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克营销论语之十九: 移动互联思考27条

 格里高里旅克 2017-05-29


1、《模仿律》:“一切社会行为都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模仿。”

2、互联网时代,模仿成本降低速度加快范围扩大,变革呈几何级数加速,转变只在瞬息之间。

3、就象互联网商业模式,一直不赚钱,找不到盈利模式,但有用户数的疯狂增长,某一天找到一个细微的点,一天之内就世界首富。



1,商业世界从来不乏颠覆性、革命性的创新,埃森哲将其称为“大爆炸式创新”;

2,因为其周期和宇宙大爆炸理论颇为相近,包括四个部分——奇点、大爆炸、大挤压、熵。

3,补充一下名词解释:奇点——物质和能量的慢慢聚集;大爆炸——爆炸和膨胀;大挤压——已知系统崩塌;熵——下一次暴风雨来临前的平静。



1,不是因为有了互联网才有了互联网思维。

2,不是互联网人的专利。

3,不是包治百病,也不是境界虚高。

4,多数人都在用互联网思维做营销,而少有人去完成关于互联网的系统思考。

要互联网思想,不要互联网思维!



一句话:各家各法,各马各扎。

1,依赖一个业务模式不断复制的好日子依然有,但这个好日子变得越来越短。

2,如今变成了一条不断在寻找短期可复制模式之路,所有的人,都在焦虑。

3,这个时代,我们生怕错过了什么。

4,工业时代的可复制规律正在慢慢消解和崩溃,新秩序是“不可复制”。

5,这种秩序给商业人和社会人带来的压力极其巨大。

6,后果,未知。



1,学常识,用常识。

2,今天的问题是数据越来越大,可是常识越来越少。

3,今天的人有想法没办法,有知识没见识。

4,其实,回到常识就好。



互联网产品的设计机制:

1、专业干不好才跨界。

2、跨界捞人家饭吃人家不打你才怪。

3、创造新的市场提供新的饭碗,大家重新竞争上岗,就没太多话好说了。

4、政治是关于人性的方法论。



数据分析也没那么复杂。

看报销发票可能看出一个公司的业务,看一个人的粉丝结构可能看出他的学术水平,看一个人使用的关键词可能反推出他的思维模型。

蚂蚁金服的芝麻信用分,也不过是某一些参数来构建模型,只是针对海量数据,要使用更好用的工具、发展出更好的方法论。



大家热议红包打败了谁谁谁,等节日过完了再讨论再表态不迟。用阳谋对抗阴谋。

过后,你发现事情不是这样,就不好玩了。

其实,智慧在某种程度上就是延迟判断。

有些事情你亲眼所见所闻都未必为真,比如魔术,所以延迟是不二法门。



1987年,当微软推出EXCEL时,业内人士这样评价:

微软是一帮友好、天真的技术高手,只想向世界炫耀他们的最新技艺。他们对所赚到的钱毫无兴趣!

评论:这就是企业公关的真谛。



1,最近支付宝推广,恶搞梵高为什么要自杀。我看过,老实讲没记住。

2,一朋友看后,至少表现的,怒了。声讨认为拿人自杀来做文章,没有底线。有人说,在一些八零九零后混迹的群里看到的是,大家都觉着蛮好玩的。

3,我们换一个对象想想。假设支付宝把梵高换成张国荣,会怎么样?梵高无论空间还是时间,距离我们太远了。

4,我们能够接受多长的距离,或者我们相信企业有多长的传统?

5,比如唐时宫廷酒我是不会信的,同仁堂的历史我是认同的。又比如茅台我可以接受到巴拿马拿奖,五粮液那些明朝那点事我是模糊的。至于黄老吉,我知道它有历史,传统到哪朝哪代,不关我事。

6,这是一个关于企业关于文化道统的严肃课题,有以教我?!


十一


任何产业,

经营到最后都是:

信息产业、教育产业、文化产业。

产品发布会。


十二


1,电视广告是激活市场的第一推动力。

2,电视广告是企业和消费者签订的公开契约,而网络广告不是!


十三


商业文案如同写寓言,

其价值不在于长短,

而在于内容。

移动互联时代,不是简单的读图时代,

好文案才是本质!

中国人的根本是文字思维。


十四


1,数据越来越大,知识越来越乏,还是回到常识吧!

2,我们努力做到通过牢记常识而不是通过知晓尖端知识赚钱。


十五


1、搞互联网的把别人都称为传统行业,很可笑。

2、企业就是企业,没什么现代或传统之分,这属于远离本质的伪知识,脑子里这些词儿装多了,就废了。

3、新经济不是石头缝里冒出来的,它也是从传统经济中脱胎出来,而传统经济也不是死水一潭,它常常也是老树发新枝。


十六


1、现在互联网思维的泛滥,是没有原则的泛滥。

2、我们同事有句话讲得特别好,互联网思维之流用在做PPT和跑会上的时间,比用在做生意上的时间要多的多,专门做PPT去了。

3、更可叹的是很多营销人谈怎么用互联网,使用的词语、思维方式、具体的招术,皆抄袭、滞后、受制于互联网行业话语体系。


十七


大规模业余化,互联网是始作俑者。

专业被消解,业余者在彰显他们的力量。

大规模业余化的负面深刻。

业余就是业余。一年看不了几本书的人,偶有真知灼见,而已。

阅读量这种数字的出现,加重业余的可能。


十八


碎片时代多屏时代,所谓的跨界就是让业余人员上位,让专业人员抓狂!

一句话评论:那还是因为专业人员自己不够专业。


十九


从内容来看,我微信朋友圈上绝大多数都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热爱阅读、美食和旅行,生活品质极高,且完全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但现实中我这样的朋友绝对不超过10%。

我现在怀疑朋友圈是中国梦领导小组办公室协办的,肯定是。


二十


微博微信,信息泛滥。新词叫碎片化。

每个片段都很刺激,都在吸引你的注意力。你有心不瞧,远古的基因却暗暗发出指令,不能不瞧。

当一只猴子要把草原上的每一个草丛都看一遍,他还有精力找母猴子吗?


二十一


微信上耗的时间越多,

估计智商会越来越低。

这么个混蛋的时候,

你还要以掌握更多信息为荣么?

我早就以什么都知道为耻了!


二十二



小米究竟是手机供应者,还是互联网公司或电子商务平台的提供者?

可以说,这个问题到今天为止,雷军都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和回答。


二十三


1,昆德拉用了几本小说来探讨媚俗,如今的中国还有一个倾向,是谓媚雅。

2,好比糖酒会言必称电商,好比你如果看过The Voice的英美版,再看中国好声音,无论是导师还是选手,貌似个性的表现都不过是次表演。这真是一个把日子过得像段子的年代。

3,人云亦云,就是没有自己。

二十四


部落精神:

夏商民歌击壤歌: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

注释:先民在劳作时候一边击壤一边歌唱。

那样的劳动那样的生活,让人感到一种远古的踏实、潇洒和向往。

劳动的喜悦精神的独立活着的尊严都有了。


二十五


手机读书也是读书!

碎片时间的阅读,增加了我们阅读的泛量!

遇到喜欢的课题再深入阅读。

我以为:微信,全面提升国人素质。


二十六


所以,把微信当成读书笔记,工作日志就很好。

读到见到,走过路过,有点滴就留下来,我看就很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