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凤国 悲壮的石头

 潇潇雨ekg9m5f4 2017-05-29
2017-05-282评

东方散文

一个有性格的公众号

ID:dfsw123456

东方散文

春季版

悲壮的石头

王凤国

游山归来,妻子问我印象最深的是什么,我向来回答说,是那些石头。妻子不解。

她和我想的不同。

石头不应该算是大地上的俗物,我以为,它们携带着鸿蒙初开、万物肇始时的浩荡、壮观,甚至是惨烈之气而来,经千百万年之磨砺、激荡、侵饰,毅然庄严地向世人宣告:我是火中的英雄,我是电中的勇士,我是风中的骄子,我是水中的弄潮儿,我是时间长河中的伟大的力量啊,我以不朽的生命、坚强的品格、执著的信念、恒久的耐力,立于天地之间,彰显着一种永恒的存在。我是过去,我是现在,我也是未来。我与天地同寿,我与日月争胜。

也许,有人说,石头也是有生命的,它从来时来,它自死时死,谁能说它永恒。时间也是会死亡的。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不能说没有道理。但是,假若天地不灭,我想大地之上石头就会随处可见,它比人类的历史要漫长得多,也许它还从遥远的星球而来,汇入了我们这个美丽的星球,成为了我们地球上的一个庞大的石头家族。一百亿年,二百亿年,三百亿年……它们的历史我们无法测度,在茫茫的宇宙之中,任何一块飞翔的石头的年龄可能都要用天文数据来表示。而我们人类的寿命不过是时间长河中的一滴,是何等地短暂!

我到过祖国的一些名山大川,我所见到的石头千奇百怪,有的像天女献花;有的像童子拜寿;有的像巨大的卧佛;有的像痴情的女郎;有的斜斜地立于山巅之上,似乎摇摇欲坠但却岿然不动;有的心中早已被流水凿空,成为巨大的洞穴,供游人观赏;也有的层层叠叠,挨挨挤挤,堆积成石墙石壁,成为天然的壁画,挂在自然之中。石头是神奇的,你只要是用心抚摸过它,就会赞叹它外在的和内在的精气神。昨天,我就坐在一块光滑的石头上,它们是沉默的,冰凉的,你感受不到它们的壮观、惨烈,但是就是这些沉默的山石,我认真地抚摸了好多块。不错,有一块石头像一位静卧的女子,我伸过去的手,不知是否准确,是否简洁,是否得体。

一场雨刚刚下过,云雾里透出的光线格外热烈,石头变得很干净,也很光滑,渐渐地也有了些热度,我想坐上去,就像坐在一位姑娘的腿上,但我不是累了。这该算是一种美好,一种幸福,我想,这不成论题。但是,这不是我要说的话题。假如,你是坐在一座火山口上,你以你聪明的大脑,展开你无限的想象,你的眼前也许会看到那喷射而出的岩浆,红色的,分明在燃烧,你是否会想到那岩石的产生呢?岩浆冷缺后,石头便形成了,然而它们经受了炼狱之火,从火光中飞翔而来,你能不说它们是壮烈的吗?

是的,它们是壮烈的。前日的此时此刻,我正对武夷山上的那玉女眺望。玉女亭亭玉立,山花插鬓。乘坐于竹筏之上,从水上仰望去,俨然是一位秀美绝伦的少女。“插花临水一奇峰,玉骨冰肌处女容。”这就是玉女峰风采神韵的真实写照。玉女峰与大王峰隔溪相望,象一对脉脉含情的恋人。玉女峰东侧有圆石如镜,光洁照人,是玉女梳妆台,壁间“镜台”二字,是武夷山最大的摩崖石刻。想一想,那玉女是谁雕刻而成的呢?是大自然。大自然之手,有着鬼斧神剑之力,而且是人类最高超的工具不能比拟的。

是的,它们也是神奇的。在武夷山,一面巨大的石壁斜斜地立在我的面前,石壁下,许多的游客在它的下面支起了数不清的木棍,寄寓着美好的祝愿。在青岛崂山,我也曾观赏过号称崂山三大奇石之一的聚仙台。“聚仙台”实为一方形山峰,四壁陡峭,巍峨险峻,又称“华楼峰”,高30余米,由一层层岩石组成,宛如一座叠石高楼耸立晴空,故称“华楼”,传说八仙过海途径崂山,何仙姑于聚仙台梳妆,又名“梳妆楼”。站在聚仙台下,我就想,那样一座石峰该是经历了多少风雨的冲刷才以它神奇的面孔示人的呢?登山之趣远抵于攀山之累。在张家界,山木深处鸟语喧闹,野花烂漫,山石之上苔藓厚绿,古木苍劲,这些也许都是美的享受,但是,我以为,只要你是一个有思想品位的人,就是单看那奇奇怪怪的石头,也会让你玩赏不够的。有一回,我去游须弥山,一进山就是一尊高达20多米高的弥勒大佛坐立于红褐色岩壁中,庄严肃穆的古朴气息顿时迎面扑来,不由地让人感叹。然而,我想,如果没有这些巨大的岩石,那纯熟的手法、细腻的刀法、神形丰满多姿而又栩栩如生的石刻艺术又从何诞生呢?凭吊这些经岁月淘汰而幸存下来的石刻珍品,在惊叹古时工匠高超技艺的同时,我们也颇多历史兴亡、人事沧桑之感。

解开思想的缰绳,回到那远古的时代,来看一看我们古老的先民是怎样地崇拜石头。据说,在大不列颠索尔兹伯里平原上,有一个巨大的石建筑群,占地大约11公顷,主要是由许多整块的蓝砂岩组成,每块重约50吨。这是英伦三岛上最著名、最神秘的史前遗迹。有地质学家认为,巨石阵的石头种类繁多,也许是由冰川活动把它们从更遥远的地方带到附近,然后被建筑者采集来用做材料的。如果这种推测属实,那么也许那个时候的人们把这些不明来历的巨石纯粹作为具有神力的东西来崇拜,把它们树立起来并不是为了建筑(比如天文台)的目的,或者,它们可能是一些原始的祭拜对象。

在我国新疆北塔山,也有数不清的神秘石球,绝大多数石球内部为同心圆;有的中间又有一坚硬的圆石球,形态宛如鸡蛋中的蛋黄;有的内部却有远古芦木等植物化石;有的破开就只有单一的石质,有的从外部看酷似蜗牛,更为奇特的是,在离此不远的另一山沟中,我们的考察人员发现了大量蛋环状分布的带把石球,看上去它们像是从地里长出来一般,简直不可思议。有地质学家研究后认为,石球是大自然的杰作,是地质作用的产物,在很久很久的过去,砂岩和粘土结合滚动而成;也有地质学家研究后认为,石球是在火山喷发时,大量高温岩浆顺山坡移动、冷却,在结晶过程中,以结核为中心向四周均匀扩展而形成。也有学者认为,世界上相当一部分石球是人为的产物,它们可能是古人信奉原始宗教而雕刻的星神或祭品。北塔山神秘石球究竟属于上述何种原因所致,目前尚无有关专家作出令人信服的肯定性判断,也许,它是人类尚未认识的某种力量所创造,而这一谜案还将继续留在历史长河中等待后人的破解。

世上怪异的石头不胜枚举,所以各地收藏奇石的人不少,许多奇石的价格高得惊人。在这里,我只是想说明,每一块石头的来源大致都是不寻常的,它们也许都经历了痛苦的煎熬、无情的摧残、种种的考验,就像一位坚强不屈的战士,经历了地狱中的苦刑而没有倒下,最终以一种傲然天地的气魂,彰显于世,虽历经千百万年而没有消亡,留给世人以许多神秘。大抵古人们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古人们也就有了敬畏它们的意识。只是今天,人们都觉得个个是地球的主宰,也就对什么都漠然待之了。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大自然就如同一本厚实的百科全书,每一章节甚至每一行文句都会给人以启迪,给人以识见。大自然本身也许就是一座艺术宝库,随时让你领略山之博大,水之悠远,石之神奇……只是,我们往往都跻身于追名逐利之圈,胡作非为之境,招蜂引蝶之门,狐朋狗友之群,割断了人之惠根,泯灭了人之善性,眼睛里只看到浮名、恶利、贪欲、魔权,对于几块顽石,大约都是不屑一顾的。所以,石头的品质和精神,市侩的心灵是无法感知的。

有一年,我在贺兰山中游览,看到那高高的山巅之上,有一只雄鹰冷冷地看着远方,我突然产生了一种莫名的孤独感。今天,我还想到,假如我们把那由数不清的石头组成的一大块山地看成是一座刚刚经历过一场最艰苦的拼杀的战场,那么,那每一块石头不妨比作是倒在战场上的将士,那又是何等壮观,何等惨烈,仅仅用眼睛去看,是远远不够的。那是要用心去看的。

倒在山坡上死去了的每一名战士,都是孤独的,但是他们杀敌的精气神是不会灭亡的。对于一块石头来讲,它们不论是埋伏在山腰中,还是倒在山脚下,或者是立于山头上,它们都是勇者,我们不应该嘲笑它们,即使我们有睥睨天下的野心。

其实,在这个尘世里,能做一块傲然于天地的石头,我心足矣。

作者简介

王凤国,回族,宁夏作协会员,先后在区内外十多家报刊及文学网站上发表过诗歌、散文、小说等,作品入选十多部文集。出有诗集《在阳光里飞翔》。一年多来,近百首(篇)诗作、散文见于多家公共平台或书刊。

重要通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