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中医研究2001年2月第14卷第1期TCMRes.February2001Vol.14No.1
3疗效标准及结果人参、焦白术健脾益气,以滋化源,使血气流畅,胎有
疗效标准:1本次妊娠能继续为治愈;本次妊娠仍所养;炒杜仲、菟丝子、川断、桑寄生、山茱萸补肾壮
未成功为无效。结果:治愈26例,无效4例。腰,固冲系胎;当归、白芍养血滋阴;砂仁温胃降逆,
4典型病例行气和中,安胎止呕;甘草调和诸药。全方共奏健脾
张女,35岁,1997年3月17日来诊。自述5年益气、益肾固胎、养血安胎之功。
中均于孕2个月时流产3次,患者形体发育一般,稍现代药理研究证明,菟丝子具有雌激素样活性,
瘦,表现气力不足,月经周期正常,经期前后有腰腹川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E,两者可促进子宫及胚胎
痛感,白带不多,食欲尚好,二便自调,舌质淡红、苔发育;杜仲对子宫兴奋收缩有明显的拮抗作用,与黄
白,脉缓。辨证为气虚血亏,脾肾虚损,加之男方有芪、白芍、甘草等均有镇静解痉作用;当归能够轻度
烟酒嗜好,双方感情较好,要子心切而房劳过度,损抑制子宫收缩,使子宫肌肉弛缓,血流通畅,局部营
伤肾气。嘱其双方进行调养,戒除烟酒,节制房事。养改善,有利于胚胎的生长发育。本组药物经检测
女方先服用益气固肾汤,每2天1剂,连服2个月含有大量的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故除具有安胎、保
后,双方都自觉身体情况好转,女方继续服中药,准胎、护胎作用外,还有改善机体免疫功能、增强体质、
备怀孕。2个月后来诊,停经38天,稍有恶心、食欲调整微量元素失衡的综合作用。在治疗的方法上,
不振,实验室检查妊娠试验示(+)。嘱忌房事,继续采用先服药后怀孕的方式,目的在于资助母体先后
益气固肾汤加苏梗20g、竹茹6g,每日1剂。3个月天之精气,修复已损之肾气,健运滋源之脾气,即益
后改每3日服1剂,连续服至6个月,胎动、胎心正肾气、固胎元、健脾胃、养气血、调冲任,由此建立良
常。停药观察,后顺产一男婴,母子健康。好的着床基础,以利荫胎系胎、固胎安胎,使胚精有
5讨论所附、孕胎有所养。全方是在中医辨证施治思想指
习惯性流产,指自然流产连续发生3次或3次导下组方的,通过对整体的调节,改善局部病态,从
以上,中医称之为滑胎,即屡孕屡坠,每次流产可发而达到壮母益胎的双重作用。治疗本病,首先要求
生于同一妊娠月,究其原因有母体和胎元两方面。夫妇双方要注意调神养精,增加营养,节制房事,戒
胎元方面,主要是夫妇之精气不足,两精虽能结合,除烟酒,并采取先治疗后怀孕的方法;若胎元难保,
但胎元不固,不能成实而自流;母体方面,主要是素则不宜强行保胎。此外,对于求治者,不宜怀孕过
体虚弱,脾肾亏损,气血不足,胎失载养;或孕后房事密,两次怀孕时间最少相隔1年以上,以利预培其
过度,损肾伤精,肾虚无力固胎,胎不成实而自流,加损,增强体质。
之屡孕屡坠,益损胞宫。因此,健脾、补肾、养血、固(编辑陶珠)
冲是治疗本病的关键。故立方益气固肾汤,以黄芪、
文章编号:1001-6910(2001)01-0052-03·临床经验·
从肝脾论治肠易激综合征经验
刘丰,张北平
(广东省中医院,广州510120)
关键词:肠易激综合征/中医药疗法求因,治病求本的原则进行治疗。笔者通过临床观
中图分类号:R25634文献标识码:B察,认为重视调和肝脾,从肝脾失调论治,大多可以
肠易激综合征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的肠道功能性收到理想的治疗效果。
疾病,临床表现为腹痛、腹胀、排便习惯和大便性状1腹痛型
异常持续存在或间歇发作的一组症候群。本着审证本病腹痛多为结肠痉挛所致。证以腹痛、腹胀
收稿日期:2000-11-28
?1995-2005TsinghuaTongfangOpticalDiscCo.,Ltd.Allrightsreserved.
中医研究2001年2月第14卷第1期TCMRes.February2001Vol.14No.1·35·
满,痛时攻冲,上至两胁,下及少腹,走窜不定,尤其减,两者应详为辨析。
在恼怒愁时疼痛更甚,胸闷、急躁、易怒,舌淡,苔白,此外,对腹痛即泻,久泻不愈,肛门下坠患者,用
脉弦或紧。辨证为肝脾失调,气机阻滞,治疗宜疏肝健脾益气法不效时,可改用升阳法,可用李东垣的升
健脾,理气止痛,常用柴胡疏肝散加延胡索、川楝子阳益胃汤,取其健脾升清,疏肝祛风之意。对于久
等,或使用逍遥散化裁,如果疼痛仍不减时,可重用泻,大便溏薄,次数较多,腹冷胀满者可适当加入少
白芍缓急止痛,用量需30g~40g,个别可用到60g,量温涩药如煨诃子、补骨脂、肉豆蔻、赤石脂、焦山楂
方能见效。而且芍药与甘草剂量按4∶1比例。经验等,与升阳理气之品合用,使其涩而不滞,无闭门留
表明大剂量白芍能缓解结肠痉挛,起镇静、镇痛作寇之弊。最近有人提出,肠易激综合征中的腹泻,也
用,如配合甘草,则起酸甘化阴、缓急止痛的作用,如可由痰饮所致。有人报道一患者腹痛、泄泻,日行5
佐台乌药效力更佳。如疗效仍然不明显时,应考虑~6次,晨起每欲数度登囿,便前肠鸣漉漉,腹胀甚,
是否久病入络,如有舌质暗,疼痛部位固定则为入络曾用各种方法,收益甚微,后以痰饮论治,取《金匮要
之征,应加入化瘀活血之品如丹参饮,或失笑散等,略》甘遂半夏汤而愈。
也可用当归芍药散加味(当归、赤白芍、川芎、白术、3便秘型
茯苓、泽泻、延胡索、桃仁、五灵脂、香附、丹本病便秘,比较多见,往往非常顽固,治疗如用
参),或用少腹逐瘀汤。如肝郁日久化热,耗伤阴攻下荡涤之法,虽可暂时获得通便目的,但会使结肠
津,则不宜用辛香燥烈之品,宜改用滋阴舒肝清热受到强烈刺激,使便秘更加顽固。大便的正常与否,
之法,方用滋水清肝饮。腹中痛,便后不舒者,可既与脾的运化密不可分,又与肝的调达息息相关。
在痛泻要方中加入黄连、吴茱萸、大腹皮、秦皮、情志不达则伤肝损脾,肝脾为病则气机失常,此时,
木香等清肠通降之品。兼积滞者,用木香槟榔丸之大肠之气不得肝之疏,又不得脾之运,糟粕蓄而不去
类以通为补。脾胃虚寒,复受寒邪致腹中冷痛、畏生便秘。朱丹溪在《丹溪心法》中说“郁者:,结聚而
寒肢冷者,可用良附丸加延胡索、小茴香,甚至可不得发越,当升者不得升,当降者不得降,当变化者
加熟附子、干姜之类温运中阳。不得变化也,此为传化失常”。证以便秘,胸胁痞满,
2腹泻型嗳气,善太息,纳少,或腹痛或腹胀,舌淡苔薄,脉弦。
本病腹泻不能简单地分为寒湿、湿热、食滞或脾治宜顺气导滞,降逆通便。一般纯用舒肝法无效,可
虚、脾肾阳虚,更不应囿于《难经》“湿多为五泄”之选用六磨饮加减(槟榔、木香、枳实、乌药、柴胡、沉
说。《素问·宝命全形论篇》曰“土得木而达”,脾气得香、青皮、白芍)。若肝气郁久化火,灼伤津液,肠道
肝气疏泄,则运化水谷、水湿功能正常;若肝气失和,失去津液之润泽,便秘比较顽固,与单纯性阴虚便秘
脾主运化水湿之功能得不到肝气之调达,则水湿并不同。单纯性阴虚便秘为局限性肠道津液枯涸,无
走肠间而见腹泻。唐容川《血证论》曰“木之性主于全身精神、神经症状,而本症多伴有全身性功能紊
疏泄,食气入胃,全赖肝木之气以疏泄之,而水谷乃乱,病者常常过分注意自己的排便情况,一发现异
化,设肝之清阳不升,则不能疏泄水谷,渗泻中满之常,即忧心忡忡。治疗本症以滋水清肝为主,方用一
证,在所不免”。我们观察到腹泻多与情志因素有贯煎加太子参、玫瑰花、佛手、白芍,郁金,调气而不
关,长期精神抑郁常为本病的重要诱因之一。症以伤阴。也有因肝郁脾虚,痰气交阻,聚于肠道,使大
晨泻明显,移时减轻,大便呈糊状,多伴粘液,或有腹便结难下,3~4日1行,粪便如卵石状、羊矢状并夹
痛,或有腹胀,舌淡,苔薄白或略腻,脉滑或弦。究其有粘液,或者与粘液之便交替出现。宜疏肝理气,导
病机多属肝郁脾虚,用痛泻要方治疗。如果收效不痰化浊,方用四逆散合二陈汤加全栝蒌、槟榔,便秘
大,此时应注意是否合并湿邪内阻,若表现于餐后可渐行缓解。另外,如以脾肾阳虚、阴寒凝滞为主
(特别是早餐后)腹痛即泻,排便不畅,脘腹胀满,胸者,可在温补脾肾方中加入肉苁蓉、当归、首乌、火麻
闷纳呆,四肢倦怠,舌苔腻浊者,湿盛之象也,可在痛仁等。如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可依肝郁、脾虚、湿
泻要方中加苍术、厚朴、苏梗、藿香等燥湿化浊。部阻、痰结或寒热失调的不同,分别论治。一般在便秘
分肝郁脾虚的病人,泄泻出现在清晨,与命门火衰的阶段以舒肝解郁、理气导痰、滋水清肝为主,在腹泻
五更泄泻相似,而屡投温肾固涩之品难以奏效,此时阶段,以缓肝制急,抑木扶脾,柔肝和胃为主。
应注意兼症。命门火衰者,因其阴寒之气较盛,泄泻总之,我们认为肝脾不调是肠易激综合征的基
多样腹痛绵绵,畏寒肢冷等一系列阳虚证候;而肝郁本病机,调理肝脾往往可以收到预期效果。而在临
脾虚者,腹痛较剧且有攻撑之感,腹痛即泄,泻后痛床上往往可发现同一病者相间出现肝郁与肝旺,这
?1995-2005TsinghuaTongfangOpticalDiscCo.,Ltd.Allrightsreserved.
11
1
1
1
11
·45·中医研究2001年2月第14卷第1期TCMRes.February2001Vol.14No.1
是因为肝气既可因情志改变而有异,也可因肝气郁力不足所致的腹胀、便秘者可选用苍术、鸡内金、台
久化火上亢,亢久又耗气成郁,两者互为转化。因乌、桂枝、肉桂、八角茴香、银花等对胃动力及肠动力
此,疏肝与抑肝两法合用,一可辛散解郁,二可酸柔有促进作用的药物。对胃肠排空过快、胃肠动力亢
敛肝,疏敛并用体现了调肝方药的双向调节作用。进引起的肠鸣、腹泻、腹痛者可选用吴茱萸、藿香、草
肝脾关系协调,运化正常,则大肠传导功能可趋正果、青皮、陈皮、花椒、高良姜、凌霄花、洋金花、车前
常。子、老鹳草等对胃肠动力有抑制作用的药物。
在临床中我们体会,结合现代药理学研究,选加(编辑张大明)
影响胃肠动力的中药能取得更好的效果。对胃肠动
文章编号:1001-6910(2001)01-0054-01·临床经验·
支气管哮喘的证治体会
胡克强
(云南省财经学校卫生所,云南昆明650222)
关键词:哮喘/中医药疗法支气管纳气,降逆平喘,桃仁既能止咳平喘,又可活血化瘀,
中图分类号:R25612文献标识码:B全蝎活血通络。可酌加射干、紫菀、款冬花等以增强
近年来,笔者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加强补肾、化痰止咳力量。
化瘀治疗哮喘,收到较好疗效。212热哮
1病因病机症见呼吸急促,喉中有哮鸣音,胸高气粗,咳呛
本病多属本虚标实之虚实兼杂症。由于宿痰内阵作,痰稠黄胶粘,咳吐不利,烦闷不安,汗出,口渴
伏于肺,遇诱因如风、寒、暑、湿邪,饮食生冷海腥或喜饮,舌质红,舌边青或舌底络脉青紫曲张,苔黄腻,
恼怒气逆,劳倦等,使气机升降发生逆乱,触动肺中脉滑数。或兼头痛、发热、微恶风等表症。治当宣肺
伏痰,则痰升气阻而发病。正如《症因脉治·哮喘病》清热,化痰降逆方用定喘汤加减:白果10g,炙麻黄
所说“痰饮留伏:,结成窠臼,潜伏于内,偶有七情之9g,苏子15g,款冬花10g,桃仁10g,桑白皮15g,黄芩
犯,饮食之伤,或外有时令之风寒,束其肌表,则哮喘15g,法半夏10g,淫羊藿15g,沉香3g,全蝎5g。方用
之症作矣。”本证发作日久,多累及诸脏,使肺脾肾定喘汤宣肺降气,祛痰平喘,淫羊藿、沉香温肾纳气,
虚。肾气虚弱,则本虚难复,使病情缠绵难愈。因止咳平喘,桃仁化瘀平喘,全蝎活血通络。可酌加生
此,肾虚、血瘀在哮喘发作日久的患者中占有突出地石膏、全栝蒌等以增强清肺化痰力量。
位,在治疗时,应补肾与化瘀并重。22缓解期
2证治症见疲乏倦怠,气短声低,纳差便溏,腰膝软,
21发作期或喉中轻度哮鸣音,舌边尖有瘀点瘀斑或舌底络脉
211冷哮青紫曲张,舌淡苔薄,脉细弱。治当扶正培本,并根
症见呼吸急促,喉中有哮鸣音,痰白而粘,或稀据肺、脾、肾虚偏重情况而加减用药。基本方药:党
薄多沫,胸膈满闷如窒,面色晦滞带青,口不渴,或渴参15g,白术10g,茯苓15g,陈皮10g,法半夏10g,熟
喜热饮,舌苔白滑,舌边青或舌底络脉青紫曲张,脉地15g,山药30g,山茱萸15g,五味子10g,肉桂5g,淫
浮紧,或兼有表证。治当温肺散寒,豁痰利窍,小青羊藿15g,丹参10g,全蝎5g。方中六君子汤健脾化
龙汤加减:炙麻黄9g,桂枝10g,杭芍10g,干姜10g,痰,金匮肾气丸补肾纳气,五味子、淫羊藿补益肺肾
细辛3g,法半夏10g,五味子10g,党参30g,白术10g,而止喘咳,丹参、全蝎化瘀通络,全方合用则有补虚
淫羊藿15g,沉香3g,桃仁10g,全蝎5g。方中小青龙化瘀之功效。
汤温肺化饮,党参、白术补肺健脾,淫羊藿、沉香温肾(编辑张帆)
收稿日期:2000-09-03
?1995-2005TsinghuaTongfangOpticalDiscCo.,Ltd.Allrightsreserve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