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浅析安娜和斯佳丽的爱情

 自重互尊 2017-05-30
浅析安娜和斯佳丽的爱情

 摘要安娜和斯佳丽都追求爱情进而痴迷于爱情,但两人结局又不完全相同。本文通过对二人经历的不同的爱情的分析,揭示了爱情固然重要,但爱情不是生命的全部。
  关键词:安娜斯佳丽爱情生命
  中图分类号:I106文献标识码:A
  
  一总论
  
  《安娜·卡列尼娜》和《飘》各自的女主人公安娜和斯佳丽,所处的时代、国别和文化背景各不相同,却都追求爱情进而痴迷于爱情,然而两人结局又不完全相同。安娜在爱情中香消玉殒,因为她把爱情当成了生命的全部;斯佳丽则依然高昂着她勇敢的头颅,傲视那个世界里所有对她不屑的人,因为斯佳丽最终认识到生命中还有比爱情更强大的精神支柱——塔拉农庄。
  
  二痴迷的爱情
  
  安娜和斯佳丽的爱情皆以失败告终。她们不单是向往美好的爱情,大胆地追求爱情,糟糕地是她们都痴迷于爱情,迷失于爱情。
  安娜是沙俄时期上流社会的贵族妇女,在姑母的撮合下嫁给了比她大二十岁的卡列宁。两个人的生活中没有爱情,所以在安娜身上有种被压抑的生命力。当年轻英俊、风流倜傥的沃伦斯基出现以后,安娜的爱情被唤醒了,她放弃了家庭、名誉、地位,义无反顾地为爱情付出了一切,包括她自己。
  安娜与沃伦斯基在一起后,爱情就是她生命的全部要义。她把沃伦斯基的兴趣当成自己的兴趣,并努力迎合他的一切爱好;她精心打扮以期保持对沃伦斯基的魅力;她把沃伦斯基的爱情当成了全部幸福和快乐的源泉;因为爱情,她甚至幸福的想不到儿子的存在。然而,安娜所要的是与沃伦斯基寸步不离的厮守,一个完全的理想中的二人世界,所以沃伦斯基重返社交界,使安娜产生了失去他的恐惧心理。为了“挽回”沃伦斯基,她刻意打扮自己,凡是沃伦斯基喜欢的,她都表现出极大的兴趣,甚至为了刺激沃伦斯基的醋意而故意与别的男子调情。然而安娜越是想网住沃伦斯基,越是要支配他,他便越会保持他所认为的男子汉的独立性,并慢慢地不能忍受安娜对其自由的干涉而冷淡于她,最终痴迷的她走上了不归之路。
  同样,斯佳丽对爱情也是相当痴迷。十六岁的斯佳丽,爱上了她生平遇到的第一个复杂男人。她因为维希礼娶了眉兰而几乎绝望,迷迷糊糊地嫁给了一个自己不但不喜欢甚至有些鄙视的大男孩——查尔斯,因为她觉得既然不能嫁给维希礼,那么嫁给谁都无所谓了。战争中她从来不关心什么,只有听到关于维希礼的安全问题时,她才紧张得喘不过气来。哪怕战后维希礼把农庄生意搞得一团糟,她也常常帮他找理由开脱,表现出对别人不可能有的包容。然而,就是这样一种真切的爱,却缘于斯佳丽对维希礼的不了解。这盲目的爱情本身就是悲剧。
  可斯佳丽越是不了解维希礼就越是爱他。她爱他的眼睛、头发、微笑,一切的一切,甚至是对周围的人和事的漠然置之。这些都成了吸引斯佳丽的无穷魅力,让她倔强的迷恋上了那些她一辈子都不可能了解的东西。她看不清自己真正期待追寻的是什么。这种迷恋还使她在潜意识中压抑了自己发现真爱的智慧,一而再、再而三地伤害真正值得她爱的男人——白瑞德。眉兰的死使她看到一个失去“灵魂”的维希礼时,她终于明白原来她爱上了一件华丽的衣服而不是穿衣服的人,而白瑞德才是她的灵魂,而且自己爱他好久了。可是,一切都太迟了。
  
  三不同的结局
  
  无论安娜还是斯佳丽,都因为迷信爱情,进而陷进了爱情的漩涡,并爱到了痴迷的程度,其结局必定不会圆满。
  爱情是安娜生命和生活的全部,并想当然地认为沃伦斯基同她一样眷顾“唯爱”的两人世界。她要求沃伦斯基对她的爱情也像她对他的爱一样,否则她就会觉得不满足、不平衡。然而她愈是苦心经营她的爱情,沃伦斯基就愈是退缩。这不是因为沃伦斯基背叛了爱情,而是因为在他心中,爱情固然重要,但它却只是生命的一部分,他的生活还需要别的东西来填充,他不可能把自己完全献给两人世界。安娜缠得越紧爱得越热烈,沃伦斯基就越厌倦越冷淡。于是,两人的矛盾日益激化,争吵不断。安娜的爱情也最终成为了一种负担、一种烦恼、一种折磨他人和自己的精神障碍。慢慢地,随着越来越强烈的病态猜疑的加剧,安娜的精神支柱崩溃,自杀的悲剧上演了。安娜的悲剧不仅仅是爱情的悲剧,还是人生的悲剧、性格的悲剧。
  斯佳丽就不同了。虽然她也一度痴迷于对维希礼的爱情,认为维希礼就是她的全部希望,是她唯一精神力量的源泉,但在她的潜意识里,还有比爱情更重要的东西,只不过她自己一直未曾发现而已。直到维希礼把塔拉农庄的一把红泥土放在她手里,她才突然意识到她还有比爱情更重要的东西——强大的塔拉农庄,那才是她真正的希望所在。所以,虽然在维希礼身上不曾得到丝毫的爱情回报,但她没有像安娜那样感到不平衡。爱情不是她的全部,她也不曾为爱情搭上一切,所以,当爱成一场空,她没有彻底的空虚与绝望。塔拉农庄让她再次抬起了那勇敢的头并坚信:一切都会过去,一切都会好起来。正因为在她的潜意识里有了塔拉的存在,她才有勇气不顾世俗的约束和别人的白眼与嘲讽,倔强的站起来勇敢面对自己的生活。正是这样一种坚强的精神品格,使斯佳丽最终赢得了生活,诠释了人生的真谛。
  
  四结语
  
  由此可见,爱情不是生命的全部,如果把爱情当作生命的支点,那么我们的生命就太脆弱、太不堪一击了。生命中充斥着许多我们要珍惜和把握的情感,爱情固然重要,但它只是我们生命中的一部分,甚至是很小的一部分,爱情是有尊严的,有理性的,鲁迅先生的爱情附丽观给我们上了最好的一课。所以,我们要去追求爱情,但更要理解爱情,理解生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赢得长久的爱情、保鲜的爱情。
  
  参考文献:
  [1] [俄]列夫·托尔斯泰,草婴译:《安娜·卡列尼娜》,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年。
  [2] [美]玛格丽特·米契尔,田德新译:《飘》,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999年。

上一篇:《野性的呼唤》创作中 下一篇:丁玲与姜敬爱小说的主
相关主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