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绚丽多彩的书法世界——中国历代书法名家名帖欣赏组诗(七十三)

 昵称41961047 2017-05-30

绚丽多彩的书法世界:中国历代书法名家名帖欣赏组诗(73)

绚丽多彩的书法世界——中国历代书法名家名帖欣赏组诗(七十三)

绚丽多彩的书法世界:中国历代书法名家名帖欣赏组诗(73)

萧衍《书论》①赏赋

纵论书坛尚右军,

厘清脉络究深因②。

点评巨匠说优劣,

排序后先盖古今。

妙语惊人扬俊法,

箴言醒世铄真金

身先翰海搏风浪,

意瞩文坛耀帝阍。

绚丽多彩的书法世界:中国历代书法名家名帖欣赏组诗(73)

【注释】

①自晋末到南朝宋、齐,书坛上唯重王献之,“比世皆尚子敬书”语见陶弘景《与梁武帝论书启》的结果是世人皆写“今瘦”体书,轻视“古肥”之体,误以“肥”、“瘦”论优劣。萧衍“有异众说”,标举钟繇、王羲之,把“殆同机神”作为书学批评标准,不仅开了唐人举世皆重王学王羲之的先声,重要的是为品评书法确立了一项首重神韵次论形质的审美法则,从而也确立了他自己在书法史上的地位。王羲之书圣地位的确立,起到巨大推动作用的是萧衍。所以,他的《书论》对后世影响极大。

梁武帝当时常与陶弘景探讨书法上的话题,陶弘景擅长行草书,师法钟繇、王羲之,两者间的对话被整理为《梁武帝论书启》流传于后世,成为书法史上的经典典籍之一。同时,梁武帝还是历史上第一个大力推崇王羲之书法成就的帝王,而在此之前王羲之 的声名往往被其子王献之所掩。也因为他的推崇,从那时的梁朝起,兴起了第一波学习“大王 ”书法的风潮。

梁武帝留下了《观钟繇书法十二意》、《草书状》、《答陶隐居论书》、《古今书人优劣评》四部书法理论著作,都是历代书法理论典籍中的的精品,为后世中国书法理论和实践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绚丽多彩的书法世界:中国历代书法名家名帖欣赏组诗(73)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