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mihu16 > 馆藏分类
配色: 字号:
陈蓉蓉三子平喘汤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经验
2017-05-30 | 阅:  转:  |  分享 
  
22





·44·江西中医药2002年4月第33卷第2期



血,引起心肌弥漫性纤维化,同时心腔扩大。随着病作用来增加心搏出量,以提高心功能,使血液流变性

变的发展,心脏呈进行性扩大,左室舒张末压逐渐升改变,这与中医“气行则血行”之说相符[3]。近代研

高,导致顽固性心力衰竭。究表明,赤芍、川芎、桃仁、红花等具有改变血流速

4.2中医对缺血性心肌病发病机理的认识缺血度、抑制血小板凝集、解除冠脉平滑肌痉挛、增加冠

性心肌病隶属中医学水肿、胸痹范畴。水肿的发生脉流量、降低心肌耗氧量、改善微循环[4]等作用;重

主要责之于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水湿泛滥。胸用葶苈子下气逐水,其富含强心苷,可加强心肌收缩

痹多与寒邪内侵、饮食不当、情志失调、年迈体虚诸力,增加心输出量,降低静脉压;五加皮活血祛瘀,含

因素有关,病机为本虚标实。虚为心脾肝肾不足,心强心苷,增强心肌收缩力;汉防己利水,增加冠脉流

脉失养;实乃寒凝、气滞、血瘀、痰阻,痹遏胸阳,阻滞量,其汉防己甲素有显著的降压作用,从而降低心脏

心脉。本病乃胸痹进一步发展,心肾阳虚水邪泛滥,后负荷;地龙通心络,活血,平喘,降血压。全方具有

凌心射肺,病位在心、肺、脾、肾。然气为阳,血为阴,补气运血、活血通络、开痹利水的功能,以增加心肌

“气为血帅”“运血者气也,,载气者血也”,心气虚则收缩力,扩张冠状动脉,扩张周围血管,降低心脏后

血运无力,温煦乏权,心血瘀阻,血瘀水停。心衰病负荷,改善血液循环及高粘血症、高脂血症,从而纠

机以气虚、阳虚为本,血瘀、水肿为标。阳气虚弱,血正心功能不全。

运无力,血流不畅致瘀;运化或气化无力,水湿停聚4.4中西医结合治疗缺血性心肌病的优点缺血

而成肿[1],近代研究表明气虚者有不同程度心脏收性心肌病多表现为顽固性心衰,采用中西医结合治

缩、舒张功能减低[2]。气虚为阳虚之渐,阳虚为气疗,发挥各自的优势,可迅速纠正心功能不全,降低

虚之甚,因此气虚血瘀是本病主要的病理机制。该病死亡率,符合中医“标本兼顾”的治疗大法;心功

4.3加味补阳还五汤治疗缺血性心肌病的药理分能好转后,采用中药巩固治疗,使失调的心功能得到

析加味补阳还五汤系在王清任补阳还五汤基础上有效充分地恢复,符合中医“缓则治本”的治疗大法。

加葶苈子、汉防己、五加皮而成。该方为益气活血之从远期随访结果分析,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代表方。近代药理研究表明,补阳还五汤具有活血参考文献

化瘀、扩张微血管、改善血液粘滞性、抗血小板聚集、[1]关继华.益气活血温阳化水治疗心衰的文献分析[J].陕西中医,

()

增加血流速度、抑制内源性胆固醇合成而降低血脂1995,163:98

[2]史载祥.心气虚证左室舒张功能的临床及实验研究[J].中国中西

等作用[3]。重用黄芪大补元气益气运血补气利

,,,医结合杂志,1990,13(3):98

水,药理研究表明重用黄芪30g以上,有扩张血管[3]赵仲威.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高脂血症24例治疗观察[J].中国

而降压的作用,从而降低心脏后负荷,保护心肌,促中西医结合杂志,1994,7(6):338

进细胞功能恢复,防止心肌缺血缺氧造成的磷酸肌[4]刘杏鑫.活血通瘀汤治疗胸痹68例[J].陕西中医,1995,16(3):

106

酸与ATP含量下降。重用黄芪还可通过正性肌力

(收稿日期:20011208)



陈蓉蓉三子平喘汤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经验

叶春



(浙江省临安市昌北人民医院临安311331)



关键词:支气管哮喘;三子平喘汤

中图分类号:R725.6文献标识码:B

陈蓉蓉系浙江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儿科主任医师,从事儿海石、黛蛤散)一方统之。方中以厚朴理气开郁,地龙解痉平

科三十余载,治学严谨,学验俱丰,尤擅长于小儿肺系疾病的喘,苏子降气化痰,葶苈子涤痰逐饮,莱菔子宣肺化痰、消食

诊治,对于小儿支气管哮喘的辨证施治有其独到之处。助运,浮海石善化顽痰,黛蛤散清肺化痰。随症加减:喘息较

陈老师认为:小儿支气管哮喘的临床辨证治疗,应抓住甚酌加麻黄以助平喘之力,喘息久者适加五味子以免耗气,

外邪引动内伏痰饮,气逆于上,痰随气升,相互搏结,阻塞气发热者加用芦根、石膏清热,咳嗽较剧用前胡、杏仁、净枇杷

道这一病理环节,兼顾其它杂症。在解决主要症状的同时,叶以清肺止咳,咽红加牛蒡子利咽,痰浊壅盛加半夏、天竺

使其次要症状迎刃而解。故立降气平喘化痰的治疗大法,以黄、鱼腥草以助化痰之功,大便偏干加瓜蒌、枳壳、火麻仁润

三子平喘汤(厚朴或厚朴花、地龙、苏子、葶苈子、莱菔子、浮肠行气,胃纳不运加鸡内金、谷麦芽以消食导滞。



?1995-2005TsinghuaTongfangOpticalDiscCo.,Ltd.Allrightsreserved.

22





江西中医药2002年4月第33卷第2期·54·



中西医结合防治术后切口脂肪液化48例

万忠廖冬华



(江西省上高县人民医院上高336400)



关键词:切口脂肪液化;中西医结合疗法22

中图分类号:R619+.9文献标识码:B

自1999年8月~2001年8月以中西医结合防拆线甲期愈合。无效:症状或体征无改善或加重,腹

治腹部切口脂肪液化,取得较好效果。报道如下:部切口拆线乙期愈合。

1临床资料3.2疗效比较治疗组痊愈38例,有效10例,无

入选病例标准:(1)术中术者以食指测量深筋膜效0例;对照组分别为21、21、5例。经统计学检验,

至皮肤的厚度,大于第二指节者(>5cm);(2)术后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

3天左右切口出现皮肤发红、疼痛、局部渗液,有一4体会

种或一种以上表现者;(3)手术3天后体温、白细胞腹部手术切口非感染性裂开的原因有张力性因

计数正常;(4)患者无贫血、低蛋白血症及肝脏病,尿素,如各种原因致腹压增高,使切口处于一种不稳定

糖阴性,空腹血糖正常。按上述标准选择95例,年状态;自身愈合能力低下,如合并贫血,极度营养不

龄20~45岁,平均36.1岁。随机分为治疗组48良,肝脏病及糖尿病等使切口局部组织愈合力减低,

例,子宫下段剖宫产10例,附件手术21例,腹式子均可造成切口不愈合裂开[1]。本组病例均无上述

宫切除术17例;对照组47例,子宫下段剖宫产11情况。除此之外,皮下脂肪组织厚达5cm以上的切

例,附件手术20例,腹式子宫切除术16例。口、手术时可能不是一刀切开皮下脂肪组织,而是要

2治疗方法用刀划好几次,这样容易将皮下脂肪切成“孤岛”状

治疗组术后用青霉素钠480万U加入NS500物,孤岛组织上的血运消失,术后这样的伤口容易发

mL及替硝唑液250mL静脉点滴,1次/天,静脉点生脂肪液化、坏死,最终可导致伤口非感染性裂开,

滴5天后改用青霉素钠80万U肌注,3次/天,至切故单纯运用抗生素效果不佳。本文治疗组加用中药

口拆线。腹部切口出现不良反应后,外敷中药。外冰片、芒硝外敷局部起到了清热、泻火、消肿、止痛之

敷方法:冰片、芒硝各60g研细用纱袋装好密封外功效,促进了伤口的愈合,使切口甲期愈合率达到

敷于切口敷料上,每日更换1次。对照组单用西药100%,减轻了患者的痛苦,缩短了病人的住院时间,

治疗,用法同上。减少了医疗费用,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3疗效观察参考文献

3.1疗效标准痊愈:症状、体征消失,腹部切口拆[1]岳天孚,刘晓玫.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感染及裂开的防治[J].中

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1999,15(11):709

线甲期愈合。有效:症状或体征明显好转,腹部切口

(收稿日期:20011208)



※※※※※※※



病案举例:患儿,女,11个月,浙江杭州人,2000年3月前胡6g,杏仁6g,牛蒡子6g,全瓜蒌6g。3剂。复诊诉发

16日初诊。主诉:咳嗽3天,发热气促1天。患儿于3天前热已退,喘息、咳嗽较前好转,大便转烂呈泡沫样,胃纳渐启。

出现咳嗽、流涕而至当地医院就诊。予以静滴头孢拉定3天原方去石膏、全瓜蒌、牛蒡子,加净枇杷叶6g、鱼腥草15g、

后,咳嗽无明显好转,仍气促、发热。近来胃纳大减,大便偏鸡内金5g,服7剂,喘息基本控制,咳嗽明显减少,原方出入

干,咳嗽阵作,喉间痰鸣,呼吸稍促,鼻翼微煽,咽红,双肺布继服7剂而痊愈。

满哮鸣音,舌淡红、苔薄黄腻,指纹淡紫,位于气关,体温朱丹溪云:哮喘专主于痰。鲜明地指出了该病的病因病

38.4℃。诊为哮喘(热哮),拟降气平喘、化痰止咳法。以三机,同时也明确了治疗方法。三子平喘汤中降气、平喘、化痰

子平喘汤化裁:苏子6g,炒葶苈子4.5g,莱菔子6g,厚朴3有机地相结合,故临床能获良效。

g,地龙6g,浮海石6g,黛蛤散(包)9g,生石膏(先煎)15g,(收稿日期:20000512)





?1995-2005TsinghuaTongfangOpticalDiscCo.,Ltd.Allrightsreserved.
献花(0)
+1
(本文系mihu16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