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一年端午时!吃粽子、赛龙舟、粽叶飘香的时节到了! 对于即将参加高考的孩子们来说,今年的端午节必定是个不一样的端午节:别人讨论端午吃什么,你在准备高考;别人讨论端午去哪儿玩儿,你在准备高考;别人讨论端午有啥文化习俗,你在想什么文化习俗会是高考中的考点? 传统节日、传统文化、文学常识方面的相关内容,一直是各省的经典考题,作为有《离骚》压阵的端午,自然也是高考备战少不了的一个点。想要有备而战,就快来看看自主招生信息平台(微信ID:zzzs985)今天为大家整理的“2017高考必备端午文化、文学常识”吧! 考生快领走这篇知识贴,这个6月高“粽(中)”,妥妥的! 端午文化面面观 常识性的端午传说、端午习俗,相信那么优秀的你们一定是非常非常熟悉了,所以小科老师今天要在这里给大家来点不一样的料。除了画风正常的高考,还有时常别(脑)出(洞)心(大)裁(开)自主招生。所以,从不一样的角度看看端午,考考你是不是真的掌握了这些知识点。 1、最早的粽子并不是端午节的特产,那粽子是什么时期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的? A南北朝时期 B春秋时期 C晋代 D周商时期(正确答案A) 2、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之一,相传起源于古代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其实,“龙舟竞渡”早在( )时期就有了 A南北朝时期 B、商周时期C、战国时期 D、春秋时期(正确答案D) 3、粽子最早叫什么 A米角 B米包C角黍 D米黍(正确答案C) 4、端午节在我国有不同的称呼,以下哪个不是端午节的称呼? A 五月节 B 菖蒲节 C 中元节 D 沐兰节(正确答案 C) 5、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请问这个“端”字在这里是什么意思? A 端正 B 开端 C 末端 D 端着、托着(正确答案B) 6、端午节要防的五毒除蝎子、蛇、蜈蚣、壁虎以外,还有什么? A 蜥蜴 B 青蛙 C 蟾蜍 D 毛毛虫(正确答案C) 7、请问端午节系的五彩线,除了青、红、黑、白之外,还有哪个颜色? A 紫色 B 蓝色 C粉色 D黄色(正确答案D) 8、传统的端午节五彩线,青、红、黑、黄、白五色,是依据历史上什么学说? A 黄帝内经学 B 阴阳五行学 C 天地日月学 D 人体经络学(正确答案B) 9、粽子多是做成角形的,这是为什么? A、象征牛 祭祖 B、象征剑 勇猛 C象征果实 丰收 D、象征塔 健康(正确答案A) 10、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屈原这一说法影响甚广,屈原于五月初五写了绝笔作,投入汨罗江。请问屈原的绝笔作是什么? A.《离骚》 B.《怀沙》 C.《天问》(正确答案 B) 11、赛龙舟是哪一年被列入中国国家体育比赛项目,并每年举行“屈原杯”龙舟赛。 A.1979 B.1980 C.1982 D 1990(正确答案 B) 12、以下不属于端午节来源的是哪个? A.纪念曹娥 B.纪念伍子胥 C.纪念楚庄王 D纪念屈原(正确答案 C) 13、古人称五月为? A红五月 B恶五月 C毒五月 D百毒之月(正确答案D) 14、端午节的来源与史上的百越族有关,那么百越族的图腾是什么? A.龙 B.狮子 C 蛇 D虎(正确答案A) 15、中国的三大传统节日是? A、春节、端午节、中秋节 B、春节、重阳节、中秋节 C、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 D、春节、端午节、七夕节 (正确答案A) 16、民谚说:“清明插柳”的下半句是什么? (答案:端午插艾) 17、游百病此种习俗,盛行于( )地区的端午习俗。 A、贵州 B、四川 C、云南 D、湖南(正确答案A) 18、“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都端阳。”这是旧时流行甚广的一首描写过端午节的民谣。总体上说,各地人民过端午节的习俗大同小异,而端午节吃粽子,古往今来,中国各地都一样。流传有序,历史最悠久的是哪里的粽子呢? A湖州长条粽 B北京糯米粽 C西安的蜂蜜凉粽子 D嘉兴竹叶粽(正确答案C) 19、在我国端午节除了流传许多独具特色的风俗习惯外,( )成语也是源自端午节。 A、以毒攻毒 B、以恶制恶 C、夏日可畏 D、长虺成蛇(正确答案A) 20、端午节灯谜:小时头青青,老来发白白,远看似棉花,风来起白浪。( ) A、棉花 B、芦苇 C、高粱 D、杜鹃花(正确答案B) 21、端午节前后的2个节气是什么? (正确答案:芒种与夏至) 22、最早出现的端午节的食物是什么? A.粽子 B. 枭羹 C.“龟”(正确答案B) 23、宋朝大诗人陆游曾在《重五》一诗中写道:“'粽包分两髻',下一句是什么? A、榴花忽已繁 B、重五山村好 C、一笑向杯盘 D、艾束著危冠(正确答案D) 24、在我国文学史上,常以“风”、“骚”并称。“骚”指《离骚》,那么“风”指什么? A.《史记》 B.《诗经》 C.《春秋》 D.《汉书》(正确答案B) 25、端午节还是个驱邪防灾的节日,主要活动围绕除五毒、驱病灾而产生的。请问除五毒中的五毒指哪五毒? A、东邪西毒南帝北丐中神通 B.烟酒黄赌毒 C.非典霍乱口蹄疫疯牛病禽流感 D.蛇蝎xiē蜈蚣蟾蜍chán chú蜥蜴xīxiē(正确答案D) 26、郭沫若的话剧《屈原》中,女一号是谁? A蝉娟 B.西施 C.郑袖(正确答案 A ,解释:蝉娟是屈原的学生 ,郑袖是反一号) 高考必备传统文化 1、【明清科举考试】(起于隋代,盛于明清,清光绪31年废止) (1)等级:院试(又叫“童试”,县级考试,童生参加,考上为“生员”,即“秀才”。) 乡试(又叫“秋闱”,省级考试,生员参加,考上为“举人”。) 会试(又叫“春闱”,国家级考试,举人参加,考上为“贡士”。) 殿试(国家级考试,皇帝主考,贡士参加,考上为“进士”。其中,第一名叫“状元”第二名叫“榜眼” ,第三名叫“探花”) (2)内容:四书五经等,规定文章格式为“八股文” 2、【古代主要节日】 元日:正月初一,一年开始。 人日:正月初七,主小孩。 上元:正月十五,张灯为戏,又叫“灯节” 社日:春分前后,祭祀祈祷农事。 寒食:清明前两日,禁火三日(吴子胥) 清明:四月初,扫墓、祭祀。 端午:五月初五,吃粽子,划龙(屈原) 七夕:七月初七,妇女乞巧(牛郎织女) 中元:七月十五,祭祀鬼神,又叫“鬼节” 中秋:八月十五,赏月,思乡 重阳:九月初九,登高,插茱萸免灾 冬至:又叫“至日”,节气的起点。 腊日:腊月初八,喝“腊八粥” 除夕:一年的最后一天的晚上,初旧迎新 3、【八股文】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 4、【六子】《老子》、《庄子》、《列子》、《荀子》、《扬子法言》、《文中子中说》 5、【汉字六书】象形、指事、形声、会意、转注、假借 6、【书法九势】落笔、转笔、藏峰、藏头、护尾、疾势、掠笔、涩势、横鳞竖勒 7、【竹林七贤】嵇康、刘伶、阮籍、山涛、阮咸、向秀、王戎 8、【饮中八仙】李白、贺知章、李适之、李琎、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 9、【蜀之八仙】容成公、李耳、董促舒、张道陵、严君平、李八百、范长生、尔朱先生 10、【扬州八怪】郑板桥、汪士慎、李鱓、黄慎、金农、高翔、李方鹰、罗聘 11、【北宋四大家】黄庭坚、欧阳修、苏轼、王安石 12、【唐宋古文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13、【十三经】《易经》、《诗经》、《尚书》、《礼记》、《仪礼》、《公羊传》、《榖梁传》、《左传》、《孝经》、《论语》、《尔雅》、《孟子》 15、【二十四史】《史 记》〖汉.司马迁〗、《汉书》〖汉.班固〗、《后汉书》〖范晔、司马彪〗、《裴注三国志》〖晋.陈寿〗、《晋书》〖唐.房玄龄等〗、《宋书》〖南朝梁.沈 约〗、《南齐书》〖南朝梁.萧子显〗、《梁书》〖唐.姚思廉〗、《陈书》〖唐.姚思廉〗、《魏书》〖北齐.魏收〗、《北齐书》〖唐.李百药〗、《周书》 〖唐.令狐德棻等〗、《隋书》〖唐.魏征等〗、《南史》〖唐.李延寿〗、《北史》〖唐.李延寿〗、《旧唐书》〖后晋.沈昫等〗、《新唐书》〖宋.欧阳修、 宋祁〗、《旧五代史》〖宋.薛居正等〗、《新五代史》〖宋.欧阳修〗、《宋史》〖元.脱脱等〗、《辽史》〖元.脱脱等〗、《金史》〖元.脱脱等〗、《元 史》〖明.宋濂等〗、《明史》〖清.张廷玉等〗 【四大名著】罗贯中《三国演义》、施耐庵《水浒传》、吴承恩《西游记》、曹雪芹《红楼梦》 16、【四大民间传说】《牛郎织女》、《孟姜女》、《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与许仙》 17、【四大文化遗产】《明清档案》、《殷墟甲骨》、《居延汉简》、《敦煌经卷》 18、【五彩】青、黄、赤、白、黑 19、【五音】宫、商、角、址、羽 20、【七大艺术】绘画、音乐、雕塑、戏剧、文学、建筑、电影 21、【四大名瓷窑】河北的瓷州窑、浙江的龙泉窑、江西的景德镇窑、福建的德化窑 22、【昭陵六骏】什伐赤、青骓、特勤骠、飒露紫、拳毛騧、白蹄乌 24、【六部】礼部、户部、吏部、兵部、刑部、工部 25、【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26、【六义】风、雅、颂、赋、比、兴 27、【三山】安徽黄山、江西庐山、浙江雁荡山 28、【五岳】〖中岳〗河南嵩山、〖东岳〗山东泰山、〖西岳〗陕西华山、〖南岳〗湖南衡山、〖北岳〗山西恒山 29、【五湖】鄱阳湖〖江西〗、洞庭湖〖湖南〗、太湖〖江苏〗、洪泽湖〖江苏〗、巢湖〖安徽〗 30、【四海】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31、【蜀三关】阳平关、江关、白水关 32、【义阳三关】平靖关、黄岘关、武阳关 33、【四大石窟】莫高窟〖甘肃敦煌〗、云岗石窟〖山西大同〗、龙门石窟〖河南洛阳〗、麦积山石窟〖甘肃天水〗 34、【四大书院】白鹿洞书院〖江西庐山〗、岳麓书院〖湖南长沙〗、嵩阳书院〖河南嵩山〗、应天书院〖河南商丘〗 35、【三皇】伏羲、女娲、神农 36、【五帝】太皞、炎帝、黄帝、少皞、颛顼 高考必备文学常识 第一位女诗人是:蔡琰(文姬) 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 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 第一部断代史:《汉书》 第一部语录体著作:《论语》 第一部文言志怪小说集:《搜神记》 第一部文言志人小说集:《世说新语》 第一部字典:《说文解字》 第一部词典:《尔雅》 第一部专记个人言行的历史散文:《晏子春秋》 第一首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357句,1785字) 第一部文学批评专著:《典论·论文》(曹丕) 第一部诗歌理论和评论专著:南北朝梁人钟嵘的《诗品》 第一部文学理论和评论专著:南北朝梁人刘勰的《文心雕龙》 第一部科普作品,以笔记体写成的综合性学术著作:北宋沈括的《梦笔溪谈》 我国第一部个人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 第一部浪漫主义神话小说:《西游记》 我国新文学史上第一部短篇小说:《狂人日记》 乐府双璧:木兰词 孔雀东南飞,加上《秦妇吟》为乐府三绝 史学双璧:《史记》《资治通鉴》 二拍:初刻拍案惊奇 二刻拍案惊奇 中国现代文坛的双子星座:鲁迅,郭沫若 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 三言:喻世明言 警世通言 醒世恒言 (冯梦龙) 郭沫若女神三部曲:《女神之再生》《湘果》《棠棣之华》 世界文学中的两大史诗:《伊利亚特》《奥德赛》 近年考过的文化/文学常识题 1、(2014江西卷)下列关于名著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觉新是“无抵抗主义”的奉行者。他虽然爱着梅,却接受长辈的安排跟瑞珏结了婚。高老太爷病了,觉新又催觉民开门让巫师进房捉鬼。(《家》) B、高老头租住到伏盖公寓后,伏盖太太见他似乎很富有,就希望接近他,和他结婚, 便请另一房客德,昂倍梅尼伯爵夫人去试探高老头,结果却无功而返。(《高老头》) C、季氏已十分富有,作为季氏家臣的冉求还替他搜刮财富,孔子因此评价冉求说:“非吾徒也,朽木不可雕也。”(《论语》) D、贾母带刘姥姥等人来到院中,黛玉拿出珍贵的五彩泥金小盖盅,奉上茶。品罢茶, 黛玉命人将那茶杯另外收了,宝玉知道,是因为刘姥姥用过,黛玉嫌脏,不要了。(《红楼梦》) 正确答案:B 【解析】 A项,觉新是催觉慧让巫师进房捉鬼,而不是觉民。当时觉慧紧闭房门, 不让巫师进入,并痛骂陈姨太和众人请来巫师闹得鸡犬不宁。 C项,孔子对冉求的评价是:“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朽木不可雕也”是评价白天睡觉的宰予的。 D项,此题内容出自《红楼梦》第四十一回“栊翠庵茶品梅花雪,怡红院劫遇母蝗虫”。贾母带刘姥姥等人来喝茶的地方是妙玉所在的栊翠庵,而不是怡红院,因此“黛玉”应改为“妙玉” 2、(2015湖北卷)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和名著阅读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古诗十九首》最早见于南朝梁萧统的《文选》,代表了东汉末年文人五言诗的最高成就。这些作品多表现夫妇、朋友间的离情别绪,士人的宦游失意之感,有的作品还发出了人生短暂的感叹。 B.哈姆莱特得知他的父亲被谋杀的真相,悲愤难抑,在发出“人类是多么了不得的杰作??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的赞叹后,明确表示不再对人类发生兴趣。这说明莎士比亚对人文主义彻底绝望。 C.“凹晶馆联诗悲寂寞”一回中,月圆之夜,湘云、黛玉相约联诗。二人越联越妙,渐入佳境,湘云出句“寒塘渡鹤影”,黛玉对出了“冷月葬花魂”。这两句诗正是湘云、黛玉各自悲剧人生的写照与象征。 D.《论语·里仁》:“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意思是说不愁 没有职位,只愁没有任职的本领;不担心没有人知道自己,应该去追求足以使别人知道自己的本领。这说明了自身能力才是最重要的。 正确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B项中“这说明莎士比亚对人文主义彻底绝望”表述错误,太过绝对化。 【考点定位】识记文学常识和归纳名著内容、概括名著中心意思。 不管是文科还是理科,高考还是自主招生,文化常识、文学常识都是必备经典考点。对于参加自主招生的同学来说,更需要涉猎广泛,有更大的知识面。中夏端午,时清日长,除了积累知识,大家也要注意避暑防晒,不要贪吃生冷,不要放粽(纵)自己!保持心态平和,6月金榜高粽(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