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漳浦都不一定知道的20个关于漳浦的秘密......

 昵称w4l7 2017-05-28


在漳浦土生土长,见证了它的变化与发展。但是,你知道隐藏在它身上的一些秘密吗?

(蓝智伟/摄)



 漳浦人与《四库全书》

     

   看过《铁齿铜牙纪晓岚》的电视剧,应该对《四库全书》有些印象。《四库全书》是在乾隆皇帝的主持下,由360多位高官、学者编撰,3800多人抄写,耗时十三年编成的丛书,分经、史、子、集四部,故名四库。

    

   你知道吗?漳浦有两人参与编修,他们就是正总裁蔡新,以及校勘《永乐大典》纂修兼分校官蓝应元,漳州府也仅此2人参修而已。 

   

    漳浦人文荟萃,也有不少漳浦人的著作收入到 《四库全书》,比如高登、黄道周、蔡世远等。


据说天地会源自漳浦......

    

   看过《鹿鼎记》,应该还记得韦小宝的师父就是天地会的创办人兼总舵主陈近南。其实关于天地会的起源,中外学者众说纷纭,其中一个较为流传的说法是天地会源自漳浦。

   

   据说,天地会的创始人是漳浦僧人提喜,俗名郑开,别号洪二和尚。天地会最早的起义是提喜在漳浦最早的弟子杜浔人卢茂起义


戚继光在漳浦追击过倭寇

     

   戚继光率领戚家军在仙游打败倭寇后,又追击到漳浦的蔡陂岭(盘陀通坑附近)。倭寇见这里地势险要,设法埋伏,但是最后被戚家军包围、打击,只剩残倭逃窜。有立忠勇祠悼念,现在在天福茶博物院立有忠勇碑、戚继光雕像等。


漳浦以前也有个“桃花源”

     

   在梁山山脉的金刚山与吴公山之间,有个盆地,叫吴公坪。宋末一个隐士在此居住,人们只知道他姓吴,尊称他为“吴公”。吴公坪野果自熟,野花盛开,野禽繁衍,人们自给自足。

(网络配图)

   

    到清代的时候,这里依然是“世外桃源”。吴公坪有田有水,鱼米自给;也可以采葛种麻,织布缝衣。村民必要的时候就拿一些自家采的药材到杜浔集市上换其他物品,平时很少外出。直到上世纪30年代这种安逸美好的生活才被打破。

 


有“蜀道难”之感的盘陀岭

 

   “盘陀岭上几盘陀”,盘陀岭古道是闽粤古驿路重要的一段,以崎岖闻名古今。盘陀岭古道是山谷地带,它虽然不比蜀道那样“难于上青天”,但是两边是高山悬崖,道路崎岖,也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感。

(梁山天卵禅石 /邱志民摄)


“火烧埔”地名的由来

     

   “火烧埔”在以前有个风雅的名称“好洲埔”,因为这个地方植被茂盛,凉风习习。但是解放前,这里被滥砍滥伐,变得荒凉。在还没设糖厂时,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来这里垦荒,觉得这里一毛不拔,于是取“好洲埔”的谐音为“火烧埔”

(网络配图)


为什么叫“祖妈林水库”?

 

   据说水库中有座小山,此山是落籍高山黄氏开基第三世祖妈——黄伯尧夫人陈氏墓域。子孙在这座小山上建造墓林,称为“祖妈林”,水库因而得名。

(人淡如菊/摄)


养正女校开启全国近代幼儿教育先声

   

   养正女校是福建省近代最早的女子学校之一。光绪十八年(1892年),漳浦县养正女校附设蒙养院开学,招收4岁至6岁女童及孤儿院适龄女童入学,为全国近代幼儿教育之先声。


漳浦一中的前身和原校址

     

   漳浦一中的前身是“漳浦县立绥安初级中学”,创办于1926年4月,至今已有90年办学历史,原校址在明代乡贤黄道周先生讲学处,1927年春迁至现址。


80%的宜兰人祖籍在漳浦

     

   漳浦是台胞主要祖籍地,80%的台湾宜兰县人祖籍在漳浦,台湾现有2300多万人口中,祖籍漳浦的有200多万人,素有“十个台湾人一个漳浦人之说”!


“金漳浦”的美誉怎么来的?

    

   南宋的卓遵在书中夸赞漳浦:“漳之南,其县名漳浦,俗厚、讼稀,赋入饶羡,故为邑者不劳而富,旧以金名焉。”证明了当时县内民生发达,赋税充裕。


    宋代佛昙白石郑解元作《鸿江赋》歌颂沿海一带农、渔生产的优越条件和壮丽景观,也提到“金浦”美称,说鸿儒江(佛昙江)在“金浦之郊坰”


   明代泉州进士何乔远,在其撰写的《闽书》上写道:“漳浦旧有金名焉,谚谓之金漳浦,银同安。”


    金漳浦,沃土绵延,青山碧海,物华天宝,人杰地灵!


关于漳浦的那些“九十九”

   

    漳浦民间流传着许多“九十九”的俗语,其中老一辈人最常提起的应该是关于山、水、社、桥的四个“九十九”,分别是“梁山九十九峰”“鹿溪九十九湾”“县城九十九社(土地公庙)”“乾桥九十九板(桥板)”


漳浦海拔最高的山脉是哪座?


    石屏山山脉西部是漳浦与平和的界山,北部是漳浦与龙海的界山。石屏山极顶海拔是1006米,是漳浦最高峰。


海拔最高的行政村——车本村

 

   车本村位于石榴镇北部山区,漳浦县西北方最边远的地区,是漳浦海拔最高(780米)的行政村,中共靖和浦中心县委机关旧址所在地,有“闽南井冈山”之称。


漳浦面积最大的岛屿——红屿

  

   漳浦大大小小的岛屿加起来将近50个,其中面积最大的是位于古雷的红屿,有0.92平方公里。岛上是形状各异的风动石石群,被专家称为“风动石公园”,最大的“窃蛋龙风动石”被誉为“中华风动第一石”。

(飞越摄影/摄)


漳浦最大的家庙是哪座?


   位于旧镇镇浯江村的海云家庙,其规格之高、规模之大,是漳浦县最大的家庙,也堪称是闽南第一大宗祠。


它是中国天文学的一个不解之谜

     

   黄道周讲学处石天方盘当时是教授易学的教具,也用于研究天气变化。300多年来,无数的专家前来研究,还无法对其奥秘进行详解。

   


黄道周是列入曲阜孔庙从祀的先儒

     

   黄道周百年后,清乾隆帝为褒扬他的忠节,改谥“忠端”;道光四年(1824年),旨准黄道周从祀孔庙。他也是闽南地区唯一列入曲阜孔庙从祀的先儒。

    

   黄道周是明末杰出的学者,尤以易学为著;他还工书善画,书法更是自成一体,世称“黄漳浦体”;他也是著名的教育家,弟子众多。明代著名地理学家徐霞客称黄道周是“书法为馆阁第一。文章为国朝第一,人品为海内第一,其学问直接周孔,为古今第一”。乾隆帝亦说他:“不愧一代完人”。



漳浦县唯一的鼎甲三及第

     

   嘉靖三十八年(1559),林士章一鸣惊人,殿试第一甲第三名,探花及第,授翰林编修。后来,他官至南京礼部尚书,成为一代名臣。


漳浦历史名人的称号你都听说过吗?


  • “海云三秀”:周宗起、林纯一、陈谦德,因为故里同在海云山域,且同时为官,因而并称“海云三秀”。


  • “双桂联芳”:佛昙鉴湖的陈亹和胞兄陈翼同科中式举人。


  • “三凤齐鸣”旧镇乌石的林一初、林一阳、林一新三兄弟俱登科甲,他们是漳浦的 “三凤齐鸣”之一。


  • “十八顶乌纱帽”:漳浦县城新路街的林氏,因为林梓及其儿子林采、林宰父子三科甲,其 子孙也有多人任官,是县城的名门望族。


  • “漳浦三刘”:杜浔涵头(今北坂)刘氏是一个官宦家族,刘庭芥、刘庭兰、刘庭蕙三人都是进士。


  • “三国奇杰”:戴国章、陈国器、张国经三人是同科的进士,热心家乡的公益事业。他们的名字都有“国”字,但是三人生理上都有点缺陷,因而并称为“三国奇杰”。戴国章驼背,人们给予美称“鞠躬朝天子”;陈国器跛一足,人们美称为“一足跳龙门”;张国经生来独眼,被人们誉为“独眼观天象”。


  • “丹山二先生”:在丹山的赤土古致村,张若化、张若仲在明亡后,坚持气节,不仕清朝。


  • “理学布衣”:张士楷是张若化的儿子,他隐居山林,精研理学,终成名家。


  • “蓝氏三杰”:蓝理、蓝廷珍、蓝鼎元,他们为清朝统一、治理和开发台湾做出了卓越贡献。蓝理被称为“破肚将军”,被康熙誉为“平台首功”;蓝廷珍被雍正誉为“治台名将”;蓝鼎元全面系统提出治理、经营台湾的理论体系,被乾隆誉为“筹台宗匠”。


  • “两帝师”:清乾隆皇帝的老师蔡世远和嘉庆皇帝的老师蔡新。他们叔侄二人,以学问、文章、道德享誉朝野。


  • “大坑出布政”:大坑也就是佛昙鉴湖,因陈亹和侄孙陈奂都担任过布政使司的官。


  • “港头出知府”:佛昙港头因为林表、林敬、林绍三人均任过知府。



漳浦素有“海滨邹鲁”的美誉,历史悠久,人文底蕴浓厚。

大美漳浦,你还知道哪些深藏在它身上的秘密?



部分文字整理自《漳浦文史资料》、《漳浦之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