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哈佛大學醫學院:連醫生都容易誤診的7種病

 昵称33877192 2017-05-30


近年來醫院誤診事件頻發:被醫院確診為癌症,化療放療都做了,最後一檢查其實是虛驚一場……或者相反,去醫院檢查時一切正常,患者一年後竟因癌症晚期而死亡。

連著名演員吳秀波也被誤診害得不輕。17歲時他體檢被查出患有直腸癌,切除了40厘米的直腸,花掉13萬元錢,術後被告知是誤診。


有數據顯示,醫生的診斷有三成是誤診:門診誤診率為50%;住院做過各種檢查後的誤診率為30%。甚至有人說,只要當醫生,沒有不誤診的。

誤診、漏診我們究竟有沒有辦法避免?綜合哈佛大學最新研究,總結出醫生最容易誤診的7種病。

最易誤診的7種病

1 帕金森病

症狀包括:四肢或頭出現顫抖、肌肉僵硬以及身體平衡問題,如走路不穩等。

常被誤診為:阿爾茨海默氏症、腦卒中後遺症、創傷性腦損傷或原發性顫抖症。好發年齡為60歲以上人群。

此病尚無有效的篩查測試,患者必須接受全面的神經系統檢查。


2 甲狀腺功能減退(甲減)

甲減是甲狀腺素水平偏低所致。

症狀包括:情緒低落、易疲勞、體重增加、失眠、肌肉疼痛或僵硬、便秘及皮膚乾燥等。

常被誤診為:抑鬱症和更年期綜合征。

事實上,簡單的甲狀腺功能檢查即可確診。

3 纖維肌痛症

這是一種類似關節炎的慢性病,特點是身體多處疼痛,正確診斷平均耗時5年。

症狀包括:焦慮或抑鬱、疼痛敏感增強、疲勞等。

常被誤診為:類風濕性關節炎和慢性疲勞綜合征。

診斷過程中,兩個問題很重要:1)四肢廣泛性疼痛是否超3個月?2)身體18個壓痛點中陽性是否超過11處?回答肯定,即可確診。

4 多發性硬化症

這是一種自體免疫系統疾病。

症狀包括:肌肉痙攣、身體缺乏協調性、平衡問題、視力模糊、認知損傷等。

常被誤診為:病毒感染、紅斑狼瘡、阿爾茨海默氏症等。

大腦核磁共振成像掃描和腰椎穿刺檢查有助於准確診斷。
  
5 乳糜瀉

這也是一種自體免疫障礙,患者在接觸到某種物質後會激活免疫系統對自身腸道發起攻擊。

症狀包括:嘔吐、腹痛、腹瀉、體重降低、貧血、痙攣等。

常被誤診為:腸易激、克羅恩病或纖維性囊腫。

抗體血檢或小腸組織活檢有助確診。

6 慢性疲勞綜合症

症狀包括:記憶力減退、嗓子痛、頸脖或腋窩淋巴結疼痛、不明原因肌肉關節疼痛、極度疲勞。

常被誤診為:鼻竇炎、肝炎、纖維肌痛症、紅斑狼瘡和類風濕性關節炎等。

通常,患者原因不明持續疲勞,時間超過6個月或更久,即被診斷為慢性疲勞綜合症。

7 紅斑狼瘡

症狀包括:疲勞乏力、腎臟、心臟和肺臟損傷、皮疹及關節疼痛等。

常被誤診為:慢性疲勞綜合症、纖維肌痛或類風濕性關節炎。

免疫學檢查有助於診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