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诸城丁氏读谱参考

 水深流缓 2017-05-28

诸城丁氏读谱参考

(2012-01-21 16:35:35)
标签:

文化

分类: 丁氏家乘


                                                                       读  谱  参  

为了使我祖年轻人看懂族谱,做到“披卷而知所出”,这是我研读了诸城丁氏51支支谱后,理清了本族的世系脉络,参考了历代先祖长辈的谱序资料,翻阅了一些本族各支其他有关珍存族谱和档案文献,又根据支谱上的谱序归纳整理出来,写成这份家族历史简述。供22世以后的年轻人作为读谱的导读材料。由于我占有资料较少,对家族历史渊源的知识所限,本文写就后经由我增熙伯父审阅改写、编目,现按五个问题,分述如下:

一、   家谱是重要的历史文献

    家谱,又称族谱、宗谱或谱谍。我族乾隆版族谱,《琅琊丁氏家乘》。家乘的名称尚不多见。无论那种名称的家谱,都是记载血缘家族世系与事迹为主要内容的历史文献。中国家谱历史悠久,数量可观,是中华民族一笔巨大的历史财富和文化遗产。家谱至少源于先秦时代,明、清两代私修家谱,更成为一项全民性文化活动。家谱与方志、国史,并列为祖国三大历史文献。

    据《光明日报》记者余传诗文章说:家谱有一定的编写体例,主要记述家族的历史沿革、世系繁衍、人口变迁、居地迁徙、婚姻状况、家族成员在科贡、官封名谥等政治生活中的地位、作用和事迹(包括著述)、家族的经济状况和兴衰变化,以及家族的丧葬、祭奠、族规家法等。因此,家谱是一种能够比较真实反映历史面貌、时代精神、社会风尚的载籍。历代学者把谱系之学,看作是一门重要学问,是史学的组成部分。家谱的文献价值,在我国一直处于尚未开发利用的状态。家谱往往深藏民间,秘不示人。学者在搜集资料时十分困难。解放后,历次政治运动,视家谱为封建书籍,被抛弃消毁。部分流入社会,被图书馆和博物馆收藏。上海图书馆从造纸厂待消毁的旧书故纸中,抢救出近万册,是国内保存家谱最多的图书馆。上海图书馆专家赴美考察,发现美国犹他州家谱图书馆在收集、整理、开发中国家谱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已收集了17000种中国家谱,并拍摄了缩微胶卷。近年来,海外华人的寻根意识和对家谱文化的重视,推动了对家谱的开发研究。如对徽商的研究,就是依据皖南徽商的家谱资料。上海图书馆自1996年对馆藏家谱进行整理、修补,接待了大批海内外读者。家谱这一被视为封建糟粕而唾弃的历史文化资源,开始登上了学术界的高雅殿堂。通过国内外协作,收集、开发、利用家谱的工作必定会有逐步发展。上海图书馆已与美国犹他州家谱图书馆达成协议,由美国向上海图书馆提供缩微胶卷目录,上海图书馆将建立中国家谱信息库,把祖先传下来的这份珍贵文化遗产保存、整理、开发利用起来,为学术界和读者提供服务。

    二、丁氏姓氏渊源

    我国的姓氏,大多起于商周时期,到汉代基本确立了姓氏体系。大致有号、谥、爵、国、官、字、居、事、职等九种方式确定姓氏。周代分封建国,周武王灭商后,分封吕尚,姜姓名望,字子牙,通称姜太公,为齐国国君。齐国在今山东半岛及山东中部地区。姜太公之子吕伋受封为齐侯丁公。丁公是官名。丁公伋后封其嫡子采食于崔邑。采食亦称采邑、采地。崔邑在今山东章丘西北之崔氏城,其后人沿用丁氏为姓。丁氏集中居住地称郡望,为济阳郡。济阳郡一说是由陈留郡分出来的一部分的称谓,在今河南省兰考一带;也拟为章丘西北之今济阳县。究竟丁氏郡望在哪里?尚待考证。丁氏的由来,除丁公伋之后裔,沿用丁氏为姓外,尚有四种说法:一是周武王时有丁侯,其后裔以丁为氏;二是宋大夫丁公,以谥号为氏;三是三国时孙匡因避罪,别其姓为丁氏;四是西域人多叫××丁,入中原后固以丁为姓。以上说法,以丁公伋之后裔,沿用官名为姓者为多。所见丁氏家谱的叙文,皆从此说。

    三、琅琊丁氏的历史沿革

据明崇祯十年(岁次丁丑,公元1637年) 首次修订的《琅琊丁氏家乘》,八世祖耀亢(清顺治壬辰科拔贡,明末清初的文学家,著有《续金瓶梅》、《橡谷全集》等书传世)所撰写的族谱序中说:“吾丁氏自太公封子伋而姓始著,后世蔓延于天下者不可考,仅按海州籍丁氏,世居荆楚之武昌,……。”可知秦汉唐宋之远祖已不可考。七世祖懋学所撰《海州谱略》所载:“惟兴公兄弟三人,原籍湖广武昌府武昌县人”。两文所说的武昌,是旧县名,不是武汉三镇之武昌,旧武昌县是湖北省鄂城县,今改为鄂州市。据知,鄂州市至今丁姓人口众多,可见兴祖原籍武昌县之说可信。又据《海州谱略》载:“元之末,天下大乱,始祖兴以铁枪归明太祖,调兴从武卫元帅俞照麾下属校尉许旺总旗。乙巳(元至正二十五年,公元1365年)十一月,随康都督巫子门杀退张士诚水军。据考,张士诚是江苏泰州人,元至正十三年与弟率盐工起兵,攻城掠地,次年称王叫“诚王”,定都平江(今江苏苏州)。次年降元,受封为太尉,继续扩大地盘,占领了大片土地,南至浙江绍兴,北至山东济宁,西至安徽北部,东至海。至正二十三年自称“吴王”,后屡被朱元璋击败。二十七年秋,平江城破,张被俘至金陵,自缢死。丙午(元至正二十六年)四月,丁兴祖接应乌罗港,就征淮、泗、亳州等处;十月,复调至徐(达)宰相麾下。徐达安徽风阳人,元末参加朱元璋军,与常遇春同称“才勇”,是朱元璋攻打张士诚部的主力。后北上灭元,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攻克大都(今北京),并分兵北方各地。丁兴所在部队“十一月克湖州、吴江,并攻苏州;次年丁未(元至正二十七年)九月,又取常州、无锡,十月调太仓守禦。洪武六年(1375年)复从中右所校尉许旺军。是年秋,随靖海侯出海捕倭。十二年(1379年)调内守镇海卫。后丁兴以老疾告退。至(洪武)二十三年,长子贯复并枪补役,以历年获级功,本卫保勘赴京。”就是说,丁兴因年老疾病从镇海卫告退,1381年其长子贯顶替父参军。鉴于丁兴长期从军,转战江浙,参加了许多重大战役,建有军功,由淮安卫保荐晋京。“洪武二十四年(1382年)辛未九月,钦授淮安卫海州守御所世袭百户。”在海州终其一生。

丁兴兄弟三人,二弟杰公,曾任福建泉州知事,诰封承德郎。有子三人,泰、振猷、庆,至六世失考。三弟吏目公,曾任山西保德吏目。保德州在山西黄河左岸,辖境相当于今保德、河曲两县。吏目是明代知州下设的官吏,掌州府的出纳、文书并分领州事。因阙名,后人称为吏目公。他有三子,长子顺于明初由淮安卫迁至山东日照县涛雒镇,为日照丁氏始祖。与琅琊丁氏始祖推是叔兄弟。顺公的后裔,以字排辈份。为惟、履、原、肇,明、相、天、崇,乡、德、显、繁,聿、孝、世、永等,四字一句。如国民党元老、音韵学者丁惟汾是十七世,美籍华人科学家丁肇中是二十世;迁至茂甲庄的丁履功,其子丁原贞都是按上述四字句排列的。

丁兴之长子贯,承袭海州所百户,留海州,繁衍生息,有海州大谱详载,可惜未能见到。据懋学祖撰《海州谱略》所说,兴公之子孙传至七世梦龙无嗣,在明万历辛巳(公元1581年),“检世系及求之诸城,……以别支之子丁峴袭,至今来往不绝云”。兴公之子推,从淮安迁徙到诸城。《海州谱略》云:推公“去淮适诸,年月不可考(约在1382年前后),传云卜居藏马山南之小天台,以治箕为业,子孙散处四方,载入别谱。其(子)曰彦德者,留天台”。 此话意思是推公到了诸城东南乡藏马山附近之小天台(山),以制簸箕等柳编器物为生。他的子孙散居各处,已载在别支的谱上。只有叫彦德的儿子,留在天台山。是否可以推断,推公不只一个儿子。彦德公为丁氏二世祖居天台山东原,逐渐形成的丁家大村。是琅琊丁氏,也叫诸城丁氏或藏马丁氏,最初的聚居地。后世由此分散到附近各村及远方。据十八世昌燕祖(清光绪十七年辛卯科进士、翰林院庶吉士)撰《丁氏家传》记载:推公“卒葬天台山东麓。相传公精堪舆术,予卜五世墓地。”有记载的:二世彦德公、三世伯忠公、四世宗本公、五世珍公等均葬于天台山东麓。其它不详。当时,在此建有墓园和丁氏宗祠。早年,墓园有围墙环绕,古柏成阴,墓碑、墓道整齐,可惜今已无存。宗祠在天台山以东,在今大村镇前街,为大村医院占用,主要建筑已拆除重建,仅有后面旧房一栋,和院内古柏、银杏树数株。旧时,清明中元、十月朔日或祖先的生辰忌日,族人“每徒步百里往会祭”。平时,来此凭吊、聚会者众多。外地族人到此寻根祭祖的也不少。其中有碑文记载的有,明崇祯九年(公元1636年)河南归德府永城县同族魁河、魁梦、启睿、启昌等有显赫官职的举人、进士来祭祖,立了碑。碑文见乾隆版《琅琊丁氏家乘》第一卷。胶南市文化局、大村镇政府为了开展丁耀亢学术研究,联络丁氏族人来此寻根问祖,开展旅游活动。他们对墓地、宗祠进行了调查,确定了原墓址和宗祠所在位置,建议市政府修复丁推墓和丁氏宗祠,并在祠内建立“丁耀亢作品陈列室”,进行学术研究。可惜因经费不足未能实施,希望族人富有者予以资助。

    四、藏马丁氏族谱编修始末

修谱一般是族内有文化并热心公益的人牵头干的事。从明洪武年间,始祖推迁移到诸城东南乡,到明末从六世起分为72支,已经有不少有文化的人了,“登国册者千余人”。其中六世49支纯祖,祖孙三代有进士四人,历任明朝廷和地方要职,还有庠生二人,监生一人。其孙八世耀斗(号虹野,隆庆己巳科进士)在崇祯版琅琊丁氏族谱《刻谱夙念纪实》文章中说,他从小羡慕范仲淹提倡的义田之举。他与伯兄耀轸(50支)同塾,每儿戏言志时,很赞赏前辈用三年时间为乡里族人订立了一套规章、公约。到五十岁还常想义田和规约的事。一个人力量单薄,难以完成有关集体的事,但可联合各支脉的族人,使大家知道最初是一人留下的子孙,要“披卷而知所出”,经过百世还像一家人一样,就需要修谱。先人已经集纂了一些残缺不全的族谱资料,有的已经过校核。崇祯九年(公元1636年)他告老还家,他的伯兄耀轸带着他编篡的家谱资料,对他说:“这是我用三年时间挨门逐户考订手录所得,虽有遗漏(三传七支已失其四)能搜集到的就这些了。”耀斗祖说:“我们年轻时的志向老兄基本完成了”。经过耀斗等多人核阅修订,第二年(崇祯十年)第一部丁氏家谱,在始祖推迁徙到诸城一百五、六十年之后,付梓出版了。耀斗祖的胞弟耀亢祖(号野鹤,清顺治壬辰科拔贡,明末清初著名的文学家),也赞扬耀轸祖“读书颇多,且忠信一生,老于田野,又走海上,奔走三年而谱,这是一种贤德之举,谱成让我写序,不可推辞,尚念先有河、后有海,不忘自己所出,所以写了这篇序言”。

     为什么要修谱?明崇祯十年(公元1637年)第一部族谱和清康熙十二年(公元1729年)十二世祖昌平倡议第二次修谱,相隔十二年。但第一次修谱的资料已无存,卷一遗失,其余各卷也有损坏,仅能从第一次修谱的几篇序文中略窥全貌。而族人繁衍更多了,迁徙到各地的已不可胜计。十三世琪祖经过三、四年寻访,搜集到一些资料,不幸他病逝了,修谱的事就中断了。后来由十四世荣祚祖,并约请了六位族人参与,于康熙四十三年(公元1704年)三月接手办理修谱之事,前仆后继历时六十一年,于乾隆三十年(公元1765年)三月谱成。这次修谱寻访范围主要以本县为主,兼顾邻县,更远的就更困难了。所以,六世分为七十二支,这此登谱的仅三十六支,失考者占半数。

以上两次修谱的宗旨,概括而言,一是为了明支脉,提倡尊祖敬宗。修谱为明其所出。为人子者,问其父、其祖是谁?一般都知道,因其父、其祖养其身也。问他前四、五世是谁?有的人就不知道了。再问六、七世,知道的人就很少了。这是因为没有谱谍记载,单凭记忆是难以做到的。所以出现亲族不相认,甚至争斗相残。反过来说,我父之子为我兄弟,我兄弟之子为我侄,数代以后就不知道是什么人了。因此,修谱是为了记载世系支脉,避免愈远愈湮,散漫而无从察考,亲族相视如途人。提倡尊祖故要敬宗,敬宗则要承认同族。明支脉是修谱的主要目的。其次是为了敦亲睦族,提倡帮贫济困。先人主张效法范文正公义田之举,一个支系有一些公积地,给贫困者耕种,以维持生计。主张设立宗祠,依照法理以祠供祠使其经费自给。九世献愫祖在天台宗祠写的谱叙中说:族人可能贵贱悬殊,而同族之谊不悬;官与贫攸异,而共宗之情不异;远与近、亲与疏各殊,而瓜瓞绵绵,厥初生民之义不殊。以入庙过墓之心,为敦族睦宗之计,不至于亲尽服绝,就老死不相往来。先人主张无论穷富贵贱,如能岁时入祠一聚,相识相认,互相交谈,密切感情是很好的;如能通仓廪、济缓急则更好。族人衣食足则可教化,就无流离失所,无怨忧,使绵绵生息,千年百世都知道是本族的后裔,永不忘本。这两条修谱宗旨所表达的愿望是好的,族人应努力实现之。但由于族人受教育程度和道德观念不同,往往会出现一些有悖常理的人和事。又由于贫富悬殊,为富不仁者多矣!对善举、济困、敦亲睦族缺乏热情,先人的美好愿望,就难以做到了。

自乾隆三十年,第二次重修的族谱出版后,距今已二百三十多年了,再未修全谱。现在随着全国人口迅猛增加,丁氏后裔人数更加浩繁,蔓延到全国各地,甚至海外,已没有修全谱的社会条件。长期以来,大陆上把尊祖敬宗作为一种封建意识反对之。如果祖上是官宦之家,子孙唯恐不能划清界线,成了封建主义的“孝子贤孙”,谁还敢去打听或记载祖辈的情况。族人多了也总有人意在追远,了解本族支系发展变化的情况。但谁也无力总括全族,只能在一个支脉的小范围内进行考察。我已见过49支支谱;听说52支也有支谱。我们51支支谱是十九世奉忱祖,曾经见过乾隆版《丁氏家乘》。解放后,如克勇叔,他凭记忆并咨询其它有所知者,记载了从始祖到二十二世的谱系梗概。因社会环境所迫,他不得已把谱稿东躲西藏,终未保住,幸传笙祖藏有草稿。台湾族人有意整理修订51支支谱。改革开放后,传家祖将支谱草稿加以整理补充,增智四伯父协助调查补充了大陆族人的新情况,由台湾传固祖、育祥伯父补充了台湾族人的资料,汇集成一本51支简谱。传固祖又从加拿大安大略省米西萨加城49支十九世族人道堉祖处,获得乾隆版《琅琊丁氏家乘》复印本。他与增善、育祥两位祖伯将简谱作了补充核对,于1990年将两谱复印,寄回大陆数本。为了使丁氏51支更多的族人看到简谱,了解51支这一局部世系支脉的情况,经我增熙伯父进一步核对补充,并将增善、育祥两位叔伯写的支谱序,经征得他们的同意,在其原文基础上作了若干修改。增杰四叔重绘了两幅地图,并打印了简谱全文。于1994年请平度增义叔伯委托排印、校对,印刷出版。又得到青岛丁明叔热心支持,分寄给已知地址的大陆和台湾族人每户一册。这本50多页的支谱,虽是琅琊丁氏全族的局部,却凝聚着海峡两岸本支族人的心血。大家认为不能修全谱,修个简谱知道局部,也聊胜于无。如认真阅读简谱,可知明初以来,本支的历史沿革,世系人口变迁,配偶、子孙的名字及居住地。按前面所说,编写家谱有一定体例,如严格要求,此简谱尚嫌过于简单。如果能将登谱的族人的生卒年月、学历、简历、居住地址、著作或工作成就等列入就好了。但调查积累资料难度很大。所印简谱,现在看来已有些变化,根据掌握的资料,又作了些修改,并输入计算机,便于随时修改。随着国内学术界开展谱谍的整理、研究、开发、利用,更多的族人重视这一历史文献,以后可再补充修订,重新出版一本印刷质量较好的支谱,以传之久远。

    五、`丁氏51支世系和茂甲庄四大宅      

六世祖纬,号围溪,明敕赐庙祀乡贤。以孙自劝贵 ,例赠中宪大夫。是诸城丁氏51支起始人。兄弟二人,其胞弟綵祖,号前溪,著有《小令集》鼓词行世,是52支起始人。纬祖生四子,七世应元祖生七子,八世自勖祖生三子,九世嵋祖生三子,十世世亨祖生四子,十一世泽长祖生五子,十二世鳞祖生二子,十三世杰祖生三子,十四世希惠祖单传至十五世樽祖,生四子。樽祖生二子瑞兴、瑞趾,是茂甲庄形成四大宅的起始。上述世系说明,纬祖后裔浩繁,51支世系范围很大。不是我们所编《诸城丁氏51支简谱》所能涵盖。所以这本简谱只能是茂甲庄支谱,才较确切。

51支十世世亨祖定居茂甲庄,他有四子,其次子十一世择长祖,是我们的直系祖先;其三子泽久祖。十三世杰祖有三子,其二子希惠祖,是我们的直系祖先;其三子希志祖。有这两次行二、行三的兄弟,都住在茂甲庄。茂甲庄丁氏一向有老二支、老三支两大支的区分,不知是否就是以十一世抑或按十四世的二、三支来区分?又据增智弟说,三世有七兄弟,四支失考,只有伯聚、伯忠、伯升三支。茂甲庄所谓老二支、老三支之说,是指伯忠、伯升之后裔。两种说法那种正确?只有将来见到老三支的族谱,才能确定。

十五世樽祖,字荫峰,号恪庭,诰赠奉政大夫,侯选府同知。同治年间,在村西大路上立有一座白石坊,雕刻很精美,解放初期已拆除,只知为樽祖所建,什么名义已不记得。樽祖生二子,即十六世瑞兴、瑞趾。瑞兴无嗣;瑞趾生四子,其二子文海出嗣继瑞兴祖。此兄弟四人遂形成四大宅。十七世文山祖,清嘉庆二十四年(公元1819年)生。道光二十九年(公元1849年)乙酉科拔贡,住老宅,亦称前宅。次子文海居西宅。三子文宇居东宅。四子文圃住后宅。这兄弟四人,共生十八世十四子,均以“斗”字作名字的第二字,通称“十四斗”。十八世“十四斗”共生十九世二十四子,均以“平”字作为名字的第二字,通称“二十四平”。“平”以下为二十世,多以“传”字辈命名。四大宅中,老宅文山祖生五“斗”,五“斗”生十四“平”(其中一人少亡,无嗣),是人口最兴旺的支系。其次是东宅,人口也不少。

四大宅形成于清叶中晚期,斗字辈多出生于这个时期;平字辈多数出生在清末,生活在民国初中期。这两代人生活在国力衰败,外敌屡屡侵犯,战乱频仍,民生凋蔽的时期。茂甲庄丁氏一向称为耕读世家。由于当地土地贫脊,生产方式落后,旱涝灾害不断,收成微少,只靠农业收入,不能满足温饱。因之,贫困者居多,富裕者少。但无论贫富人家,多数重视子孙教育,早期设家塾读书,后来创办了甄英小学。晚清时考取科举的渐少,只有前宅允平祖,号熙忱为邑庠生,终生治学,子女都受了很好的教育,乡邻受教者众多。当地解放后去世。民国后有不少叔伯辈外出求学者渐多。如诸城省立第十三中学、青岛各中学;济南、曲阜、青州一、二、四后期师范和济南女子师范等学校读书。个别学子,如二十世振华,号毓西,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并到日本留学,是茂甲庄第一名大学毕业生、留学生。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求学十分困难,使一大批青年耽误了读书机会。有的人千方百计读了一些战时学校。如省立联中、省立海滨中学、私立崔家滩中学和解放区的滨北中学等。这个时期几乎没有人读完专科和大本。只有解放后,生活安定,不少人读完大学,也有数人获得硕士学位,或获得高级工程师、高级经济师、主任医师、教授、研究员等职称。

茂甲庄丁氏族人,近代外出工作的渐多,少数人从事军、政职务,高级职务的不多。抗日战争初期,有传积、传让、传铎、传锳、天陞祖、天佑、育基叔伯等八人,以满腔热血从军抗日。有两人在黄浦军校西安分校毕业,从事军职。天陞祖不幸牺牲,其他人多已故去。学有所成者均陆续回到山东从事各种工作,多为教师,都终生从事教育工作,为山东的教育事业作出了贡献。解放前后,多数族人离开茂甲庄,星散到各地(包括海外),从事各种职业。除到海外者,在国内不同岗位上,为祖国的社会主义事业贡献力量。

 

 

 

 

              诸城丁氏五十一支 二十二世孙丁 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