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三模古诗鉴赏与文学作品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0~11题。 寒食 李山甫
绣袍驰马拾遗翠,锦袖斗鸡喧广场。 天地气和融霁色,池台日暖烧春光。
【注】①披猖:这里是飞扬的意思。②荷衣:出自屈原《离骚》“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诗句。 10.这首诗前两联描写了寒食节哪些景象?(5分) 11.尾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诗人是如何表达这种情感的?(6分) 10.(1)从景的角度描写了春风荡漾、春花纷飞(1分)的明媚春景(1分);(2)从人的角度描写了女子荡秋千、男子驰马斗鸡(2分)的欢快热闹的场景(1分)。(评分建议:不要求分角度,只要答出相关内容和景象特征,意思对即可。)11.(1)表达了诗人坚守高洁品格而不得,却又不甘落入尘世的孤寂无聊、抑郁愁苦之情。(2)①以乐景衬哀情(衬托),诗人通过描写春天美景和尘世的喧闹衬托内心的孤寂、冷清;②通过“自怜”直接抒发自己的愁苦之情;③通过“空脱荷衣”“泥醉乡”表达了内心矛盾的痛苦。(评分建议:情感2分;分析4分,答对两点,意思对即可。)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3~16题。 山城 施蛰存 如果你相信昆明是一个山城,那么拿我现在所小住着的地方比较起来,她就有点不配这个名称了。昆明的确是一个建筑在山国中的城市,但是我们如果要想象一个山城,那么像目下的昆明那样的不缺少一切近代物质设备的城市是不会浮现在我们眼前的。我愿意把山城这个名词用之于宜良,用之于路南,甚至用之于大理,但决不是昆明。 我现在所住着的是一个离昆明一百余公里的小城。说她是一个小城,这是一个外省人的口吻。她实在并不比我所曾到过的宜良、路南这些县城更小。她有邮政局和电报局,她能够供给你法国的脂粉,甚至德国制的注射剂。然而不管一切,她还是我所旅行过的许多县城中最配称之为山城的地方。这是因为她还保留了一个山城所该有的特殊气息。 我在这里已经算是住下来了。早晨,我定首先看见妇女们在门口操作,或是扛了农具出城去。当那些幸福的男子起床,端一个矮凳坐在门口,吃茶、晒太阳的时候,一定是快要到正午了。下午,城里的街上是寂静的,年轻人都聚集在城外汽车站旁边的几家茶馆或小食铺里,等候来往的汽车看热闹。无所事事的日子虽然好像很悠长,但终于到了黄昏,于是你可以听见牧人在吹起哨子,赶着牛羊进城了;驻屯营里吹起生疏的喇叭,召集士兵归队了;打柴的老妇人伛偻的背上负着一大捆柏枝或松毛从小巷里穿出来了……一排荒凉的雉堞渐渐没入黑暗的夜色中,于是这小城中惟有西街上是透露着光亮的地方,因为一切的店铺都在西街上,别的铺子虽然都早已关了门,而茶馆及宵夜铺却正当热闹的时刻,何况茶馆及宵夜铺又占了所有的商铺的半数以上。 但是,它们虽则卖夜市,才过十点钟,所有的光亮便已全部熄灭掉。现在是狗的城市了。它们奔逐着,叫嗥着,在绝对的黑暗中,使一个不习惯早睡的旅客,在枕上会仿佛感到土匪来攻城的征兆。 赶街子是使人们的生活形成一种特殊样式的主因。这里的人从来不做每天的计划。“一日之计在于晨”,这句古谚于他们是没有用处的。对于他们,每一个月并没有三十天,而是只有六天,因为他们每五天赶一次街子。一切的事情都得在街子天做。买鱼肉鸡蛋蔬菜米粮,均须到街子天,错过了这个街子天,就得等下一个街子,于是五天就很容易地过去了。医生什么人,也是赶街子的。人们倘若生了什么病,五天之内没有变化是幸福的。医生给你诊了脉,给你留下五天服食的药,你就得等到下一个街子天再请教他。警察也是赶街子的,当警察不够维持秩序时,不得不让过去被裁的警察来临时服务一下。这就是赶街子的警察,谁知道他们在非街子天做些什么事呢。 人们永远很迟缓,永远很闲懒,永远没有时间的观念。很少人家有一个钟或表。既然今天或明天都没有什么关系,上午与下午更有什么分别呢?你说,这不是赶惯了街子对他们的生活方式的影响吗? 我不喜欢,并且也不习惯于这种山城里的生活,但我既在这里住了几天之后,也似乎稍微发现了她一点好处。我常常会想起“山静似太古,日长如小年”这一副对联,仿佛很可以用来贴在这里的城门上。然而这种和平与淳朴的好处,到底只堪从想象中去追求的,比如你身处于一个烦嚣的都会里,偶尔憧憬一下这样的山城生活,那是对你很有补益的。若果你真的来到这里住下去,像我一样,我想你倘若不能逃走,一定会苦闷至极的。然而你或许要问,为什么我终于没有逃离,而还在这里住下去呢?是的,请你凑过耳朵来,我将指点给你看一个地方,并且告诉你,那是怎样一个地方,会使我对于这寂寞的山城抱着希望。 (有删改) 13.文章开头从昆明写起,有什么作用?(4分) 14.山城保留了哪些“特殊气息”?请简要概括。(4分) 15.作者为何详写赶街子的场景?请简要分析。(6分) 16.本文重点叙写山城生活,请探究作者的情感取向。(6分) 13.通过否定昆明是真正的“山城”,突出宜良等地更具山城特色;照应文题“山城”;引出下文对真正山城的叙写;激发读者思考,引起阅读兴趣。(评分建议: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 14.社会环境和平安宁;生活节奏缓慢,有规律;民风淳朴;人们清闲慵懒。(评分建议: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 15.赶街子场景具体写出了山城人迟缓闲懒、没有时间观念的生活特性;赶街子是山城人的生活形成一种特殊样式的主因;以点带面,具体刻画出山城的生活状态,给人深刻印象。(评分建议: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16.对和平淳朴生活的向往;对山城中人们迟缓闲懒生活的不满;小住山城,对自己单调乏味生活的苦闷、无奈;滞留山城,找不到更好去处,感到迷惘;身处山城,依然能在寂寞里抱有希望的自我安慰(自嘲)。(评分建议:每点2分,答对三点得6分;意思对即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