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一则新闻:大连一女大学生因受不了邻桌4岁女童的吵闹,激动地重重踢了女童身旁的椅子,孩子受到惊吓后,其母亲与女大学生厮打起来,整个过程被监控拍下,并流传网上,迅速引起网友围观。 最后,双方冷静后,都认识到错误,女大学生向孩子下手,无论如何都是踩踏底线,她本人也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提出道歉和赔偿,女童家长则表示,接受道歉,但不用赔偿。 其实这件事完全是可避免的,整件事中没一个赢家,都太冲动,依着本性来处理事情:女童嬉闹是孩子的本性;女大学生烦躁之后动手灭之是血气方刚的年轻人本性;母亲护女心切不管三七二十一和对方扭打成一团,甚至还打了过来劝架的餐厅服务员,也是本性。 而人之所以区别于动物,就是人懂得不依本性,控制本性,做出更文明、更合理、更有效的处理方式。 通过这件事,我们发现有两个问题要了解:发生此类事件,如何处理?以及,如何避免发生此类事件?
但比学会如何处理更重要的,是教会孩子遵守公共场合最基本的礼仪,避免打扰别人,以下有八条建议,适用于餐厅、剧院、飞机上等等公共场合: 一,平时,给孩子多看、多听类似的社交礼仪故事 日常家长在给孩子讲绘本的时候,可以有意加入“公共场合的社交规范”方面的故事,让孩子知道在公共场合,应该怎么做,然后,再和孩子在家演一演,加深印象。 二,挑选合适的外出地点 既然带了孩子外出,那么地点选择上也要考虑孩子的感受,狭小的空间显然是不适合孩子的,环境宽松,最好有儿童活动区等等,这些都是合适的外出地点。 三,出发去公共场合前,和孩子约法三章 知道这天要外出活动,家长可以提前,根据活动地点、人数等信息,和孩子有个约定,让孩子知道这天要去干嘛,以及自己应该怎么做。经常交流行程安排很重要,毕竟孩子也是个重要的参与者。家长尊重孩子,孩子更容易自律。 四,出门前,必须准备的东西 出门前,根据孩子的年龄,以及平时的习惯,要带好他喜欢的玩具1-2样,以及喜欢吃的食品1-2样,不要拿给孩子,是装在包里,以备不时之需。 五,在公共场合,时不时表扬下孩子 进入公共场合后,大人不要一味自顾自聊天,时常看看身边孩子的表现,如果表现的好,就要及时表扬他,要知道,在外人面前表扬孩子,孩子的荣誉感会更强,同时家长也要鼓励孩子继续表现的好。 六,孩子吵闹时,严肃提醒,以及给孩子安排一点任务 孩子吵闹,家长先别责怪,查一下原因,如果确实有原因,帮孩子解决这个困扰。如果没有原因,家长就要严肃地提醒孩子:在公共场合该有的礼仪,以及在家时的约定。 大人严肃了,孩子确实会被震住,但如果环境无聊,带去的玩具又玩厌了,又不让孩子玩闹,那确实挺无趣,所以此时,家长还可以安排孩子一些小任务。比如:一起玩耍的,如果有更小的孩子,那么可以安排大孩子对更小孩子做一些简单的照顾。 责任心一旦被激发,孩子就会很为别人考虑。 七,孩子严重失控,将孩子带离现场 如果孩子一时控制不了情绪或行为,家长应尽快把孩子带离现场,离开这个环境后,孩子就会慢慢平复,此时家长再进行安抚,并征询他是否愿意再回去。 八,家长要做到的 1,不在公共场合打骂孩子,打骂不可能让孩子平静下来,而且同时,会制造更大的噪音。 2,孩子打扰到邻座,主动道歉,这是避免矛盾,同时也是自己的教养体现,对孩子也是个好的教育。 3,孩子在公开场合吵闹,家长一定要有个姿态摆出来:严肃地批评孩子。有没有效果,那是能力问题,有没有姿态,则是你是否努力过的问题。 最后,有些家长可能觉得,对付孩子,最简单的办法就是,给他一个Pad,但Pad伤眼睛、对3岁以下小孩子吸引力不强、而且也不利培养孩子在公共场合的基本素养。同时,pad也有pad吵的地方,游戏本身声音吵,孩子兴奋起来,也容易大喊大叫,这时再想没收Pad,让孩子安静,就更难。所以,给孩子Pad无异于饮鸠止渴。 end
|
|
来自: 昵称35877444 > 《小儿实用篇》