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香畹楼忆语

 醉花荫L 2017-05-29
    丁丑冬朔,家父隐退回家后,由于常年出门在外积劳成疾,病情开始严重起来。太夫人伺候家父左右,春夏秋冬,衣不解带,很是尽心。可惜群医素手无策,开了很多方子但是仍旧不起作用。我便在白莲桥华元化先生的祠堂中哭泣祷告,宁可减去自己的阳寿也要来续家父的余下时光。我夫人允庄也去慈云大师面前长期请愿,吃斋念佛,时常拿着观音经诵读,时常向大宗行善。此时家父服下了几贴药剂后,忽然病情有所好转。至此为此,我夫妻两人已经分开两年多了,我夫人喜欢诗词,收集古诗,夜夜挑灯抄写,最后竟然得了失眠的困惑,每天到了凌晨还是不能入睡。她自己觉得心力交瘁,身体娇弱,不能够尽生育之责,所以经常写信给姨母高阳太君和嫂子中山夫人,为我寻访合适的妾室,但是每次都被我拒绝了。
    他们得知江南几家女子都有当妾之意思,都请堂上为我做媒纳妾,我仍旧认为不可。我拿稀少的俸禄养家糊口,堂上父母健在,十几年仍旧没有有啥官职,相依为命那么大家子,所以常常有仕途艰难世事艰辛的感觉,我四次参加科举考试,但是每次都落第,这才开始拿起文笔来写诗词度日。用来减轻负担。碧玉露珠似的美女,大多留恋于艳情,等到温情散去,怎么心思侍奉双亲呢,所以纳妾的事情就这么的不了了之了。
    金陵有为停云的女中豪杰,视自己的女儿为掌上明珠,某晴梁太史为了夺此女芳心,让我写诗一首送给她,于是我作诗如下“

肯向天涯托掌珠,含光佳侠意何如?
桃花扇底人如玉,珍重侯生一纸书。

新柳雏莺最可怜,怕成薄亻幸 杜樊川。
重来纵践看花约,抛掷春光已十年。

生平知己属明妆,争讶吴儿木石肠。
孤负画兰年十五,又传消息到王昌。

催我空江打桨迎,误人从古是浮名。
当筵一唱琴河曲,不解梅村负玉京。

白门杨柳暗栖鸦,别梦何尝到谢家。
惆怅郁金堂外路,西风吹冷白莲花。

    这首诗后来被紫姬看到了,大为赞扬,也就是这首诗歌,我和紫姬的缘分就这么的开始了。
    农历正月下旬,我刚到秣陵,便在秋水榭第一次与紫姬相遇了。
    我跟紫姬应该是一见钟情,四目融视,一言不发,却能心心相惜。同坐碧梧庭院,畅饮佳茗,谈起家事的时候我很吃惊的发现她对我了如指掌,紫姬低头微笑着说道:“我久仰你大名,先前读了你写的诗歌,很是佩服,诗中缠绵凄美,感情真挚诚恳。。。”此时幼香作了一首《牡丹亭,寻梦》,紫姬立马伺候好笔墨,让我回诗一首,我砰然心动,拂袖作诗一首作答,如下:
。。
    休问冰华旧镜台,碧云日暮一徘徊。
    锦书白下传芳讯,翠袖朱家解爱才。
  春水已催人早别,桃花空怨我迟来。
   闲蒁张泌妆楼记,孤负莺期第几回?
  
  却月横云画未成,低鬟拢鬓见分明。
  枇杷门巷飘灯箔,杨柳帘拢送笛声。
  照水花繁禁著眼,临风絮弱怕关情。
  如何墨会灵箫侣,却遣匆匆唱渭城。
  
  如花美眷水流年,拍到红牙共黯然。
  不奈闲情酬浅盏,重烦纤手语香弦。
  堕怀明月三生梦,入画春风半面缘。
  消受珠栊还小坐,秋潮漫寄鲤鱼笺。
  
  一翦孤芳艳楚云,初从香国拜湘君。
  侍儿解捧红丝砚,年少休歌白练裙。
  桃叶微波王大令,杏花疏雨杜司勋。
  关心明镜团蒕约,不信扬州月二分。

    紫姬读完后,感叹道:老早就听说你重视长辈,夫人贤惠,人们说你不愿意纳妾,相比都不了解你呀,你是想堂上病中,需要有人服侍左右呀。”说完后,她立即写了一首诗。
    
    烟柳空江拂画桡,石城潮接广陵潮。
  几生修到人如玉,同听箫声廿四桥。

    月落乌啼,霜浓马滑,摇鞭径去,黯然魂销。湖阴独游,新绿如梦,啜茗看花,殊有春风人面之感。忽从申丈处得姬的消息,倚栏诵读,如下:
  
  二月春情水不如,玉人消息托双鱼。
  眼中翠嶂三生石,袖底金陵一纸书。
  寄向江船回棹后,写从妆阁上灯初。
  樱桃花淡宵寒浅,莫遣银屏鬓影疏。

    祖母认为这是韩香之遇,夫人也认为她品德高洁,可以成全,于是催促着喜结良缘。我说道:“见了一面便定三三生之约,我一定听取父母的话才去以免对人家姑娘太过唐突。”我夫人允庄说道:“昨天听到堂上说道紫姬深明大义,不是一般的女子可以比较的。”媒妁的事情可以交给六一令君前去说道。”于是在秋季,重阳渡江,下聘想要迎娶紫姬过门。
    六一令君过去说媒,听到紫姬的父母说紫姬已经心属我,将这个意思跟媒人说道,媒人和诧异的言道:从前是才子求佳人,现如今是佳人也意属才子,这真是天做之和呀,珠联合璧,绝非偶然,以后这必定成为一段佳话。紫姬性情稳重,不想大张旗鼓的迎娶上门,于是让我和夫人在自己母亲的陪伴下,乘船西下。重亲更是雇佣画鹢船迎娶她。
    紫姬几十个青楼姐妹,有的嫁给了铁岭方伯,有的嫁给天水司马,也有的给了太守,紫姬是姐妹中最小的一个,如含苞待放的花朵中的最小枝头上的一个。惠绸居士给我的《梦玉词》作序的时候,写道“我听闻紫姬给你做妾后,秦淮女子都羡慕赞叹,认为紫姬找到了好人家,都为之喜极而泣,仿佛是董小宛的故事一般美丽。渤海生《高阳台》中有诗句写道“素娥青女遥相嫉妒,妒婵娟最小,福慧双休。”紫姬自己也说道:临行前姐妹们聚集在 一起,都认为我是后来者居上,嫁入了好人家,都羡慕不已,她的姐妹清河氏有次为人放荡不羁,有次跟人谈起身后名,让李先生在《秦淮健儿传》中写道:此事需让十弟,我姐妹九人无人能赶上。”说话很是风趣,也是谈吐不凡。
    我房间中种有兰花,竟然长出了并蒂花一只,夫人庄允讲到,这是国香之征也,因为紫姬入室,所以署名香畹楼,紫姬也字婉君,我于是写了首《国香赋》:
     。。。
    此时作诗高人如平阳太守,延临学士等都有合作之词。紫姬很欣赏我的作品:你作诗很像张炎,很是典雅清空。”我自认不专研词汇华丽,吹花嚼蕊的。
    闺中的趣事,有看手指上有螺纹来判断此人巧拙的说法,称为螺巧之说。我左手食指才有一个螺纹,紫姬到我家几个月后,坐在绿梅窗下,对镜子梳理打扮。闺中姐妹看到她左手食指也只有一个螺纹,很是以为奇。我堂上祖父母听说后,戏笑道:这正是太巧合了呀!
    连音女士雅慕紫姬,画了一幅惜花小影来送给她与她见面。衣退红杉女子,站立在梅花树下,亭亭玉立,很是神似。这个时候,广寒外史编写“香畹楼院本”,我一时兴起于是作诗如下:
....
    紫姬看了后拿着画册说道,你看此人背影就那么像我吗?这个是马相兰画兰十二贴,怀风抱月,秀色惊艳于世人。画册首题紫君小影四字,这是其闰湘的手笔。这个册子是闰湘私藏,因为紫姬嫁入我家中,于是送给为了表示庆祝,走的时候欣然送给了紫姬,紫姬藏入箱子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