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蓟

 永全鸣旺 2017-05-28

《全国中草药汇编》:小蓟

【药材名称】小蓟

【图片】小蓟小蓟小蓟

【拼音】Xiǎo Jì

【别名】刺儿菜、刺菜、曲曲菜、青青菜、荠荠菜、刺角菜、白鸡角刺、小鸡角刺、小牛扎口、野红花

【来源】本品为菊科刺儿菜属植物刺儿菜Cephalanoplos segetum (Bunge)Kitam.[Cirsium segetum Bunge]的干燥地上部分(带花全草),根状茎亦可入药。夏季采收带花全草,去杂质,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25~50厘米。茎基部生长多数须根。根状茎细长,先直伸后匍匐,白色,肉质。茎直立,微紫色,有纵槽,被白色柔毛,上部稍有分枝。叶互生,无柄,长椭圆形或椭圆状披针形,长7~10厘米,宽1.5~2.5厘米,先端钝,有刺尖,基部圆钝;全缘或微齿裂,边缘有金黄色小刺,两面均被有棉毛,开花后下部叶凋落。春、夏季开花,头状花序顶生,直立,花单性,雌雄异株,管状花,紫红色,雄花序较小,有不育雌蕊;雌花序较大,有不育雄蕊。瘦果椭圆形或长卵形,冠毛羽毛状。

【生境分部】为最常见的杂草。全国各地均有分布。

【化学成分】全草含胆碱并显生物碱及皂甙的反应。

【药理作用】1、止血试验:剪去小鼠尾尖,使血连续流出,给予小蓟浸剂后能较显著地缩短出血时间。自小蓟煎剂中提取一种黄白色粉末状物质,配成7%水溶液,用于创伤表面,而有良好的止血效应。

2、小蓟含儿茶酚胺类物质,小蓟煎剂有直接的拟交感神经药的作用,其作用可被可卡因和麻黄碱所增强,被苄胺唑啉和加氢麦角碱所对抗,且不易受利血平耗竭儿茶酚胺的影响。小蓟煎剂对麻醉后破坏脊髓的大白鼠有去甲肾上腺素的升压作用。对于清醒动物,静注小蓟制剂也能看到短暂的升压作用。小蓟制剂的升压成分耐热性强,煮沸浓缩不影响它的升压作用(此点与肾上腺素不同)。

3、小蓟煎剂对离体兔心和蟾蜍心脏均有兴奋作用。

4、动物试验:对甲醛性关节炎有一定程度的消炎作用。

5、有镇静作用。

6、抑菌:水煎剂对白喉杆菌、肺炎球菌、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变形杆菌、福氏痢疾杆菌、大肠杆菌、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等均有抑制作用。

【炮制】小蓟炭:取净小蓟段放锅内,炒至棕黑色,注意存性,喷洒少许清水,取出晾干。

【性味】甘、苦,凉。

【归经】归心、肝经。

【功能主治】全草:凉血止血,祛瘀消肿。用于衄血,吐血,尿血,便血,崩漏下血,外伤出血,痈肿疮毒。根状茎:肝炎。

【用法用量】全草:4.5~9g;根状茎:鲜品1~2两。外用鲜品适量,捣烂敷患处。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

【复方】1、尿痛,尿急,尿血:(小蓟饮子)小蓟、生地黄、藕节、炒蒲黄、滑石、当归、木通、栀子甘草淡竹叶各等量,研成粗粉,每次5钱,水煎服,每日2次。

2、传染性肝炎:鲜小蓟根状茎2两,水煎服。

3、功能性子宫出血:鲜小蓟2两,水煎分2次服。

4、肾炎(血尿症状为主):小蓟、藕节、蒲黄各5钱,生地4钱,山栀子3钱,竹叶、木通各1.5钱,生甘草1钱,水煎服。若肉眼见血尿者加琥珀屑3~5分吞服或同用大小蓟,地锦草等,若有高血压及血尿同见,另加荠菜花干草0.5~1两。

【备注】1、刻叶刺菜Cephalanoplos setosum (Bieb.)Kitam.[Cirsium setosum Bieb.]与刺儿菜的主要区别是高40~120厘米,下部叶为羽状的疏波状缺刻。头状花序着生长梗上,常2个成单枝聚伞花序。分布于东北、华北及陕西、甘肃、宁夏、山东、河南等地。本品可与小蓟同等入药。

2、广西地区有以轮蓟Cirsium chinense Gardn. et Champ.之根作作小蓟用者,本品应属大蓟之类。

3、湖北、湖南、广东地区有以大蓟Cirsium japonicum DC.误作小蓟用者,应加以区别。

4、东北地区有以菊科苣荬菜Sonchus brachyotus DC.的全草混称小蓟,亦系误用。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