 摩面后,用双手中指面分别沿鼻梁两侧,上下摩擦约10遍。擦时可在鼻旁涂几滴风油精。

(4)按揉迎香 用双手中指端分别按鼻旁两迎香穴,约30次,酸胀为宜。迎香穴在鼻翼外缘、鼻唇沟陷中。

(5)按揉太阳 用双手中指端,,分别紧贴两太阳穴按揉,约30次,酸胀为宜。太阳穴在眉梢与外眼角中间向后一寸凹陷处(图3)。

自我推拿(中医)

(6)按揉风池 用双手拇指端蘸风油精分别按揉两风池穴,约30次。风池穴在头后枕骨下大筋外侧凹陷处(图4)。

自我推拿(中医)

(7)拿虎口 用拇指端与食指端拿虎口处,须对称用力,左右手交替,各约30次,酸胀为宜。虎口在掌背第一、二掌骨间,又称合谷。

2、哮喘推拿

哮喘是指胸闷咳嗽、呼吸急促、喉间痰鸣甚则抬肩、咯痰困难,不能平卧。多由支气管痉挛所致,常在秋、冬季夜间发作,俗称“吼病”或“吭病”。

自我推拿可宽胸理气,止咳平喘。

(1)擦胸 用手掌大鱼际或全掌紧贴胸部,往返用力摩擦,发热为度,双手交替进行。

(2)按揉天突 用中指端按揉约30次,或在吸气时中指端顺势向内向下用力,呼气时放松约3—5次。天突穴在喉下,胸骨切迹上缘凹陷中(图5)。

自我推拿(中医)

(3)按揉膻中 用中指端按揉,约30次,酸胀为宜。膻中穴在胸骨正中,两乳头联线中点。

(4)擦胁 用双手大鱼际紧贴两侧胁部,前后快速摩擦,发热为度。擦胸、胁时可在手上涂少许麻油、以导热。

自我推拿(中医)

(5)拍胸 五手指并拢、手掌微凹,虚掌拍击胸部、自上而下,双手交替拍击左右胸部,拍胸时忌迸气。(图7)

自我推拿(中医)

(6)按揉背俞 双手握拳、用拇指关节突起处、沿脊柱旁大筋自上而下按揉约3遍,以敏感处为重点(图8)

注:脊柱旁开1.5寸处为足太阳膀胱经第1侧线。

自我推拿(中医)

(7)拿虎口 操作法同感冒推拿。

配合功能锻炼:

(1)吐故纳新 正立、平视、双足分开如肩宽。呼气时双手自脐旁上托至胸部;吸气时,双手反掌自胸部下按至腹,如此反复十四遍(图9)

自我推拿(中医)

(2)宽胸宣肺 正立、平视、双足分开如肩宽。双手如抱球状,呼气时双手自口旁向两侧伸展,配合挺胸;吸气时双手自两侧慢慢收回至口旁,配合含胸,如此反复二十七遍。

3.落枕推拿

落枕是指急性单纯性颈项痠痛,头向一侧歪斜,转动不便。可因睡眠姿势不当或垫枕过高或低头工作过久使一侧肌肉过度伸展而发生痉挛。自我推拿可以松肌解痉、理筋止痛,约须1—3次奏效。

(1)拿虎口 操作法同感冒推拿。拿虎口时可配合颈项转动。

(2)按揉压痛点 可用拇指端成食、中指端在患侧颈项、肩部压痛点处按揉,约30次,酸胀为宜。

自我推拿(中医)

(3)提拿肩筋 用拇指与食中指拿捏肩筋,一提一放,由轻到重,约3—5次。(图11)

4)理筋拨络 用拇指端或食、中指端按拨患侧筋粗筋强处,拨后顺筋压抹几下。

(5)转动颈项 前后左右转动,幅度由小到大,忌用力过猛或过度(图12)。

自我推拿(中医)

(6)湿热敷 用毛力浸入热水后绞干、敷患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