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白酒第一坊,解密中国白酒是如何造出来的?

 秦岭之尖 2017-05-29

中国白酒不仅与苏格兰威士忌、法国白兰地、俄罗斯伏特加并列为世界四大蒸馏酒,中国的酒文化更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搜神记》曾载:有个叫狄希的中山国人,善酿酒,饮之,可醉千日。河北省博物院馆藏的出土于中山王墓中的古酒,目前是世界上第一次发现如此古老的实物酒。经检验,都是用粮食酿造的,非蒸馏酒,只是深埋在地下2300多年,尽管密封完好,酒精也已挥发得只剩下万分之零点五。

中国白酒第一坊,解密中国白酒是如何造出来的?

中国第一酒(河北省博物院藏)

然而,中国白酒是如何酿造出来的?古人酿酒的工艺跟现在有什么差别?这些问题在学界一直悬而未决,直到水井坊遗址被发掘,这些谜题才被破解。

1 9 9 8年8月,全兴集团对位于成都市水井街的曲酒生产车间进行了煤气管改造,当施工人员挖到地下约1米的时候,意外地发现了一个圆盘状的土石结合物,随着施工进一步深入,埋藏在地底下的文化遗迹越来越多。随后,“水井街酒坊遗址”正式开始考古发掘。

它的发现填补了中国酒坊遗址专题考古的空白,经学者考证,水井坊不仅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酿酒作坊,而且是中国浓香型白酒酿造工艺的源头,是我国古代酿酒和酒肆的唯一实例,堪称中国白酒第一坊。作为历史上最古老的白酒作坊,水井坊的史学价值堪与“秦始皇陵兵马俑”相媲美,它的发掘让人们第一次清晰地看到了古代中国人酿酒的全过程。当年就被评为年度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

中国白酒第一坊,解密中国白酒是如何造出来的?

石制蒸馏器基座

川酒号称“蜀酒浓无敌”,且不说现在赫赫有名的川酒五朵金花:“五粮液”、“剑南春”、“泸州老窖”、“郎酒”、“全兴大曲”。其可考的历史,最早可上溯至3000多年前传说中的古蜀国蚕丛、鱼凫时代。在广汉三星堆遗址发现的大量酒器,证明此时蜀人的酿酒技术已经达到一个相当高的水平。中国白酒第一坊,解密中国白酒是如何造出来的?

三星堆遗址出土酒器

《华阳国志》收录了与《诗经》同时代的诗歌《蚕丛国诗四章》,其中有首古巴蜀的民谣:“川崖帷平,其稼多黍。旨酒嘉谷,可以养父。野惟率丘,彼极多有,嘉谷旨酒,可以养母”,讲述的就是巴蜀先民把农作物酿成美酒以孝顺父母,报答养育之恩。成都盛产好酒,唐代的张籍曾感慨:“万里桥边多酒家”;宋代的陆游也曾赞叹:“益州官楼酒如海”。到了宋代,成都月月有市集,其中十月就是酒市。

水井坊遗址发掘面积近280平方米,发掘出了蒸酒粮的炉灶、晾干酒粮的晾堂、发酵酒糟的酒窖等遗迹,还有大量明、清代青花瓷片。从晾堂的年代来看,这里酿酒大约始于元末明初,历经清代,一直沿用到现代,延续五、六百年未间断生产。经专家检验,水井坊这片地的泥土特别适合酿酒的微生物菌群生长发酵,无怪乎这里连续数百年酿酒,虽然不同时期换了不同的作坊主人,却都选择了这方风水宝地。

中国白酒第一坊,解密中国白酒是如何造出来的?

水井坊遗址

2013年,水井坊遗址上建成了水井坊博物馆,开馆当日就引来流沙河等无数四川文化名人前去参观。青灰色的围墙敦厚而古朴,浅褐色的石碑静穆而典雅,青瓦灰砖的建筑突显明清时的古风,似乎把人们带回了六百年前那个酒香飘逸的时代。当你徜徉在博物馆里,一处处遗迹、一个个展品,仿佛一部白酒酿造工艺的无字史书,诉说着这里辉煌的昨日光景。

遗址“前店后坊”的布局形式,让你不难想象,后面作坊里酿酒工人生生不息地劳作,前面店铺里一坛坛好酒火爆畅销。那一个个连接紧凑的窖池,你可以想象先民们把酒糟铲入窖池的忙碌身影。那青花的牛眼杯,青花鱼草纹样简洁素雅,你可以想象如此精致小巧的品酒杯是如何被品酒师拿在手里,悠然咂摸着酒的滋味。那“镇馆之宝”——陶制的水井坊古酒坛,外形简单而拙朴,挺着浑圆的肚腹,想必能够容纳下成都人自在洒脱、有容乃大的酒魂吧。在“水井坊”白酒绵长的酒香中,杜甫的诗歌会在此刻飘上心头:“江深竹静两三家,多事红花映白花。报答春光知有处,应须美酒送生涯。”

中国白酒第一坊,解密中国白酒是如何造出来的?

部分图片来自四川在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