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校长、班主任,你抓安全的思维在哪个层级

 木一过 2017-05-28

校长、班主任,你抓安全的思维在哪个层级?

[案例1]:某学校教学楼平台上要经常摆放鲜花、浇花、插彩旗,后勤师傅经常要爬上爬下,因此,后勤师傅就放置了一个梯子。好奇的孩子经常攀爬,于是学校安全办就在梯子旁边墙上醒目写下:“请勿乱爬梯子,注意安全”,并在全校大集合做了强调,可是意外事情发生了,两小孩在玩时不小心碰倒了梯子,砸伤了附近一个孩子……我在思考若对后勤师博讲一下并且在墙壁上作一如下提醒:“不用时请将梯子横着放”效果如何呢?

[案例2]:为了防止高空物品落下伤害楼下孩子,一所学校在教学楼前面的窗户下做了个大牌子上面醒目写到“高空抛物,请你离开楼下三米”提醒学生;另一所学校利用大集合、班会课讲高空抛物危害性,让孩子养成不随意高空抛物好习惯;还有一所学校做法是在一楼装了一个外出精致阻挡板,高层落下物品可以挡住。

分析:三种做法依次是表层解决、根源解决、拓展解决,试想即使学生养成了习惯,学生无意物品掉落或风将物品刮落也时有发生,这种情况考虑到解决对策就属于拓展解决。

[案例3]:预防楼梯采踏安全事故。看一个学校是如何综合防控的。

1、学校在每个楼梯的转向台,像楼梯一样,用红线界定学生的行走范围,让学生在转向台区域依然按规则行走。这样,就可有效避免学生在转向处出现拥挤。

2、改造楼梯扶手,变单扶手为双向双层扶手。不少学校的扶手是单扶手,靠墙的一侧没有安装扶手。通常学生会感觉靠墙走比较安全,因而警惕性降低,下楼时速度自然加快,最容易跌倒。单扶手的另一弊端是同样的高度,一些低年级的学生够不着,等于扶手形同虚设。因此,该学校对上下楼梯的扶手进行科学改造:一是在靠墙壁的一侧同样安装扶手;二是两侧扶手按高低分两层设计。双向双层扶手,更符合安全要求,学生在上下楼梯时都有“物”可依,能最大限度地减少拥挤时的事故发生。

3、鉴于小学生模仿能力较强,该学校在楼梯台阶红线两侧特意设计逗人喜爱的黄、蓝色小脚丫,学生会潜意识地沿着脚丫提示的方向行走,这样,久而久之,上下楼梯向右行的习惯就养成了。

4、安排楼梯疏导员,让值日教师或学生成为楼道安全的保护神。

5、学校按学段统一划定全校学生大课间、放学的时间段,然后错位有序上下楼。

6、将“镜子效应”引入楼道管理,告诉学生上下楼梯别快跑。

(班级前后门、楼梯),疏散演练常态化。学校根据楼道、楼梯容纳量7、规划、设计疏散路线图,科学规划、整体设计了各年级、各班级学生的行走路线图,并且规定每班学生日常进出教师应走哪个们,下哪架楼梯,不得随意“串位”。天天坚持,形成固定的行走路线。变学期演练为周周演练、天天演练。

8、楼梯台阶装有凸出安全条,谨防学生滑倒。

9、楼道、楼梯长明灯、灯双手准备,确保突然停电时照明。

感悟分享:

1、学校安全管理有几个层次,最低层次只讲安全重要性,中层为表层预防,高层为从根源上解决或拓展层面解决。

2、教学管理靠教学常规落实,学校安全也该靠安全常规制定与落实。

3、抓安全不仅仅是校长一人的事情,教职工要人人有份安全责任田。

4、学校要从单凭人控安全走向人控、器控相结合。

5、学校要绘制安全隐患警示地图,提醒师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