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湖北襄阳:庞公祠历史之谜

 襄阳孙金福 2017-05-29
 
 道光三年《庞公祠重修碑记》


襄阳城东有“凤雏”的庞公祠,城西有“伏龙”孔明的隆中。《三国演义》称:“伏龙、凤雏,二人得一,可安天下。”襄阳城东郊的庞公祠,就是主要祭祀三国时期著名的谋士、与诸葛亮同辅刘备复兴汉室的副军师中郎将庞统的祠堂由于庞公祠现仅存遗址,故今人对庞公祠的来历有所迷惑,原庞公祠里供奉的庞公倒底是庞德公还是庞统?

《襄樊市地名志》在“庞公公社”项下写道:“《水经注·沔水》载:‘沔水中有鱼梁洲,庞德公所居。’庞德公是东汉末年襄阳人,躬耕陇亩,荆州牧刘表数次请他做官未允。司马德操常与德公交往,尊称兄长,人皆呼为庞公,后人为纪念他建有庞公祠,故庞公为公社名。”

文史资料《老襄樊》则叙述:“庞公路位于襄阳城外东部,呈东西走向,西自环城东路,东到庞公公社庞公大队陶家湾,长3000米,宽36米……七十年代规划成为城区街道,因路东端相传是庞德公故里,命名庞公路。陶家湾尚存庞靖侯祠遗址。庞靖侯祠是祀汉中郎将关内侯庞统的祠宇。庞统,字士元,世称凤雏先生,系汉末名士庞德公的侄儿,市郊庞公乡人,博学多才,与诸葛亮同辅刘备复兴汉室,任副军师,此祠原是庞统故宅,后为云封寺……”

那么真如地方志所言襄阳城东门外是庞德公的故里吗?这里曾经的庞公祠究竟是为纪念庞德公还是为纪念庞统修建的呢?

 同治版《襄阳县志》记载的庞靖侯祠


武汉大学教授黄惠贤在《校补襄阳耆旧记》中考证,“庞德公,襄阳人,居岘山之南,未尝入城府。”唐朝的《艺文类聚》、《北堂书钞》和宋朝的《太平御览》改为“居沔水上,至老不入襄阳城”。

乾隆版《襄阳府志》记载:“庞德公故宅:在岘山南广昌里。《荆州记》:庞德公居汉之阴,司马德操宅洲之阳,望衡对宇,欢情自接,泛舟褰裳,率尔休畅。”“庞靖侯祠:庞统故宅,后为云封寺,明正德中都御史陈雍改寺为凤栖书院以祀之。久之复为寺。雍正四年(公元1726年)庠生张应时、吴讷等复建为祠。”光绪版《襄阳府志》和同治版《襄阳县志》沿袭并记:“庞统故宅即今庞靖侯祠。”

大悲寺有的档案称大碑寺,《襄樊市地名志》记为大贝寺,明清时期的襄阳志书没有记载大悲寺,但人们流传下来了,其遗址现在姚家湾纺织厂附近的汉江边。大悲寺在北宋就有记载,如北宋李廌(公元1059-1109年)有《赵令畤德麟作襄阳从事丁丑季冬出行南山三邑》记载了“(李廌)同谢公定、曾仲成、潘仲宝携酒,自大悲寺登舟,过岘山,宿鹿门”。

南宋赵万年在《襄阳守城录》描述开禧二年(公元1206年),襄阳城抗金保卫战中记载了大悲寺。还记载了襄阳城东郊有云峰寺地名,其“峰”与“封”同音,云峰寺应为云封寺。由此可见,云封寺和大悲寺都在襄阳城东郊的汉江西岸一线。

 101岁的陶恒达讲述庞公祠的故事


襄阳历史上其实有两个庞公祠:一座在襄阳城东郊,即庞靖侯祠亦称庞士元故宅,明万历年间称为庞统祠,清朝乾隆时期称为庞侯祠,道光年间至今又称为庞公祠,1975年拆毁,今只存遗址。另一座在鹿门山,据乾隆版《襄阳府志》“庞公祠:旧在鹿门山,祀汉高士庞德公”。明嘉靖初,称为三高祠,乾隆时期,其遗址无存。

走访居民,社区里77岁的康光必老人说:“三里庙是从襄阳城东门口算起,有三里路程,所以称为三里庙。庞公祠是纪念庞统的祠堂,19357月,洪水过后,重修了三间瓦房。祠堂门朝东两间,朝西一间。”今年101岁的陶恒达老人说:“193577日,襄阳发生特大洪水,庞公祠被冲毁。之后,村民捐资在旧址重修了房子,以纪念庞统。解放初期曾作为小学,小学迁走后房毁。”并且讲述了大悲寺、庞公祠、三里庙等故事。

资料反映庞公祠的记事碑,如明正德年间“凤栖书院”碑、清道光年间的“庞公祠重修碑记”、清同治年间的“庞士元故宅”和“胜迹永传”碑,除“庞公祠重修碑记”现藏于米公祠,其余碑不见。

综上所述,庞统故居在城东郊,其相传故居与庞靖侯祠实为一体,而庞德公故里应在岘山之南的区域,庞公祠社区历史上没有纪念庞德公的祠庙。随着庞公祠这一带土地的开发,庞公祠的历史研究将会有更新发现。

    老河口:孙金福编辑整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