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mihu16 > 馆藏分类
配色: 字号:
毕可恩调理脾胃治疗小儿疾病的经验
2017-05-30 | 阅:  转:  |  分享 
  
222





山东中医杂志2001年6月第20卷第6期·173·



·老中医经验·

毕可恩调理脾胃治疗小儿疾病的经验

毕鸿雁,乔建君

(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山东济南250011)



[关键词]毕可恩;小儿疾病;调理脾胃;老中医经验

[中图分类号]R24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257358X(2001)06037102



22

“脾胃为后天之本”,“内伤脾胃,百病由生”。毕可恩是儿便干秘,致脾胃升降功能失调,也可影响营养物质的运化输

科名老中医,他在临床重视调理脾胃,治疗小儿多种疾病收布,形成贫血。毕老师认为,小儿贫血有虚实之分,不可概用

效明显。现将毕老师从调理脾胃入手治疗小儿疾病的经验概补法治疗,也不可只简单地服用西药铁剂治疗。均应重视调

述如下。理脾胃功能,以消食化积为主,虚者兼以补脾,实(热)者兼以

1小儿脾胃疾病当分虚实清热导滞。虚者常用玉屏风散合消积化滞汤化裁:黄芪20g,

长久以来,只重视小儿脾常不足,认为小儿疾病多为脾炒白术12g,防风10g,焦山楂10g,槟榔10g,麦芽10g,炒

虚致病。在长期临床中,毕老师发现小儿因脾胃实证致病者莱菔子10g,薏苡仁20g,炒扁豆20g,当归10g,白芍10g。

更为多见。其实,早在《证治准绳》中就提出“脾实证”的概念:实(热)者常用消积化滞汤合自拟养胃方化裁:枳实10g,槟

“若脾气盛实,则亦痞膈中焦??夫中焦热隔,则肺与大肠不榔10g,焦山楂10g,连翘10g,生地黄20g,石斛10g,天

通,其热毒之气必上蒸于肺而生痰,故患热者,系脾实得之”,冬、麦冬各20g,玄参20g,当归20g,白芍10g。

还指出“中焦脾实,用大承气汤”。不过并没有引起医者的重3易感儿并非皆属虚证

视。毕老师对脾(胃)虚证、脾(胃)实证证候进行了长期探讨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当前的孩子都受到细心照料,但

后,提出小儿脾(胃)虚证,表现为大便稀溏,多在进食后排仍容易反复患呼吸道疾病,出现发热、咳嗽,甚至形成肺炎。

便,俗称“直肠子”,并伴有面黄肌瘦,刚入睡时周身汗出,乏有的一年要发病七、八次,或这次未愈下次感冒又接着发生,

力懒动,容易反复感冒等证候;而脾(胃)实证,表现为大便秘这种小儿称为“易感儿”),究其病因,也与脾胃功能障碍有

结,并伴有面颊潮红,手足心热,口渴烦躁,睡中头额部汗出,关。有关研究已证实,脾(胃)虚证和脾(胃)实证的患儿,机体

也易反复感冒等证候。脾虚证、脾实证均有腹胀。脾(胃)实证的免疫功能都是低下的[2],稍有不慎就会感冒。而病家只认

小儿,表面看身体壮实,但有烦躁、口渴、便干等表现,是“食为体虚才易导致感冒,忽略了营养太丰盛、形成“食火”也是

积郁热”表现,俗称“食火”。有食火的小儿,脾胃消化吸收功感冒的重要病因之一。脾(胃)实证小儿,外表看身体壮实,但

能也降低。常用自拟消积化滞汤加味治疗:焦神曲、焦山楂、在感冒之前常有过食肉、鱼等高营养食品史。因此,毕老师总

焦麦芽、槟榔各9g,枳实6g,炒莱菔子9g,连翘10g,陈皮强调易感儿不可盲目增加营养,认为增加营养就是增加抵抗

6g。力的观点是极片面的。临床可见脾(胃)虚证、脾(胃)实证都

2小儿贫血有虚实之分可兼夹食积郁热(食火),有食火的小儿,愈吃高营养食品,抵

目前虽然小儿进食的营养已很丰富,但患营养不良性贫抗力就愈差,也就愈容易感冒。古人所说的“忍三分饥,吃七

血(以下称贫血)的小儿仍很多。有关普查结果发现,边远山分饱”,对小儿保健还是有指导意义的。其治疗:虚者用玉屏

区和城市发达地区的小儿贫血发生率并无显著差异。究其病风散合消积化滞汤加薏苡仁20g,炒扁豆20g;实者用消积

因,边远地区确实供给小儿的营养不足,缺少造血原料而形化滞汤合养胃方加玄参20g,板蓝根12g,黄芪20g。

成贫血;而在城市发达地区,小儿食品根本不会缺少造血的4治疗小儿常见病应从脾胃入手

原料,像蛋黄、猪肝、瘦肉,一般都进食较多,但仍有小儿患贫小儿出牙迟,换牙迟,或乳牙脱落后,恒齿迟迟不萌出,

血,究其原因还在脾胃功能障碍。脾(胃)虚证小儿进食则便,脾胃功能障碍也是重要原因,尤以脾(胃)虚证为多。病家只

大便粗糙,食物营养成分不能充分吸收,而形成贫血;而脾认为是因缺钙致病,但当脾胃功能障碍时,补再多的钙也无

(胃)实证小儿,进食高蛋白、高营养食品不是少而是过多,脾济于事。如在调理脾胃的基础上,再补充钙剂,就会事半功

胃难以消化吸收,而形成食积,乳食停滞中焦,日久化热,大倍。

另如当前小儿佝偻病发病率也很高,有的小儿天天补钙

[收稿日期]20010306还缺钙,究其原因,也与脾(胃)虚或脾(胃)实有关。还有当前

?1995-2005TsinghuaTongfangOpticalDiscCo.,Ltd.Allrightsreserved.

11

1

11

1





1222





·273·山东中医杂志2001年6月第20卷第6期



小儿患疮疖、口疮的较多,用抗生素难以奏效,其实也与脾胃仅举以上病证说明小儿有脾(胃)虚证,也有脾(胃)实

功能失调有关,尤以脾(胃)实证多见。中医早有“嗜甘肥,脏证,当前脾(胃)实致病者更为多见。不论虚实,毕老师均重视

腑积热”,生“热毒疮疖”及“食火口疮”的论述。我们常可发现从调理脾胃治疗小儿多种常见疾病,并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

当小儿吃了较多的高热量、高蛋白食品后,出现口疮或疮疖效。

症,毕老师认为这显然与热毒食火有关,热毒从肌表透发形[参考文献]

成疮疖,食火上攻口舌形成口疮。其治疗,热毒疮疖用消积化[1]毕可恩食湿与小儿疾病[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滞方加生地黄20g,金银花12g,紫草10g,蒲公英12g,防199020

[2]毕可恩易感儿并非皆属虚证[]中医药研究,1990,34(4):

风18g,白芷10g,黄芩12g。食火口疮用消积化滞汤加防风J

35

10g,炒栀子6g,黄芩2210g,生石膏20g,藿香10g。



周世章从肝郁论治眩晕的经验

顾友谊,孙世宁

(烟台毓璜顶医院,山东烟台264000)



[关键词]周世章;眩晕;肝郁;辨证施治;老中医经验

[中图分类号]R25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257358X(2001)06037201



周世章主任医师从医30余年,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和丰阻也可致头晕目眩、胸闷呕恶等。

富的临床经验,其处方精练轻灵,选药精当,善调畅气血,疏《内经》“徇蒙招尤,目瞑耳聋,下实上虚,过在足少阳、厥

达气机。他从肝郁论治眩晕,独辟蹊径,取得很好的临床疗阴”之论,表明经络病变可以致眩。足厥阴肝经属肝络胆,循

效。行于巅顶,其支者连目系。足少阳胆经也行于头目。肝、胆郁

1肝郁为百病之源,肝郁可致眩晕结,经络气血失调则可致眩晕。

肝为风木之脏,性喜条达,主疏泄气机,调畅情志。人身3临床表现及治疗方药

之气运行不息,升降有度,出入有节,全赖肝的疏泄条达作肝郁眩晕多表现为头晕目眩,心情抑郁,胸部满闷,胁肋

用,一有怫郁,则脏腑功能失调而发生多种病变,肝气郁结,胀痛,善太息;或烦躁失眠,或口苦咽干、呕恶。舌质淡红,脉

气机不调则百病生焉。沉弦。周主任擅用菊钩逍遥散治之,该方由菊花、钩藤、柴胡、

从疾病的三因学说看,任何疾病的发生均与情志有关。当归、白芍、茯苓、白术、炙甘草组成。他指出《内经》治肝有三

现代社会竞争激烈,来自社会、工作、家庭、生活各方面的压法:辛以散之,酸以敛之,甘以缓之。后人合三法为一,立逍遥

力加大,情志致病增多,尤以中年女性更为多见。《丹溪散方。用柴胡为君以为辛散,可疏肝解郁;用白芍以酸敛,柔

心法·六郁》云:“气血冲和,万病不生,一有怫郁,诸病生焉,肝护阴;用炙甘草以为甘缓;加白术、茯苓以培土扶木;当归

故人身诸病,多生于郁”。丹溪言六郁,凡气、血、痰、湿、食、火养血柔肝,以使肝木条达。因肝郁易化火,故加菊花、钩藤平

六郁以气郁为本,气郁以肝郁为本。故肝气郁结为百病之源,肝泻火、清利头目。若气郁甚则加香附、枳壳;若气郁而肝阴

肝郁即可以致眩晕。不足者则加佛手、香橼轻清理气之品;若有肝郁化火征象,如

2肝郁眩晕病机分析急躁、面红、舌红苔黄、便干则加牡丹皮、栀子,更加柔肝之药

肝气郁结则气机疏泄不利,升降失常。头目为清空之窍,如枸杞子、玄参、麦冬,以防化燥生风。

气血不调、清浊不分则生眩晕;情志忧思郁结,气机不疏,久4体会

则化热,热郁伏于内不得发泄,可出现急躁忧愤,进而影响神眩晕是临床常见病状,对其病因素有“无风不作眩”、“无

明导致头目不清;肝开窍于目,肝之脉上目系,肝郁气伤可致火不作眩”、“无痰不作眩”、“无虚不作眩”之说,然并不能概括

目眩。又肝胆互为表里,肝气郁结可导致胆气郁阻。胆为中正眩晕的病因和证型。临床治疗但以平肝潜阳、清肝泻火、祛痰

之官、清静之府,喜宁谧,恶烦扰,喜柔和,不喜壅郁。胆气郁化湿、滋肾养肝有时收效不大。周主任遵从中医治病“必伏其

所主,而先其所因”,认为肝气郁结也可致眩晕,提出“无郁不作

眩”的观点,这对认识眩晕的病机、指导治疗很有临床意义。

[收稿日期]20001124

?1995-2005TsinghuaTongfangOpticalDiscCo.,Ltd.Allrightsreserved.
献花(0)
+1
(本文系mihu16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