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理解《周易》中的“习”字

 冷月当空mql 2017-05-28
1、坎卦之习。
习,在坎卦中出现,并得到了诠释。坎卦“《彖》曰:'习坎',重险也。水流而不盈。行险而不失其信。维心亨,乃以刚中也。”习,就是重的意思,重叠、重复。两坎相加为习。坎为险,两坎相加则为重险。这一段话中核心思想是“水流而不盈。行险而不失其信。维心亨,乃以刚中也。”目的是“刚中”,是治国治家治民之道。要达到这一目的,最根本的两个基本点就是:不盈和诚信。要让水流顺畅,且不为害,就不能满,满则溢,溢则为害。为了发展,必须“行险”,但一定要讲信用,必须诚信。
“《象》曰:水洊至,习坎。君子以常德行,习教事”。水一次又一次的到来,形容奔流不息,险也是一次又一次的到来,形容世事艰难,所以作为每一个人切记严格要求自己,美德之行,必须持之以恒,不可时断时续,不可时有时无,就像毛泽东说的一样,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率先垂范,用自己的言行教育和引导人民,弘扬中华民族地传统美德。这里的习,也是持之以恒,坚持不懈。
初六,“《象》曰:'习坎入坎',失道,凶也”。原本就是习坎,再加上入坎,其坎多矣。习坎是自然和社会的规律,是事物发展的必然。把握不住,掌控不了,再入层层其坎,自然是失其道,不按照规律办事,就会盲目,就会妄从,就会妄动,注定要失败。
2、坤卦之习。
坤卦“六二,直、方、大,不习,无不利”。坤为地,已经是直方大了,够可以的了,无所不包,所以就不能再重复了。坤卦是两个经卦的重叠,已经是重顺了,如果要再习,再重复,就是顺的有点过了。顺是一定要顺的,但不能一味的顺,顺过了头,就不是真正的顺了,就不是八卦中讲的顺了。凡事都有个过与不及的问题,过了不对,不及也不对,要把握一个度,这就是中正。所以要“不习”,方可“无不利”。此其一。
六二又是阴得阴位,阴阳失调,就难以得顺,所以要“不习”。这就是辩证的观点,顺是讲究度的,讲究规律,这就是法则,是地之道。此其二。
“《象》曰,六二之动,直以方也。'不习无不利',地道光也”。地道是什么?就是效法,就是成形。“不习”,就能“中正”,“中正”就是道,就能发扬光大。此其三。
《文言》:“'直'其正也,'方'其义也。君子敬以直内,义以方外,敬义立而德不孤。'直、方十天,不习无不利',则不疑其所行也”。“直”讲的是正,“方”讲的是义。是人的内在品质,是做人的道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